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樹元
摘 要:根據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中“新任教師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實行‘不培訓,不上崗;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現側重對新招聘入編教師的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個人修養等方面做一次崗前培訓,使新教師在角色轉變中立好師德、愛崗敬業,做一名快樂與自信的教育人,更好地促進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的順利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教師;崗前培訓;師德;愛崗敬業
一、致辭
自新冠疫情影響全球以來,無論是經濟形勢還是就業形勢,對每一個人都是巨大的沖擊。能在這樣形勢環境下順利加入光榮的人民教師隊伍的每一個人,應該深感榮幸。因此我先提出兩點殷切希望:一是希望各位新教師心懷“空杯”,高度重視本次培訓,虛心學習,虛心請教,把本次培訓作為提升自我的機會;二是希望各位新教師時刻牢記教育初心和使命,做一名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優秀教師。
此次致辭也希望增強各位新教師在正式走上教師崗位后的自信心和快樂感。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全社會,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堅定“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希望通過本次報告給各位新教師增強精神和內心的感觸。
二、尊重與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是黨和國家的宏觀要求和美好愿望。從個人層面來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最基本的是相互尊重,只有彼此尊重,才能讓感情能夠持續下去,也才有更深層次交往的基礎。比如新入編教師培訓,從開班寄語、過程跟蹤、調研撰寫、總結表彰,都懷著對新教師的尊重。
我也曾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職責是跟進我們區教師有關培訓工作、強師工程、繼續教育、師德師風等,所以,我認為我有責任和必要對你們進行培訓或交流。
你們已經加入了人民教師隊伍,撇開外界的客觀因素,捫心自問:自身的師德素養是否達到時代變化對個人的要求?站上三尺講壇,面對有夢想的孩子們,是否做到認真負責?專業知識水平如何?教育教學能力和班集體管理能力是否有待提高?是否存在功利性教育教學態度?活到老學到老,教師要不斷虛心學習、提升,在其職、謀其位、盡其力、擔其責。
三、角色的轉變與完善
在當今的時代,我們已經意識和體會到一些觀念早已過時了,比如,“走出師范們,便成教書人”“好教師總是好教師”“一次受教,終身任教”等。
身為年輕的新教師普遍存在熱情高漲但缺乏經驗、想法很多但辦法不夠、吃力不討好等特點。所以,如果想快速成長成才,就必須充分發揮年輕人敢想敢干、善學能學的優勢,明確自己未來的定位,錨定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提升專業水平,早日達成最優化的個性發展。在此過程中年輕的新教師必須做好幾個角色。
第一,做一顆“開心果”,時刻注重關系為先,知識第二。這里所指的關系是和諧的師生關系、同事關系和家校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年輕的新教師只有先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才能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第二,做一只勤勞的“小蜜蜂”,必須做到勤于學習,博采眾家之長,努力攀上巨人的肩膀上。多聽課,多反思,不要局限本學科、本年級。
第三,做一位“關鍵先生”,積極抓住關鍵事件和關鍵機會表現和綻放自己,努力加速自我成長進程。比如積極承擔班主任工作,主動參加各類各級公開課示范課,積極撰寫論文或反思等。
第四,在必要時充當一名“靜默者”。在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形勢、經濟浪潮,每一位教師都要潛心治學,要有高度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和金錢誘惑的自覺性,潛心育人。教書育人不能浮躁,拒絕金錢主義。新教師更要有向有償補課、功利化育人說“不”的堅定信念,一定要守好師德的底線,將自己的生命價值融入學生生命的成長中,立志真正成為造就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之隊”和“筑夢人”,成為黨和人民更滿意的好老師。
四、要懂得“愛”
教育是一門“仁愛”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有了愛,教師才能真正做到尊重、理解和寬容學生,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也正是因為愛教育、愛學生,教師才有用一輩子備好一堂課、用一輩子在三尺講臺默默奉獻的力量,才有在學生遇到危難時挺身而出的勇氣,才有敢于攻克新知新學的銳氣。
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是父母親給了我們的生命,并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育成人,所以,父母之愛,是人世間最無私無畏,最深情誠摯的愛,作為子女,無論用什么方式,都無法報答父母的恩情。只有愛父母的人,才知道愛生命,才知道愛自己的未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認為最基本的愛就是作為人類繁衍的傳承。只有真正地為人父母,才會懂得如何真正地愛自己的父母。
第二要愛學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在培育祖國花朵的時候,我們在意識上、在精神深處,必須意識到我們實際上也是人民的一員,只有當我們的眼神看到學生的時候,在我們發自內心地愛護學生像愛護我們自己孩子一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投身在教育事業上。
對學生博愛大度,不分智愚、長幼、勤惰,有教無類;對學生以誠相待,以真情感動學生,不以虛言欺騙學生;對學生放手松綁,放手也是愛,是一種更深沉的愛;對學生高度負責,懲戒也是藝術,在批評中體現愛。
五、堅守你的崗位
要有堅守的精神。大學對每一個大學生精神的培養,就是一種堅守的精神。既然已經選擇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下定決心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讓所教的學生心生敬佩,讓家長認可與放心,也得到社會的需要。再有就是心態,培養先當學徒的心態,敢當下手的心態,各學校的校長大都是從當普通教師一路走來的。
教師要有堅守三尺講臺的心。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就要堅守崗位,通過虛心學習,不斷提高能力與水平。
至此,我們應該確立這樣一個人生觀——人生的幸福與否,不是由學歷、職位決定,而是取決于是否把自己的內心和情感投入到自己工作崗位中,去熱愛,去奉獻。
六、與崇高的人在一起,遠離負能量的人和事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負能量影響人的心情和運氣,因為心情直接影響人的意識,人的意識決定了做事的效率,尤其是近距離關系,負能量拉低人的能量場,要遠離和屏蔽一切負能量。
在現實生活中,和誰在一起有多么重要呢?他可能直接改變你的成長軌跡,甚至決定你的人生。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據科學家研究顯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積極的暗示會對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產生積極良好的影響,激發人的內在潛能,發揮人的超常水平,使人進取,催人奮進。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幸運:
上學時遇到一位好老師;
工作時遇到一位好師傅;
成家時遇到一個好伴侶。
所以,你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
七、結束語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都要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忠誠人民教育事業,恪盡職守,甘于奉獻。真心關愛學生,公正對待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做一名快樂與自信的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