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華
摘要:近年集約化規?;u養殖業得到長足的發展,但在長時間養殖管理中,由于受到飼養環境和衛生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雞腺病毒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已嚴重影響雞健康生長和生產效益提升??偣舱{查了391例雞腺病毒(FAdV)感染的臨床病例。雞腺病毒類型4、8b和11分別包含181、88和122個臨床病例。所有雞腺病毒4型病例均顯示臨床心包積水(HPS)病變以及包涵體肝炎(IBH),而所有雞腺病毒8b和11型病例均顯示無HPS的IBH病變。在肉雞(9~30日齡)和蛋雞(23~112日齡)中檢測到所有這三種類型,而大多數本地雞(14~65日齡)僅受雞腺病毒4型影響。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雞傳染性貧血病毒是51.3%的雞腺病毒病例的并發癥,死亡率有較大差異, 0.1%~55%不等。在所有本地雞病例中均檢測到雞傳染性貧血病毒。
關鍵詞:禽腺病毒;包涵體肝炎;水心皮;流行病學
禽腺病毒是腺病毒科的腺病毒屬中的I類腺病毒。根據完整雞腺病毒基因組的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將禽腺病毒分為5種(從A到E),并通過交叉中和試驗將其進一步分為12種血清型。
禽腺病毒在廣闊范圍內分布[1],據報道經常從健康的雞以及患禽中分離出來。他們有廣泛的臨床表現,包括心包積水綜合征,包涵體肝炎,呼吸道疾病和胃糜爛。由于幼雞的突然死亡和高死亡率,雞腺病毒感染,尤其是心包積水和包涵體肝炎,給許多養殖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包涵體肝炎病例與某些雞腺病毒類型相關,而大多數心包積水病例與雞腺病毒類型4相關[2]。
近年來,家禽業尤其是在肉雞和本地雞中,包涵體肝炎和心包積水病例的數量有所增加。特別是存在有關免疫抑制劑參與雞腺病毒感染暴發的問題。本文收集了雞中雞腺病毒感染的臨床病例,對分離出的雞腺病毒進行了分型,并調查了與其他傳染因子的共感染,以了解雞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
1樣品
研究共采集了6個規?;B殖場和8個散養養殖場,總共使用了391例病例,這些病例已在檢疫局禽病實驗室診斷為雞腺病毒感染。它們包括肉雞、蛋雞和本土雞。樣品包括肝臟、脾臟、小腸和盲腸。將組織樣品在含有抗生素、抗真菌溶液的0.01M磷酸鹽緩沖鹽水(pH7.4)中均質化至10%(wt/vol),并通過低速離心進行澄清。上清液用0.45μm濾膜過濾待用。而勻漿用于檢測雞腺病毒和其他病毒病原體。
2樣品中病毒病原體的篩選
通過PCR篩選了雞腺病毒,雞傳染性貧血病毒(CIAV),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等病毒病原體;根據之前描述的方法,將雞腺病毒和CIAV逆轉錄(RT)PCR用于NDV,AIV和IBDV。在9~11日齡的無特定病原體雞蛋胚胎中傳代2次后,通過PCR或RT-PCR直接在組織中檢測雞腺病毒,IBDV和CIAV,而通過RT-PCR分析檢測NDV,AIV和IBV。通過對擴增產物進行測序并與參考序列進行比較來確認陽性樣品[3]。
3結果
使用PCR或RT-PCR分析法檢查了總共391例懷疑與雞腺病毒感染有關的臨床病例。不出所料,在所有情況下都成功檢測到雞腺病毒。通過測序和系統發育分析進行分類時,有176例臨床病例被分類為雞腺病毒4型(與KR5菌株的同源性為98.2%~98.5%)。所有雞腺病毒4型病例均顯示臨床包涵體肝炎和心包積水病變。在215例無心包水的包涵體肝炎病例中檢測到的雞腺病毒中,有96個被歸類為雞腺病毒8b型(與764菌株有99.2%~100%的同源性),其余119個屬于雞腺病毒11型(與380菌株有94.0%~99.1%的同源性))。總的來說,筆者的發現表明,雞腺病毒4型與雞的心包積水病例最相關,而8b和11型與包涵體肝炎雞相關。
雞腺病毒感染的臨床病例發生在9至30日齡的肉雞(平均18.4日齡)中,與本地雞(平均42.0日齡)和蛋雞(平均56.5日齡)相比,年齡相對年輕。在某種程度上,這反映了肉雞的總壽命與其他禽類相比較短的事實,這使肉雞的任何疾病的平均年齡下降。然而,在2周齡或更小的幼雞中,仍有35.7%的雞腺病毒感染發生,這表明肉雞中雞腺病毒感染的臨床病例可能是由水平和垂直傳播引起的,盡管沒有辦法了解每種情況下的傳播路徑是水平還是垂直。在本地雞(14~65日齡)和蛋雞(23~112日齡)中,雞腺病毒感染的所有病例均發生在2周或更大的年齡。和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14只臨床雞中的1例發生在2周齡以內的本地雞(n=5)和蛋雞(n=9)中,而肉雞在31周發生的11例出現在2周以內。這些發現表明,與肉仔雞相比,垂直傳播在本地雞和蛋雞中相對較少。
8b型和11型雞腺病毒分別導致總共126、93和117個肉雞病例。這些結果表明,這些類型可能是肉雞中雞腺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例如包涵體肝炎和心包積水。在天然雞中,除K08-09(雞腺病毒11型)以外的所有病例都是由雞腺病毒4型引起的心包積水病例。這表明在本地雞中,雞腺病毒感染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心包積水而非包涵體肝炎。盡管研究中僅包括56個蛋雞病例,但在蛋雞中檢測到了所有3種主要類型。因此,雞腺病毒感染的年齡、病毒類型、傳播方式和臨床表現可能取決于禽類品種而有所不同。
在雞腺病毒感染之前或同時發生的免疫抑制,是產生包涵體肝炎和心包積水等臨床表現的重要因素。免疫抑制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球蟲病,霉菌毒素,壓力和代謝性疾病。其中,免疫抑制劑如IBDV、CIAV和霉菌毒素被認為會加劇雞腺病毒的臨床表現。在研究中的各臨床病例中均未檢出球蟲病。不幸的是,在診斷前的采樣期間未檢查非感染性免疫抑制因子,例如霉菌毒素、應激和代謝性疾病。因此調查了其他病毒病原體是否同時或隨后與雞腺病毒共感染。在61個肉雞病例(K08-04,K09-10,K09-17,K09-22,K09-23和K-09-24)中檢測到了IBDV(同源性>99%)。引起并發癥的原因是,活疫苗在肉雞中很常見。在檢查的391例病例中,有51.3%并發免疫抑制疾病,例如CIAV和IBDV。在雞腺病毒感染病例中有15.4%檢出了高毒性的IBDV。無論禽鳥類型如何,在41.0%的雞腺病毒感染病例中均檢測到CIAV。在21例病例中同時檢測到CIAV和IBDV(K09-08和K09-11)。有趣的是,在所有本地雞病例中均檢測到CIAV,這表明CIAV在本地雞中廣泛存在,并引起了雞腺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但是,沒有其他病毒病原體被分離出來。總體而言,這些發現表明,大多數雞腺病毒病例與CIAV相關,而不是IBDV。
4結論
總之,至少有3種血清型(4、8b和11型血清型)與臨床雞腺病毒感染相關,例如包涵體肝炎或心包積水。本研究中大多數雞腺病毒感染的臨床病例均被免疫抑制病毒劑(如CIAV和IBDV)共同感染。因此,應采取針對雞腺病毒感染(如包涵體肝炎和心包積水)以及免疫抑制疾?。ㄈ鏑IA和IBD)的預防措施,以及對禽場的嚴格生物安全措施。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關于禽腺病毒的疫苗,如油乳劑細胞滅活苗、全病毒滅活疫苗、弱毒滅活苗和亞單位疫苗。選擇與流行毒株基因型相匹配的油乳劑細胞滅活苗,對該病也能較好保護,且這種保護作用能傳遞給免疫禽的子代,對免疫禽及其子代的保護率分別達到100%和90%。除此以外,還需要對原種場、祖代場等進行禽腺病毒的凈化,才能有效地切斷傳播途徑,減少該病毒的感染。調查結果可以為今后禽腺病毒病的科學防控、精準施策提供基礎依據。
參考文獻:
[1]向文彬,陳俊宏,嚴紅亞,等.云南省禽腺病毒檢測與分子流行病學調查[J].云南畜牧獸醫,2020(6):2-5.
[2]尹德晶,張云丹,岳筠,等.禽腺病毒血清4型貴州株全基因序列分析[J].中國畜牧獸醫,2021,48(1):44-54.
[3]王恩麗,高亞東,李志中,等.一株Ⅰ群禽腺病毒血清8b型的分離與鑒定[J].黑龍江畜牧獸醫,2020(21):109-11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