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麗
摘 要:在過去學生學習能力高低的唯一指標就是看學生的分數,通過學生的分數來進行檔次的區分導致學生對于分數十分看重,從而讓更多的學生沒有進行多元化的評估只會專注于文化課成績這一個方面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和探究,讓學生在思想素質、行為習慣、特長發展、人際交往等多個方面都有所缺失,久而久之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變成了一個只會麻木學習的書呆子,這樣的狀態是十分不正確的,那今天就實施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來展開論述,希望可以幫助廣大學生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
關鍵詞:多元評價 全面發展
學習的初心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當中掌握知識技能儲備自身能力為學生在今后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而不是只看分數以分數來決定人的綜合素質高低,這樣對于大多數學生是不公平的,尤其在小學語文階段的學習過程當中不可以單單只看表面要從學生的三觀以及綜合素質進行有效的測定評估。
一、現如今畸形的多元化評價現狀
習慣上人們把分數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這樣的評判標準決定了教師會怎樣對待一個學生,比如在小學階段語文老師對于學習成績非常好的學生會關愛有加,而對于學習成績不怎么好的學生來說就會有所區別對待,主要因素是學生干擾了學校的正常教學體制還有就是違背了教師的教學意愿,沒有完成教師既定的教學任務,在語文老師的眼中這樣的學生學習并不上進十分懶惰,再加上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之下面對社會的壓力,學校教師會不顧一切力爭高分的學生,讓學習成績普遍較低的學生被學校以及教師說遺棄從而變得越來越失落,甚至產生厭學逃學的不良習慣,總之以分數為唯一標準是非常不明智的一種選擇,會使教師和學生走向極端促使中國教育走入歧途,這樣的評價急需要變革和調整。
二、多元化評價系統的構建
2.1、經常性評價
日常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如果教師可以做到經常性的評價那么可以在第一時間準確及時的反映學生內心的心理特點和學生當時的學習狀態,在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當學生某種行為出現之后如果能得到認可與鼓勵就會產生心里滿足從而讓學生變得更加有自信,在接下來的心理道路上越發肯定自身并深入探究,所以希望廣大教師在進行多元化評價時一定要經常性的給予學生一些鼓勵和認可,讓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個性及特點放飛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極具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守株待兔》這堂課當中在老師講解完重點內容與核心思想之后學生可以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證明守株待兔的愚蠢性并且找到一些對應的方法來使得文章當中的主人公更好的捕捉兔子,期間教師可以說:“做的不錯,有進步,”等逐步認可并鼓勵學生的想法與思路使得學生有了更加積極的學習意愿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當中投入大量的精力。
2.2、自主性評價
俗話說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適用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當中,一個人想要得到更好的評價就必須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成長首先要過得去自己的那道關口才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贊賞,所以在日常的學習狀態當中學生可以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首先對自己進行一個初步的評價,能夠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的不足從而查漏補缺讓學生變得更加全面,經常性的開展自主評價可以讓學生時刻警醒自身能夠提升自我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本領,讓學生可以真正展現新時代的教育觀,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開國大典》這堂課當中在教師講解之前學生可以進行預習把握住文章當中的問題來進行答案的解決與思考并在教師講解的過程當中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從而查漏補缺反省自身對自己進行一個自我評價,老師在期間也能對學生說:“再接再勵爭取下次做得更好。”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擁有更大的動力去做其他嘗試。
2.3、探索式評價
一般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評價學生時都會慣用一定的口頭禪只注重于當堂課的表面評價而不會深究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看不到學生的實際狀況這樣會讓評價停留在表面讓學生產生不確定和迷茫的心態,長久下來會讓學生覺得這樣的評價不是很真實到位所以在教師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慢慢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通過學生內心真實的感受來進行深刻的探索從中得出一些結論,再給予一定客觀上的評價,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將相和》這堂課當中當老師講解完將相合的大體內容之時一定要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內心變化,看看學生有沒有領悟到將相和之中的精神和核心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將相和的內涵從而讓教師進行探究式評價時,可以說出:“你有了明顯的進步要繼續加油,”這樣的話時刻鼓勵并警醒學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行多元化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可以讓學生從各個角度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能夠將其發揚光大,從而讓學生遵循自己的特點進行發展最終成就自身夢想達成全面發展的核心理念,對于教師來說也可以以一個客觀的角度看待學生讓學生能夠朝著自己所擅長的方向努力何嘗不是一種優秀,所以在日常教學當中師生一定要客觀看待多元化評價,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更多的才華被釋放出來才可以真正意義上響應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參考文獻:
[1]_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2]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商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
[3]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 干意見》, 教思政[2012]1號
[4]基于多元化學生特點。創新開展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模式, 于長湖等,現代教育科學與研究,201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