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桃
引言:
初中到高中階段是學生三觀逐漸形成以及身體機能生長、完善的關鍵時期。而體育課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境界,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最佳手段。與此同時,高中學生正處于承上啟下的年齡段,會處在生長和成長的瓶頸期,具備各自不同的成長和發育水平,傳統的統一的體育教育手段很難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方案的制定上必須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差異化發展的教學思路,堅持每個學生都受益的原則,一邊教學一邊反思,在反思中調整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差異化發展的體育課程方案。
一、差異化教學的概述
(一)差異化教學概念
差異教學的核心概念是對應統一教學的,主要是在集體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個體需求,推動學生個性化地發展。美國教育研究者戴安·赫克斯在他自己的一本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差異教學的實施就是要求教師對原有的教學速度、種類和水平進行合理地改變,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的興趣、風格和基本需要。另外,美國學者湯姆林森也在他自己的著作中指出他的觀點:差異性發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教學必備的內容去理解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和風格,設計教學內容、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合適的發展機會。通過以上的概念總結可以得出差異發展的三個要素:第一,學生存在的差異是多方面的;第二,教學內容和形式都要體現差異性;第三,差異性教學實現的目標是利用有效的學習方式,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差異化教學內涵
所謂差異性的內涵包括區分性、個性化和多樣化。在教學實踐中,差異性不僅客觀存在,更具備普遍性的特征,特別是在高中的體育教學中,更顯出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性。因此,學生差異性的內涵就是尊重和合理利用學生個體差異的過程,從而在教學思維、教學目的、教學措施以及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進行差異化的教學,實現個體化基礎上的整體發展。
(三)學生個別差異概述
通過現代心理學對中學生個體差異的研究,指出體育教學中的個體差異可分為變量差異和靜態差異。差異是一個可以獲得和改變的變量,包括知識積累、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基本運動技能的差異。不變差異是對應可變差異的概念,是不可變的,包括學生的認知模式、智力屬性、氣質、憂慮狀態以及與體育教學關聯的學生形體和體質等差異。
二、差異化發展模式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學生發展模式的差異完全符合“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素質教育在課堂集體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的全面發展,彌補其差異的不足,特別是高中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差異非常明顯。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相應的課堂教學策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也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應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這是高中體育的一門特殊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和訓練方法。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和特點進行小組練習或自由練習,保證教學過程的多樣性和生動性,大大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
(三)有助于發掘學生的潛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的差異性已經很明顯,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具體的身體情況給予具體的課程安排和指導。那些身體素質相對好的、具備很強協調能力的學生,都能很圓滿地完成教師制定的任務和目標;相反,那些身體素質和協調能力稍差的學生,就不能完成既定的活動任務,長此已久,他們就會產生心理壓力,開始厭倦各類體育運動。所以,教師必須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利用適合的任務目標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就感。特別是對那些身體素質不佳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為他們量身定做匹配的學習和活動內容,因人制宜地加強技術上的指導,同樣可以把他們的潛能挖掘出來。
三、學生差異發展下高中體育課程的差異化教學實施路徑
(一)學習內容差異化的實施策略
1. 教學目標的層次化
本課題參考了布魯姆的目標分類法,合理地分類呈現課程學習內容,這樣能夠兼顧不同學習基礎和水平學生的不同需求。目標自上而下實施,不斷增加難度。內容實現的差異可以通過減少基本概念、技能和過程,或者通過增加技術的復雜性來實現。有些學生需要大量的教育和培訓,而另一些學生只需要少量的學習和培訓。針對基礎好、能夠快速掌握技術的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內容調整:第一,首先對學生的技能和水平進行考察,再結合他們的準備狀態安排適合的體育活動;第二,為學生提供對所學技能進行實踐的機會;第三,創造差異發展的條件,以適應不同理解水平的需求。
2. 教材資源的多樣化
對高中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差異化的處理,可以按照學生的個體能力和需要學習掌握不同難度的技術和技能。在具體操作上可以采取多種教材資源進行教學,例如學習伙伴、教學錄像、教學光盤以及各種網絡資源等。
(二)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策略
1. 以學生的興趣為選項標準
體育與健康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以滿足不同的教學要求。“選項走班”這一模式打破了課堂的界限,得到了高中師生的廣泛認可。它的應用不僅彌補了傳統的體育課程組織形式,還可以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顯著提高中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結合學校師資、設施、器具等資源狀況,對學生愛好、習慣、特長實施調查,確定的課程模塊包括籃球、田徑、健美操三項,按照高中的具體狀況,以課標為指導整合體育課程,讓學生可以對上面三個課程作出選擇,選項走班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
2. 技能差異性實施策略
為了讓學生的差異性得到尊重和發展,讓學校體育和課程資源得到良好的利用,真正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及學生的探索精神,在體育課程構建和學生選項完成后,以學生自選的項目為基礎,針對選擇相同項目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具體的實施方式是參考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利用其中的協調性、速度、力量、平衡、柔韌性等身體運動智能的差異,將以上模塊選項的學生劃分為A和B兩類班,A類班是總得分前50%,B類班是總得分后50%,教學實驗由不同的教師進行,A類班和B類班的學習內容、課程目標以及教學評價都各自不同。學期結束后開始對學生的成績實施縱向和橫向的比較,真正構建符合學生差異發展的體育課程體系。
(三)開發教師資源的策略
1. 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
體育課程的執行者和實施者就是體育教師,尤其是在差異發展的教學理念下,對教師的教學執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新課標及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和學習,深入研讀最新版本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導文件、教學論與課程以及相關差異教學的書籍和文獻,力求在宏觀上把握正確的課程方向。在具體的課程實施中,要定期組織教師觀摩有關差異發展的優質課程、優秀教案,學習最前沿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組織形式,不斷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水平和體育實踐能力,以更好地掌握學生差異發展教學要領,提升整體的高中體育教學質量。
2. 完善集體備課和聽評課制度
(1) 集體備課
為了有效實施高中體育課程,特別是適應不同發展的新要求,教學團隊必須堅持集體智慧提高課堂效率的“精心備課”理念,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周一和周三早上7:30到9:00是集體備課的時間,備課的主要內容是適應學生在教學中的不同發展計劃,注重各個模塊,準確把握教學設計。然后要求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在案例分析和教材分析的基礎上,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采用不同的評價手段,從而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在每堂課結束時,教師應關注學生反饋的研究,總結、反思、調整和改進課程內容。
(2) 聽評課制度
教師聽評課制度的制定宗旨,有助于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握,解決體育課堂學習和管理中的諸多問題,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有三種聽課方式:開放式、示范式和組合式。其中,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小組每周聽一次課,根據每位教師的聽力情況巡回,然后改變教師的聽課方式。每學期,同一個單元的兩位老師都有一次公開講座,每個單元都有一個相應的示范班,這樣教育小組的成員就可以開全班。所有聽課人員都要對授課教師的課程內容、講課模式、授課態度以及學生的學習表現等進行詳實記錄,同時要相應實施課后評課,促進教師差異發展教學課程的精品化,并根據情況隨時調整、完善課程方案。在教學課題組傾心打造的精品課程中,許多執教老師的課程模塊獲得省市級優質課程獎。
(四)差異化學習過程的教學策略
1. 準備水平差異發展思路
其理念是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發展”計劃設計學習任務,即根據自己的興趣促進學生的不同發展。比如,在推進乒乓球技術教學的同時,要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差異,教師要根據教學原則做好教學準備。
2. 認知風格差異發展思路
學習風格是一種學習特征,就是學生喜歡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以什么形式進行學習。通過差異教學促進了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也為學生創造了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的機會。國外教育研究者克倫·羅杰斯對女性的學習差異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女性學得最好,比如:進行多種教學手段的班級;具備諸多正確答案的作業;學習活動的動手操作性;有機會進行提問和討論的活動;利用可視化表現學習內容;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案例等。另外,班級會安排不同類別的社會活動,比如有計劃地實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有針對性地開展性別相同和性別不同的學生之間的活動。按照學生學習和運動的特征,遵循差異性和統一性有機結合的規則。例如,在反手推擋的乒乓球項目學習中,教師有必要利用多種示范類型,選擇諸多加深記憶的方法,例如分析語言、描述圖像、聲像啟發,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的內在關聯,積極推進新知圖示的構建。另外,按照繼時和同時匹配的原則,還可以進行自主學習的辯論,組別之間的合作訓練,同組異質、同組同質、顯現分層和隱性分層的融合等模式,促進學習風格不同學生間的探索交流。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高中體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廣大教師必須以關注學生差異性、有效利用學校的教育和課程資源為出發點,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學習的精神,利用分層教學等先進靈活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輔助作用,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思維,利用差異的評價挖掘學生隱藏的潛能,促進學生差異化的發展,而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探索出科學合理又行之有效的高中體育課程方案。毋庸置疑,差異化發展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不僅讓學生享受到了快樂的體育教學和學習,更體現了素質教育倡導的人本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