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霏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塞偏癱肢體運動功能的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間醫(yī)院收治的腦梗塞偏癱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抽簽分為2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評價兩組肢體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結果:。結論:針對腦梗塞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可增強肢體運動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梗塞;早期康復護理;運動功能;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1
腦梗塞是指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的腦血管疾病。傳統(tǒng)認為腦梗塞患者應在病情完全穩(wěn)定后進行康復訓練,避免影響患者病情恢復,但缺乏及時性,延誤康復時機[1]。而展開早期康復護理利于大腦功能重塑,刺激失活的病灶周圍大多數神經細胞恢復,減輕神經元損傷,改善肢體運動功能[2]。為此,本次研究對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塞偏癱肢體運動功能的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間醫(yī)院收治的腦梗塞偏癱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抽簽分為2組各40例,均經顱腦CT及MRI檢查確診,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相關標準[3],伴有偏癱。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55-80(66.05±3.77)歲,梗死位置:基底節(jié)區(qū)24例,腦葉10例,腦干6例;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54-79(66.52±3.70)歲,梗死位置:基底節(jié)區(qū)27例,腦葉10例,腦干3例;排除合并腦外傷、腫瘤等神經功能缺損患者、嚴重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意識功能障礙患者;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guī)護理干預,密切監(jiān)測患者病情及對癥處理,待生命體征穩(wěn)定1周進行康復訓練。
1.2.2 觀察組 上述護理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訓練,如下:①急性期護理,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結合各項檢查項目全面評估病情,若為腦水腫高峰期,嚴禁活動,待生命體征穩(wěn)定,協(xié)助患者取良肢擺放,定時更換體位,軟枕保護患肢。②非穩(wěn)定期護理,患者意識恢復且無異常,可進行被動訓練,被動完成肩部上抬、外展,上臂外旋、外展,肘與腕伸直等等活動,并鼓勵患者進行有意識主動訓練,自主完成相關動作,但需量力而行。③康復護理,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可協(xié)助先進行床上康復訓練,完成床上移動、自主翻身、握手、橋式運動等,借助螺釘、套繩、搭積木等豐富動作細節(jié);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訓練,初始為下床固定位訓練,利用休息位夾板限制健側肢體,完成強制性運動療法,完成站立、坐下、步行等訓練,逐漸延長離床活動距離及上下樓梯訓練。同時日常護理中指導患者完成自主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如刷牙、梳頭、如廁等[4]。
1.3 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肢體運動功能,采取Fugl-Meyer運動量表(FMA)評價,滿分100分,上肢與下肢分別為66分、34分,分數越低,運動功能越強;評價兩組生活質量,采取簡易生活質量評分表(SF-36)評價,滿分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2.0版本軟件進行此研究,計量資料以t檢驗用(x±s)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用[n(%)]表示,P<0.05時代表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肢體運動功能比較
分析表1可知,護理前兩組上肢FMA、下肢FMA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上肢FMA、下肢FM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分析表2可知,護理前兩組SF-36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腦梗塞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及病死率高特征,而且大多數患者因由腦神經控制的運動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到損害,遺留下一定程度的偏癱后遺癥。為減輕偏癱程度,盡快改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可采取早期康復訓練,依據患者病情進展及恢復進程,實施適宜的康復訓練措施,保證康復效果及安全性[5]。腦梗塞早期腦細胞并未全部死亡,盡早展開康復訓練,可刺激大腦皮質傳遞神經沖動,減輕偏癱程度,而且可促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重組、代償功能恢復,減輕病殘程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上肢FMA、下肢FMA評分及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證實早期康復護理可促進患者偏癱肢體的運動功能恢復,改善上下肢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塞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改善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郭曉彤,褚思思. 探討腦梗塞患者實施早期綜合護理干預的康復效果——評《腦梗塞用藥與配餐》[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1,27(6):158.
[2]朱莉,曹曉林,侯銘,等. 以卒中專科護士為主導的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20,27(6):755-758.
[3]張紅利. 奧塔戈運動結合早期康復對腦梗死偏癱患者FMA評分、下肢肌力及MFES評分的影響[J]. 廣東醫(yī)學,2020,41(5):491-495.
[4]高媛媛,王晨子,張婷,等.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失語患者認知和語言功能恢復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20):42-43.
[5]魏坤陽,談毅. 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神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響[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20,27(20):249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