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萍

摘 要:隨著幼兒園戲劇表演教學不斷受到重視,教師要不斷創新幼兒園表演活動的形式與內容。幼兒喜愛表演,教師要幫助幼兒進一步提升戲劇表演的能力。幼兒園時期也是幼兒自我品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將品格繪本的魅力與幼兒戲劇相結合,可讓幼兒在戲劇表演游戲中形成良好的品格。
關鍵詞:戲劇表演;品格繪本;品格養成
幼兒喜歡直觀、可操作并具有童趣的事情。品格繪本里的每一幅圖畫和情節,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戲劇游戲則以對話為主,以動作、表情為輔,還綜合了文學、美術、音樂和舞蹈等多門藝術。可見,引導幼兒利用戲劇表演來呈現繪本的內容,能夠更直觀地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對話能力,這對培養、塑造幼兒良好的品格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品格繪本與幼兒戲劇的聯系
(一)品格戲劇在幼兒品格教育中的意義
幼兒品格戲劇就是將戲劇活動與劇場相結合,巧妙地運用到品格繪本教學活動當中,并通過游戲、繪本,以及戲劇活動等多種方式,培育幼兒的品格。而3~6歲是幼兒情感與肢體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應該有計劃地設計和參與,通過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在肢體、感覺和語言的訓練中進行互動式的學習,讓戲劇所有的元素都為品格教育做鋪墊。
(二)了解和體驗角色的重要性
幼兒戲劇活動講究的是整體的效果,也就是說從選題,到設計目標以及活動形式上都要以幼兒為主,滿足幼兒的需求,從了解身邊幼兒的性格特點出發,選擇一個符合幼兒表演特點的繪本,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其中。如品格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一開始就讓幼兒充滿好奇,以幽默有趣的故事情節,圍繞著主題展開:一只可愛又倒霉的小鼴鼠,尋找到底是哪個壞蛋“嗯嗯”在他頭上,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動物的大小便,成為幼兒百看不厭,每看每笑的有趣故事。
要想把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到位,道具、服裝和場景也是重要部分之一,合適的物資能夠激發幼兒表演的愿望與興趣。在表演前,教師會給幼兒準備表演平臺和道具,并一起商量和嘗試道具的擺放位置,讓幼兒自主地進行分工和自由選擇喜好的角色進行表演。而就是因為這種體驗與嘗試,幼兒在表演時才能將故事里的人物的語氣、動作,藝術而幽默地展現出來,達到真正發自內心的行為外化。戲劇的細節讓幼兒在表演的同時感受戲劇的真實內涵,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二、品格繪本戲劇活動開展的方式
(一)選擇繪本,確定主題
要有一個成功的表演,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吸引眼球的劇本。選擇的繪本最好是幼兒近期最感興趣的繪本。在區域活動和閱讀交流活動中,筆者把重點放在閱讀角和表演區,在這兩個區域中去發現幼兒的喜好,并和他們一同交流和討論喜歡的繪本,了解幼兒的內心想法。
近期我園一直在開展品格課堂,當幼兒在學習“誠實”品格的時候,卻被《遲到大王》里的幽默圖畫和一個個匪夷所思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筆者問幼兒為什么會喜歡看《遲到大王》,他們大笑說,因為班上就有兩位“遲到大王”。原來他們把故事里的情節全都套在了班上愛遲到的兩個孩子身上。
幼兒也想像主角那樣在上學的路上經歷種種不可思議的冒險歷程,于是筆者讓幼兒扮演成“遲到大王”,感受故事中那些稀奇古怪的經歷。幼兒一邊體驗驚險的歷程,一邊用語言、神情和動作來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教師適時配上各種冒險的音樂,這對幼兒來說具備了吸引力與挑戰性,也只有這類繪本,才能讓幼兒毫無保留地進行戲劇表演。
通過表演,幼兒作為表演者體驗了不一樣的生活,成人作為觀看者學會了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看問題、去反思。這個故事不單是要規訓孩子遲到的問題,最核心的目的是促進成人與幼兒之間的互相傾聽與理解、溝通和信任,來實現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品格繪本戲劇游戲的支架分工
繪本的故事內容本來就是作者通過大膽的、充滿幽默幻想創作出來的。每一個繪本故事都會利用繪本封面來吸引幼兒的眼球,讓幼兒通過封面進行思考,猜測繪本的內容以及角色的表情與對話。每一臺演出的背后都有詳細又明確的分工,就像一張思維導圖(如右圖)。
那怎么樣才能把繪本的內容全部表現出來呢?筆者引導幼兒主動地閱讀故事,讓幼兒熟悉繪本后,做好編劇的準備工作,而教師則為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材料,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來以繪本進行創作,從而凸顯故事情節中的表情、動作與心理對話。接下來就進入正式的編劇過程當中,筆者用一條簡單的線路圖來呈現做法:教師示范→入戲(必須要夸張)→親子參與(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探討動作與對話)→幼兒多演練→教師多啟發。
戲劇表演并不是一定要按照劇本來走,而是可以通過幼兒即興表演創作的。不同的幼兒對劇本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觀點,那么展現出來的就會是不一樣的一面,這樣真正做到了讓幼兒自主、自由發揮。
三、創編品格戲劇活動的延伸
創編就是要在非常熟悉原創的基礎上進行改編或是續編。創編戲劇對于幼兒而言,就是游戲的一種,幼兒利用表演者的身份,運用肢體、表情和語言等方式來抒發、表現和表達他人的故事。幼兒必須具備一定的創編能力,能在創編的過程中肯定、相信和展現自己。除此之外,戲劇表演固然不是一個人的舞臺,一臺完美的演出是離不開團隊的力量的。幼兒在表演時,更重要的是能相互配合,找到默契,從而體會到團隊合作帶來的快樂和相互尊重,也能讓幼兒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像《蘇菲的杰作》這種以感恩為主題的品格繪本,最吸引人的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與幼兒一起商討創編的過程中,我們為劇本中的房東太太這一角色設定了核心臺詞:“房東太太:‘我的客廳里不準有蜘蛛。’”緊接著就是確定角色,我們把繪本里的小知識點分開進行多個小戲劇表演,讓幼兒由淺入深,由情節表面到深入理解,由個人到團隊的肢體動作來增強表演的展現力。
我們是為了品格教育才上演的戲劇表演,而不是為了表演才找來繪本,因此,教師要在旁做好幼兒創編構思的記錄,在表演的過程中,以幼兒為主體,從表演到學習,讓幼兒真正理解和感受故事最深層的含義。
品格繪本的戲劇表演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從單純閱讀到用身心去體會表演,再到深入創編的這一過程,是幼兒對繪本完全理解的過程,而這種過程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悄然提升了幼兒對藝術、對閱讀、對品格的理解,這就是幼兒品格戲劇表演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吳嶺鵑.當繪本遇上戲劇,為幼兒園教學帶來新的活力[J].新課程(綜合版),2018(07).
[2]戴霞.幼兒戲劇活動給我們帶來的啟示[J].教育藝術,2012(09).
[3]蘇海云.巧用繪本推進幼兒戲劇表演的策略[J].幼兒教育研究,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