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加香
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最讓學生們感到困難的部分就是“寫”。很多學生不知道寫什么。不會正確選取生活中的素材。有些學生干脆脫離生活實際去生搬硬套,內容不真實,文章讀起來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舉個例子,凡是關于母愛的作文,學生寫的都是“雨夜里媽媽背著我去醫(yī)院看病,日夜守護,精心照料才使病情好轉”,仿佛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母愛,而實際上母愛未必要轟轟烈烈,它也許平平淡淡,但絕不普通,它隱藏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每一件小事上,也許是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母親都記在心里,也許是傷心難過時母親溫柔的勸慰和默默的守護,也許是吃飯時母親細心為你挑出魚刺……,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親的愛有很多種表達方式,施不囿于“雨夜送醫(yī)院”這一種。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呢?我在教學中有如下體會:
一,注重平時的積累
1、通過課文學習積累。無論學習哪篇課文,我都讓學生熟讀課文。然后畫出文中的好詞、佳句。有些課文,課后習題有要求,背誦喜歡的段落。我就要求學生背下來。這樣學生就會積累更多的詞語。比如:《賤賣海張五》一課,有很多四字詞語:大名鼎鼎、大模大樣、橫沖直撞、藝高膽大……這些四字詞語用的非常好,能把一個傲慢、跋扈、不可一世的海張五和有膽有識、不懼權貴的泥人張這兩個不同的人物形象鮮活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只有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積累多了,在寫作文時就會用上,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更生動更吸引人。
2、通過寫周記積累。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并把每天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成為周記。也可以把在我們生活中,每天會發(fā)生許許多多的事。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也有平平凡凡的小事,這些事只要學生留意,都是很好的寫作題材。我們把這些事寫進周記里。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有很大提高。老師想看到的精彩佳作就一定會出現。
3.結合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進行練筆
學校每學期都會召開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踢毽子比賽、拉雪圈比賽、勞動技能比賽、講故事比賽、雪雕比賽、校園藝術節(jié)……每項活動是怎樣開展的,活動的經過怎樣?同學們在活動中是如何表現的、活動過后的感受……把活動內容寫在周記本上。教師在批改周記時,要尊重個性差異。對于寫的好的學生,教師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學生有奮斗目標。對于寫的稍差的學生,教師決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一味批評,要有鼓勵性評語,指出努力的方向,教給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特點,適當的運用一些修辭手法或好詞好句,讓學生樹立自信。在學生能完整地寫一件事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新的要求,就是要把你的真實感受寫進去。
二、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著名作家老舍曾經在《關于文學語言問題》一文中指出:“要老老實實先把話寫清楚了,然后再求生動,要少用修辭,非到不用不可的時候才用,不用任何形容,只是清清楚楚寫出來的文章,而且寫的好,就是最大的本事,真正的功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語言訓練,我在教學中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
1.每天語文課前要進行3分鐘演講
每天演講題目由學生自己選擇,比如:《我的志向》、《那一刻我長大了》、《老師,謝謝您》、《要學會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知識給我力量》……讓學生自己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話題,先獨立完成演講稿。再熟練地背誦演講稿。最后由學生簡單點評。經常開展演講活動,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膽識,培養(yǎng)自信力、而且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教師點評時,既要肯定優(yōu)點,也要指出不足。同時,還要對學生提出新的要求:就是在演講過程中,要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你的演講才具有感染力,才能打動人。
2.學會復述課文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復述課文的要求,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能抓住重點內容有條理的復述課文內容。例如:學習了《獵人海力布》一課,讓學生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出幾個小標題,再根據小標題來復述課文。主要內容詳細敘述,次要內容簡單概括。復述課文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組織語言能力。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他的寫作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3.要重視對文章閱讀后的批注
學完一篇課文,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基礎上,一定會有所感悟:
例如在學習《山洪一樣的掌聲》一課時,讓學生在最受感動處寫出自己的感受。又如學習《慈母情深》一課時,當看到母親用龜裂的手攥著一把毛票時,你最想說些什么?從中感受到什么?在最受感動處寫出批注。寫批注能讓學生隨感隨發(fā),從而觸動學生的心靈,和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受感染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注重閱讀教學
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這個閱讀,既包括課內閱讀,也包括課外閱讀。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是,學生手中的課外書是有限的,我鼓勵學生把家里的課外書帶到課堂,讓學生們互相交換著讀書,也可以到學校圖書館借閱圖書閱讀。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班級經常舉行讀書匯報會,整個匯報會流程都由學生參與,孩子們自己組織材料,挑選主持人,寫好主持詞,通過匯報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四、要寫出真情實感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地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在選材上要文題相符,結合選材學會如何表達真情實感。如:《明珠回歸》一課,文章在寫作方法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以精確到分的時間敘述事情的發(fā)展,寫出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前進,所有人的心情都越來越緊張和激動,恰當的表達了人們此時此刻的心情;二是運用了敘述和抒情相結合。表達了華夏子孫盼望香港回歸,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的愛國情懷。寫作文時,要把你的感受在文中真實地體現出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有血有肉,才能讓讀者產生共鳴。
總之,小學生寫作文既要說真話,寫真事,表真情,還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只有這樣,學生的作文才能有感染力,才能吸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