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霞 黎曉 蘇麗娜 李裕珍

摘要:目的:探討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給予個性化綜合護理后對其治療效果以及妊娠結局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研究;隨機分為常規組(采用常規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和研究組(常規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綜合護理干預),各22例;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妊娠結局總不良率。結果:護理前,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同常規組比較,未呈現出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妊娠結局總不良率(9.09%)低于常規組(45.45%)(P<0.05)。結論:個性化綜合護理方式有效應用后,可將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顯著提高,并改善妊娠不良結局,促進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預后改善。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個性化綜合護理;血糖控制效果;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而言,臨床在治療期間,需要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期間通過有效護理干預,可將患者治療效果顯著提高,改善妊娠結局[1]。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研究,旨在探討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給予個性化綜合護理后對其治療效果以及妊娠結局產生的影響,為達到促進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預后改善目標,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研究;隨機分為常規組(采用常規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和研究組(常規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綜合護理干預),各22例;納入標準:①所有孕婦均為單胎;②妊娠期糖尿病通過檢查獲得確診;③孕婦均具有正常認知功能;排除標準:①以往存在先兆早產史以及流產史;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以及前置胎盤等疾病。常規組年齡22~32(26.25±2.65)歲;孕周23周~29周(25.25±1.11)周;研究組年齡23~35(26.27±2.68)歲;孕周24周~29周(25.62±1.23)周;兩組年齡、孕周比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采用常規方式進行護理干預,依據常規展開疾病檢查、宣教以及基礎護理。
1.2.2 研究組
①合理創建健康宣教方案,針對患者就妊娠期糖尿病系列知識進行講解。對于血糖控制藥物方案、具體方法以及藥物原理進行講解。②指導患者完成個性化運動、飲食以及日常作息方案創建,將孕婦血糖控制效果顯著提高;③針對產婦心理情緒實施測評,合理展開心理護理干預,有效調整其負面情緒;④利用QQ以及微信等系列方式通過產婦保持密切聯系,以獲得其積極配合。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主要包括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②比較兩組妊娠結局(前置胎盤、早產、宮內窘迫、胎膜早破、產后出血、感染、宮內發育遲緩)總不良率。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導入SPSS22.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X2檢驗完成,表現形式為百分比。計量資料以t檢驗完成,表現形式為x±s。以P<0.05為統計學意義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較
護理前,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同常規組比較,未呈現出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護理期間,個性化綜合護理方式有效運用,可在對產婦基本情況了解情形下展開針對性護理,確保產婦血糖控制效果顯著提高,防止運動以及飲食等不當,導致并發癥風險增加,從而將孕產婦妊娠結局改善,將血糖控制效果提高[2]。
綜上所述,個性化綜合護理方式有效應用后,可將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顯著提高,并改善妊娠不良結局,促進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預后改善。
參考文獻:
[1]朱曉萍,蔣美琴,陳婷,等. 基于微信平臺的醫護一體化干預延伸護理服務對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21,19(21):2984-2987.
[2] 姜紅艷. 中醫情志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焦慮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我和寶貝,2021,11(9):61-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