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樂江
班主任“入班辦公”對于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了解、維持班級秩序、降低班級偶發事故發生率等的確有一定的好處。但是,班主任工作責任大、強度大、壓力大,如果再實行班主任“入班辦公”,勢必會進一步增加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和精神負擔,對學生和班主任的成長,以及班級管理建設等諸多方面帶來不利影響,不宜盲目推崇。
第一,學生的成長需要有自主的空間。班主任“入班辦公”勢必把學生管得太死,不利于他們健康成長。正如我們教孩子走路,如果我們始終牽著他們的手不放開,他們也許永遠都不會獨立行走。學生的成長也一樣,需要我們放手,讓他們在不斷跌倒、爬起中長大。
班主任“入班辦公”,雖然有利于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是,把學生盯得太緊、管得太死,會讓他們無法釋放天性。而且,班主任在后面聽課,不僅會影響學生聽課的質量,還會影響學生課間正常的活動和交往,不利于他們獨立能力的培養和自育、自制能力的增強。
第二,班主任“入班辦公”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負擔,不僅會影響班主任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他們的專業成長。
班主任絕大多數時間都在校園內,固定在教室、辦公室和學生宿舍之間,且班主任的工作繁雜,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生的思想、學習到學生的衣食住行,班主任都得關心。如果再把他們整天禁錮在教室里,沒有自主支配的休息時間與空間,他們就會感到枯燥和疲憊。這樣既不利于他們更好地工作,也不利于他們身心健康,長期下去,就會產生職業倦怠。
第三,班主任“入班辦公”會影響其他科任教師正常的教學工作,以及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班主任整天待在教室后面,科任教師上課時,總會覺得有一雙眼睛在“監視”自己,難免會讓他們感到不自在,影響上課的情緒和課堂發揮。而且,班主任“入班辦公”會讓班級管理權過于集中,容易形成“一個人干,其他人看”的局面。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育培養學生不應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
學校教育不僅要遵循教育規律,也要遵循學生和老師的成長規律。班主任和學生一樣,都應該有自主成長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實施班級管理,探索班級管理制度改革,應像魏書生老師那樣,注重學生自育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調動班上學生自行管理班級日常瑣事,讓他們在活動中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主動反思,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健康的個性、人格。這樣,學生就不需要班主任“入班辦公”,班主任工作也就輕松了,班級管理、教師發展、學生成長都能步入正常、健康、有序化發展的軌道。
(作者單位:四川省廣安市友誼中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