胡俊卿
山東省平陰縣錦東小學(山東省濟南市 250400)
寫作是進行交流與表達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認識自我、認識世界、進行創造性表述的必要過程。針對學生的寫作,新課標強調要鼓勵學生的自由表達,使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熱情以及創新能力。毋庸置疑,作文能夠比較直觀地反映出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和學習水平。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寫作活動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長期以來的作文教學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問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很多教師提出可以將情境教學理論融入于作文教學當中。情境教學以傳統的情境說為基礎,主張“情以物遷,辭以情發”。尤其是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學已經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教師應該對不斷探索作文教學和情境教學理論之間的聯系,并設計相應的作文教學策略,從而循序漸進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情境作文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具體來講,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視程度不足。盡管大多數教師都明白作文教學在語文課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在作文教學的組織過程中,部分教師依然在沿用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強調以灌輸的方式進行作文知識的滲透,而對于情境教學理論的滲透則是有所忽視的。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逐漸形成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流程。長此以往,必然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活力,并使學生對寫作活動產生抵觸心理。
第二,教學方法單一。在情境作文的組織過程中,一些教師對情境作文相關的知識理解并不深刻。同時,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通常會堅持經驗主義,缺乏開拓創新意識。所以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所采用的情境作文教學技法是比較單一的,并且容易生搬硬套,導致情境作文教學方法難以真正發揮出其應用價值。
第三,教學過程隨意。相對于以往的作文教學,教師對情境作文教學的相關內容缺乏系統性的學習,導致教師對教學目標與任務的解讀認識不足,創設情境的內容比較簡單和隨意,無法真正喚起學生對寫作活動的情感。同時,也缺乏對作文指導方法的全面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容易使教學過程流于形式,從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第四,教學評價刻板。部分教師對作文評價環節的理解出現了偏差,認為作文評價就是教師提出意見,學生根據教師要求進行修改。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這樣的評價方式很難引發學生的反思,從而對學生作文質量的提高產生阻礙作用。因此,在現階段的情境作文組織過程中,及時改進作文評價方式同樣是極為重要的。
相對于常規的作文教學方法,情境作文具有鮮明的特征,而其特點通常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融入審美教育。情境作文可以視為一種帶有審美特征的作文教學模式。在審美教育當中,曾經多次指出要將語言美和情境美緊密聯系起來,而情境作文教學無疑是將兩者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在情境作文教學當中,十分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強調將審美體驗融入到作文教學全過程當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美的情境中進行體驗和寫作,從而促進學生對作文內容的思考。
第二,融入情感教育。顧名思義,情感教育的組織過程通常以情感為紐帶,從而提升引導教育的效果。在情境作文中,強調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當中,從而激發學生在寫作活動中表達出真情實感。相對于傳統寫作中的生搬硬套,情境作文中無疑可以體現出豐富的情感要素,并且使教學活動更加契合學生的情感認知規律。
第三,關注觀察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所以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審美、情感、思維等方面的能力是極為重要的。而在情境作文教學中,觀察無疑是培養學生相關能力的重要基礎與前提。因此,情境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更加重視學生的觀察,并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也可以學生深入反思寫作內容。
第四,拓展創造力與想象力。情境作文中的情境創設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并且要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逐漸發生變化,使想象空間得到拓展。在這種多元開放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可以充分直觀體會豐富多彩的寫作情境,從而使其創造力與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釋放,進而幫助學生寫出情感飽滿的文章。
第五,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情境作文教學的實施需要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而“以學生為主體”無疑是新課標最重要的指導思想之一。因此,相對于常規的作文教學方法,情境作文一個極為突出的特征就是更加關注學生主體做用的發揮。正是由于這一特點的存在,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抑制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毋庸置疑,無論在何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當中,學生的學習動機都會對最終的學習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更需要利用恰當的方式為課堂增添生機與活力。為此,在組織小學語文情境作文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借助教學情境,能夠使相關作文內容以一種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增強寫作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寫作意愿。利用這種方式,能夠為情境作文教學的順利進行創造必要的天體條件。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情境作文教學中,創設寫作情境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創設一種直觀化的情境。在長期以來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造成學生寫作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寫作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創設教學情境。通常來講,多媒體視頻中融合了影像、圖像、聲音、文字等多種媒介要素,不但可以將相關寫作內容直觀呈現出來,而且能夠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在引導學生描寫某個季節時,可以利用視頻呈現這個季節的典型場景,甚至帶學生到校園中走走看看,親自去看去聽去聞去摸去感受季節變化。再如:可以利用音樂創設教學情境。音樂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一種內容,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帶給學生強烈的美感,并將學生帶入到一種獨特的意境當中,從而調動學生的情感。比如在描寫與母親有關的內容時,可以欣賞閻維文的《母親》、程琳的《媽媽的吻》等一些與母愛有關的歌曲,借助音樂獨特的節奏與旋律,塑造出一種與“母親”有關的音樂形象。總之,在小學語文情境作文教學中,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原則。教師應該明白,組織情境作文教學并不意味著完全否定傳統的教學模式,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同樣需要遵循讀寫結合原則。在情境作文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學習寫作語言。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進行審美活動。通過這一過程,有利于使學生積累寫作的基礎知識。
以《火燒云》為例,我在閱讀中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賞析了文章的寫作語言:第一,語言樸實,流暢自然。這篇文章沒有使用生僻字,而是用口語的形式展開了敘說。比如“您老是金胡子了”、“火燒云上來了”等,這種生活化的表達方式,可以使學生感到親切。第二,使用了豐富的詞匯,使筆調更加靈活。比如在描寫火燒云的顏色時,文中使用了“半紫半黃”、“紫檀色”、“半灰半百合色”、“茄子紫”、“梨黃”等,這些詞語的使用,使語言充滿了色彩美。另一方面,文中使用了很多疊音詞,比如“紅通通”、“笑盈盈”、“恍恍惚惚”、“跑著跑著”等,這些詞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文章語言的音韻美。第三,使用了生動的修辭手法。比如文中使用了比擬的手法,作者將不同形態的火燒云分別比作學生熟悉的動物形象,從而使火燒云的形態描繪更加栩栩如生,而這樣的描寫方式也增加了文章語言的形象美。通過這一賞析過程,不但使學生學習了一些寫作語言,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素材是文章的重要構成內容,沒有素材的積累,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同時,缺乏素材的作文,其內容也必然十分枯燥。簡單來說,素材是一種未經加工整理的原始材料。在寫作中,可以根據需要對素材進行解析與提煉。在小學階段,為了使學生對素材的使用更加得心應手,可以使學生從生活當中獲取素材,從而積累第一手的寫作材料。同時,在情境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收集素材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加開放的情境,從而使學生積累更加豐富的素材。
為了在生活當中獲取素材,需要掌握一些觀察生活的方法。如:植物是小學階段寫作活動中經常使用的一種素材,為了在生活中積累與之相關的寫作材料,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按照部位觀察。首先,可以從整體上觀察事物的輪廓,了解植物的形態。其次,可以按照熟順序觀察植物的不同部位,比如植物的果、枝、葉、根等。第二,分階段觀察。植物是不斷生長的,而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植物的形態也會不斷發生變化。所以需要根據植物的生長規律,觀察植物在萌芽、結果、凋亡等不同階段的形態。第三,對比觀察。盡管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千姿百態的,但依然有些植物的形態具有相似之處。利用對比觀察的方式,不但可以對植物進行準確的辨別,而且有利于突出觀察對象的特征。在觀察的基礎上,還需要對積累的分散材料進行適當的整理,以此來提升寫作素材的應用價值。甚至親自育苗,養育蒜苗、水培綠豆等,感受植物的成長。利用上述方法,能夠使學生產生更加全面的感性認識,從而使學生在寫作中表達出真情實感。
從認知發展規律來看,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從口頭表達向書面表達轉換的時期。所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應避免直接引導學生進行書面表達。而是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說話逐步向寫作過渡。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表達機會,從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從情境作文教學的角度來看,豐富的課堂活動不但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寫作熱情,而且能夠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和表達,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
如:我會根據教材中的口語交際主題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表達活動。以《推薦一部動畫片》為例。從認知特點來看,動畫片是學生非常熟悉和喜歡的一種內容,所以能夠充分引起學生的表達欲望。在組織口語交際活動中,我設置了以下幾項任務:第一,回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動畫片,并向同學推薦,在推薦的時候,要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說清楚。第二,在介紹動畫片時,要注意說話的速度,使其他人能夠聽清楚。第三,認真聆聽其他同學推薦動畫片的過程,了解其他人講的主要內容和講話的方法。第四,從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中選擇一個片段,描寫自己看這一段動畫片時的感受。之后,要交換自己描寫的內容。利用這種方式,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并使學生嘗試進行了寫作練習。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直接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讓學生按照評語進行修改。從實際效果來看,這樣的評改方式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情境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對評改模式進行全面的調整。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出作文評改環節的積極作用。
情境作文教學中的作文評改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認知評價和情感評價相結合。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否取得進步,是否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知識。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進行情感評價,關注學生的情感、審美等方面的素養是否取得了發展。第二,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師應避免僅僅關注學生的寫作結果,將學生的作文劃分成幾個等級,而是需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寫作過程,了解學生的是否產生了濃厚的寫作熱情。同時,教師用發展性的眼光評價學生的寫作過程,及時對比學生在不同階段的作文情況,了解學生是否在寫作中取得了進步。第三,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教師要避免直接對點評學生,而是需要充分關注學生的想法。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從而通過學生的視角及時了解學生對作文內容的理解。
綜上,情境作文是新時期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形式,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寫作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因此,教師需要準確掌握情境作文教學的指導方法,并根據學生的發展及時對教學策略加以調整,從而逐步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