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政良
摘 要:金融科技作為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在支持綠色金融更加高效服務于實體經濟方面發揮關鍵性作用,有利于金融機構更好、更高效、更安全地發展綠色金融業務。文章從助力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推動綠色金融產業發展、促進綠色信貸管理智能化等方面的案例梳理,全面分析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領域中的應用。
關鍵詞:金融科技;綠色金融;創新發展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碳減排,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主動順應全球綠色低碳發展,不斷強化綠色發展的政策支持,持續豐富綠色金融支持政策工具箱,并將綠色發展理念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綠色金融發展和綠色技術創新。2021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將綠色信貸正式納入業務評價體系;2021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提出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布,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系統謀劃。
二、金融科技賦能綠色金融發展的背景
近年來,綠色金融對綠色事業、綠色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金融行業大力開展對綠色金融的研究與實踐。作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雙碳”目標自提出后迅速上升為我國重大戰略之一。作為綠色金融及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綠色金融科技應運而生。近年來,我國加快環境保護大數據建設,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的創新應用,鼓勵市場主體探索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自2017年開始,國家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綠色金融、互聯網+、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為綠色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環境。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并提出,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增長潛力和技術創新活力,為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同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人民銀行將繼續探索利用金融科技發展綠色金融。未來,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在綠色金融中的運用前景非常大。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還創新推出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鼓勵發行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等金融產品,有效提高金融服務“雙碳”戰略實踐。
三、科技在綠色金融領域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通過近年來的不斷嘗試與探索,金融科技在國內綠色金融領域運用的廣度和深度正進一步拓展。從應用場景看,金融科技在環境風險管理、ESG評估、環境效益測算和綠色信貸等方面運用較為廣泛。綠色金融科技可在推動標準化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和提高綠色金融服務質量效率等方面持續發揮作用,已覆蓋到綠色金融監管、綠色企業認定、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業務管理和運營、環境氣候風險分析、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等細分領域,逐步在我國更多地區復制推廣。
(一)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手段在綠色金融領域,不僅能為金融機構帶來成本、效率、安全和數據真實性等方面的改善,也可為金融監管在標準推廣、統計、審計與反洗錢等方面,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
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而言,金融科技可用于建立綠色金融與綠色項目對接平臺、綠色信用評價體系、綠色金融信息統計平臺。
案例:湖州市綠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統。
自2019年8月該系統正式上線運行以來,人民銀行湖州市中心支行實現了綠色信貸數據的全量、實時逐筆報送,實現了對轄區內所有銀行的精準信息統計、全面信息管理和業績評價。2020年,該系統對已接入的所有銀行進行了綠色信貸數據報送接口改造升級。目前,浙江省下轄各地市人民銀行已開始推廣使用該系統。未來有望在“長三角”地區進一步廣泛應用推廣。
2 助力地方發展綠色金融產業
目前,國內綠色金融市場主要在大中型企業與金融機構間開展合作,小微企業的參與依然較為有限。近年來,以地方政府主導的綠色項目融資平臺、綠色融資擔保平臺以及綠色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等相繼建立。此類平臺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發揮增信作用,降低綠色優質項目的融資成本。如,部分綠色中小微企業較難滿足銀行貸款條件,而社會融資成本較高,基于此類問題,可以依托該類平臺作為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等融資方式的有效補充。此外,這類平臺為投資者提供了大量投資機會,通過綠色金融科技對用戶歷史交易數據的收集,進行用戶畫像,為投資者高效地匹配合適的綠色項目,有效降低了投資風險和專業性門檻,有利于優化資產配置。
案例:湖州市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2018年末該平臺上線,該平臺依托大數據、云服務等金融技術手段,通過搭建“綠貸通”“綠融通”“綠信通”三大服務系統,為小微企業提供銀行貸款、股權融資、綠色評價等金融服務。截至2020年末,該平臺累計注冊中小微企業近3萬余家,幫助2萬余家綠色小微企業獲得銀行授信超過2000億元,2020年同比增加了25%;為近90個項目和投資機構對接融資86.44億元,2020年同比增加了30%。2020年,該平臺還新增了信用擔保和司法保障功能,并對企業ESG評級進行功能升級,并在國內其他地區成功復制推廣。
結束語
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正成為推動金融改革創新的重要引擎。當前,隨著綠色金融重要性的不斷提升,布局綠色金融已成為金融業戰略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我國作為全球綠色金融的重要倡導者和引領者,通過金融科技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可進一步提升綠色金融的科技化、智慧化水平,加快推進經濟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鄭國忠,李湘文.金融科技賦能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的思考[J].福建金融,2022(02):22-27.
[2]馬瑞超,劉川巍.政策創新與科技賦能是全球綠色金融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解讀《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綠色金融聯盟發展報告》[J].金融世界,2019(0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