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玲
引言:
合作學習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知識精神,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和難度,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而小學語文學習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期,教師要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案例,設計有效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形成語文思維。而信息化教學得力于信息時代的發展,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聽到聲音、看到畫面,高效吸收文字知識,并且信息化教學能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一、合作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開展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合作學習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首先能解決學生學習語文積極性低下的現狀,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自主探索的欲望,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而且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吸收他人先進的語文思維,將其完善到自身的語文思維發展當中,促使學生形成新的學習體系,也令學生在接下來的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能產生事半功倍的學習效率,為學生長期自主探究語文知識打好基礎。除此之外,教師在合作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還能令學生通過信息化語文教學的探究,明確學習語文知識的目的,了解到語文學習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促使學生在接下來的語文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氣息,也在生活中對語文元素的感知更為敏感,從而促使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也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培養。同時,小學信息化教學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探究途徑、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過后,還能在課堂之外,利用信息化途徑自主探究語文知識,將其先進的學習方法運用到自身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語文水平以及解題能力,促使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為學生以后能夠成為真正人才的預備軍做好鋪墊。
二、合作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開展的具體策略
1. 以引導疏通為主,降低反轉課堂中對學生干涉
在相對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因為學生在小學時期,心智發展尚未成熟,不愿在課堂上主動向老師提問題,所以導致了教師經常采用陳舊的講授法為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學生在此背景下進行學習,雖然能掌握語文理論知識基礎,但是學習的積極性卻日益下降,這就無法使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所預期的目標。所以教師在新型合作學習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應當轉變學生的學習地位,在課堂中以引導和疏通為主,降低基于信息化的翻轉課堂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干涉,從而使學生產生更為深刻的課堂印象,也提高合作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開展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記金華的雙龍洞》這一節課教學內容時,教師在合作學習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時,就可以基于翻轉課堂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先是讓學生自主探究了金華的雙龍洞存在著什么樣的特點,緊接著讓學生通過討論的形式了解了教學的主要內容后,通過讓學生運用互聯網搜索金華雙龍洞的圖片,了解到作者描寫的景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學習難處,如無法理解作者寫作的手法。教師就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告訴學生可以從文章的結構、作者所運用的描寫手法角度去讀,以此促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解讀更為透徹,從而產生極為深刻的學習印象,改變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傳統記憶,提高學生在信息化教學中的合作精神。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課堂進行更加全面的學習和進步。
2. 保持課堂趣味性,豐富學生語文合作學習體驗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因此趣味性課堂模式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學生學習思維很活躍,渴望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在合作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應該融入趣味性元素,保持課堂的趣味性和生機活力,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也讓學生打心底愛上信息化下的語文合作學習。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保持語文課堂趣味性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特點以及所喜愛的事物和信息化產品中最熱愛的元素等等,設計出有效教學內容,供學生在合作課堂中學習時,課堂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合作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開展。例如:在進行《寶葫蘆的秘密(節選)》這一節課教學內容時,教師先是利用互聯網資源搜索了《寶葫蘆的秘密》影視資源,再結合本篇節選所出現的內容設計成了微課教學資源,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探究方式來自主學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比文章中的內容,讓學生發現在影視觀看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細節。令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更加集中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并不只局限于生活,還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天馬行空的文章。這就激發了學生自主創作的欲望,教師可以借此趁熱打鐵,讓小組學習的學生合作編寫出一篇有離奇的事物、合理劇情的小故事,增強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許多學生在經過本節課學習過后,不再認為語文課堂沉悶無趣,而是認為在語文課堂中既可以通過合作了解他人豐富的想象力,也可以通過影視資源的觀看來找出文章中出現的細節,從而讓學生愿意參與小學語文信息化學習,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水平。同時,學生也養成了在課堂外利用信息化等途徑自主搜尋影視資源觀看、拓展視野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學習意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3. 借用信息化產品,改良學生語文合作學習方法
教師根據觀察發現,目前小學生記錄語文精髓內容的方法也是像其他學科學習一樣,先使用記號筆在語文教材內容中進行標注,然后將其轉移到自己的筆記本中,并且在筆記本中作出學習解釋。這雖然使學生進行了歸納,但是教師卻發現,學生在做完記錄后,很少去翻看自己所記錄的筆記,這就無法使學生形成有效的記憶。所以教師基于此情況,應當結合合作背景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課堂進行改善。改良學生的語文合作學習方法,也讓學生的語文總結歸納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使其形成有效記憶的同時,也讓學生能夠拓展自身的學習視野,讓學生接下來在學習過程中做到自主總結、自主學習,并且利用信息產品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納米科技就在我們身邊》這一節課教學內容時,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構建小學語文信息化探究課堂的過程中,可以先準備思維導圖的繪制軟件,在課堂中與學生進行合作,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教師先是將納米科技填充到思維導圖的框架中心,緊接著繪制思維導圖發散框架,讓學生通過合作和討論完成思維導圖發散框架的繪制與填充,每一名學生都填充一個思維點,以此完成最終的思維導圖繪制。教師將最終結果上傳到班級的群文件當中,供學生下載。促使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了解納米科技在我們生活運用在哪些領域。然后讓學生合作發現在這些領域中,納米科技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促使學生更了解納米科技的同時,也認識到語文學習和科技成果之間的有機聯系,促進學生端正在語文課堂中學習的心態,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許多學生在經過本節課學習過后,會記錄自己身邊的事物,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學生也了解了語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在閱讀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了困難,也會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閱讀過程中,這就增強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理順,從而達到改良學生語文合作學習習慣的目的。
4. 發揮合作的優勢,結合微課創建語文學習情境
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只停留在了字面意思,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欠缺深度探究和理解,導致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無法達到所預期的目標。教師在小學語文綜合課堂開展過程中應當發揮合作的優勢,結合微課創建語文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文章情境的還原過程中,促使學生了解文字知識的同時,也能通過情境的還原了解到人物身上的形象,促使學生產生極為深刻的理解,延伸教師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效益,也發揮好合作學習的優勢。例如:在進行《小英雄雨來》這節課教學內容時,教師先是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普及了故事所發生的背景,再去搜尋相應的圖片作為情境還原的背景。創設完背景后,教師可以挑選幾名在日常生活中面部表情豐富、性格開朗的學生作為情境還原的主角,讓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來完成對文章內容的還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了解了人物身上更為深層次的涵養,并且也吸收了幾名正面形象的人物身上光輝的精神。這增強了合作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開展的效益,促使學生理解到語文與我們的生活也可以通過信息化等方式表現出來。通過合作創設情境的方式,能使自己對語文學習的了解更為透徹,增強綜合教學效果。許多學生在經過本節課學習過后,感受到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最大情境,并且愿意和其他同學合作,共同創造出學習的新篇章,引導學生樹立探究語文知識的自信。教師發揮了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都能夠利用合作和信息化來完成對學習的探究。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合作學習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正在成為必然的趨勢。教師除了要運用以上的教學策略外,還可以借鑒其他教師的工作經歷,了解學生更多的通性。結合目前的教學策略做出改善,保證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性,也避免了合作學習背景下學生學習思維過于活躍、只注重信息化不注重學習的現象發生。令學生既能感受到快樂,也能高效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