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貞委
摘要:發生呼吸道疾病的豬不僅需要投入藥物治療,還會降低飼料報酬,降低病豬生長發育速度,嚴重影響了養豬場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希望引起養豬者的高度重視。本文將豬發生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病因、臨床癥狀、預防措施等專業知識進行較為詳實分析闡述,以期對養豬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豬;呼吸道疾病;發病原因;臨床癥狀;預防措施
我國是生豬生產和豬肉消費大國,但我國在生豬生產以及疾病預防等專業技術方面與發達養豬強國之間還有不小距離,尤其是一些常見病和飼養管理細節方面,比如豬呼吸道疾病就是一種常見、難治愈、易反復的豬病,筆者根據多年生產實踐經驗進行概括總結,以便養豬工作人員學習借鑒,為養好豬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1危害
豬呼吸道疾病如果病情較輕能夠引起豬只生長發育受阻甚至停滯、病豬消瘦、飼料轉化率降低等,導致豬群處理時間延遲,生產性能下降,淘汰率升高,降低了養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果病情較重就會造成種豬表現繁殖障礙、病豬發生死亡等,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春、秋氣溫多變季節,養豬場應高度重視豬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切忌疏忽大意,否則會給養豬場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臨床表現
豬發生呼吸道疾病后,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大部分豬呼吸道疾病都出現體溫升高的病理表現,只有單純支原體肺炎和萎縮性鼻炎才不會出現發熱癥狀)、呼吸困難、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打噴嚏、連續咳嗽、皮膚發紅、漿膜發紺等癥狀。
3發病原因
3.1飼養管理
因為豬場飼養密度大,通風換氣不良,豬舍內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高,以誘發豬發生呼吸道疾病;如果豬只干食粉料更易發生呼吸道疾病。當豬舍內氨氣濃度大于50ppm,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2%時,就能夠造成豬呼吸道黏膜受損以及血液中有害成分增加,引起豬只出現呼吸道炎癥,這也是秋、冬、春等寒冷季節密閉式豬舍呼吸道疾病多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日常維修保養工作中應定期對通風系統進行維護、檢修、保養,確保風機風扇和液壓傳動系統運轉正常。當風扇有灰塵時,要及時清掃,以免降低風機工作效率。同時,風扇上的病原微生物也能隨風扇的轉動而漂浮在豬舍內,導致豬只感染發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更易發生。
豬舍內的相對濕度對豬只的生長發育、健康狀況等均有影響,當豬舍內的相對濕度低于50%時,空氣太干燥;當豬舍內的相對濕度高于75%時,空氣太濕;生活在這種濕度豬舍中的豬只極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豬舍內的相對濕度,做好通風換氣、管理好水槽或者水線、及時清理豬舍內的糞便等工作,有利于控制豬舍內的相對濕度。豬舍內的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65%之間為宜。
為減少豬舍內的粉塵最好飼喂顆粒飼料,如果為粉料時可以采取把飼料拌濕、料槽加蓋等措施,以減少豬舍內的粉塵,改善豬只生活環境,降低呼吸道疾病發病幾率,提高豬只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增加養豬場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2病原菌感染
引起豬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主要有支原體、副嗜血桿菌、巴氏桿菌、放線桿菌以及鏈球菌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支原體,在我國大多數養豬場被支原體污染,病豬臨床上表現為氣喘,嚴重影響了豬只生產性能的充分發揮,希望引起養豬從業人員的高度重視。
3.3病毒性感染
在養豬生產中常見的有豬圓環病毒病、豬流感、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征、偽狂犬病以及豬藍耳病等。初生仔豬和保育豬易發生由藍耳病引起的呼吸道癥狀;圓環病毒二型感染能夠引起保育豬肺炎;豬流感多見于氣溫變化較劇烈的秋冬、冬春交接季節,本病傳播快、病程短、發病和死亡率較高。
3.4寄生蟲感染
豬蛔蟲幼蟲、肺絲蟲、后圓線蟲等都可以引起感染病豬出現呼吸道疾病。其中肺絲蟲病和后圓線蟲病在臨床上經常被忽略,不能引起足夠重視[1]。
4豬呼吸道疾病易反復的原因
4.1病情復雜多變
在養豬生產實踐中,病豬表現呼吸道癥狀,一般是由多種病原混合感染的,比如病毒和細菌混合感染、病毒和病毒混合感染、細菌和細菌混合感染等。另外,病豬除了有呼吸道癥狀外,還有消化道、免疫系統等全身多系統或者多器官發病。同時呼吸道疾病在豬群中擴散傳播非常快,養豬場對本病必須做好防控工作,以免出現一頭豬發病導致全群感染的情況發生。
4.2免疫抑制是呼吸道疾病頻發的關鍵因素
一方面,免疫抑制導致豬體機能低下,豬體免疫應答作用微弱或缺乏,豬接種疫苗后產生抗體遲緩或者不能產生足量的抗體,致使抗體水平低,不能抵抗病原微生物(如: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等)的感染。另一方面,豬只整體抗病力差,引起條件性致病微生物(如:支原體、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等)發病[2]。
5預防措施
5.1適宜的生活環境
秋冬、冬春交接季節,氣溫變化非常大,如果豬群處在亞健康狀態,氣候或其它原因導致的輕微應激,都會誘發豬只出現呼吸道疾病;另外這個季節空氣比較干燥,豬舍內的浮塵也是誘發豬發生呼吸道疾病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在這段時期內應加強飼養管理,控制好豬舍內的溫、濕度,采取供暖、排風、增濕等方法,使豬舍盡量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以利豬只健康生長,減少或杜絕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5.2加強飼養管理
飼料營養全面均衡是豬群健康的必要保障。各個養豬場的飼喂的飼料應滿足本養豬場的營養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豬只的抗逆能力,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同時,還要保證所喂飼料沒有發霉變質、不含有毒有害物質以及各種毒素符合要求,不超標;飲水不含重金屬離子、大腸桿菌、水硬度、酸堿度等指標符合人飲用水標準。
豬只飼養密度應合適,密度過大會影響豬只采食、飲水、休息、活動和生產性能的發揮;密度過小造成豬舍浪費,增加飼養成本,降低養殖效益。加強日常管理工作,給豬只提供安全、安靜、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根據天氣變化,適時采取供暖、降溫、通風換氣等措施,以調控豬舍內的溫濕度和空氣質量,滿足豬只生長發育需要。另外,在豬舍內工作應輕、穩、準,減少因工作噪音而產生的應激,防止誘發呼吸道疾病。
5.3做好豬場的生物安全
養豬場依據本地疾病流行情況,結合本養殖場多年的實際經驗,科學合理地制定免疫接種程序。所用疫苗應從正規渠道購買,嚴格按照疫苗要求去運輸、儲存、稀釋、配制,并在規定時間內免疫接種,以確保疫苗安全有效、接種后能夠產生足夠的抗體滴度,保障豬只健康,防止疾病發生[3]。
6小結
本文對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預防措施等進行總結闡述,以期提高養豬從業者對本病的重視程度,減少豬呼吸道疾病對養豬業造成的危害,增加養豬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周俊晟.豬呼吸道疾病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J].獸醫導刊,2021(9):14-15.
[2]王雪平,李潔,齊娟.引起豬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與防控措施[J].中國動物保健,2021,23(2):11+16.
[3]袁野.豬呼吸道疾病的分類、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