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胥曙岳
在生命教育視野下,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有強烈的生命觀,在體育教學內容、實踐活動中融入生命教育內容,讓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感受生命的珍貴,體驗生命的意義,強化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生活與生命的熱情。本文結合生命教育視野下開展初中體育教學的原則,探討了開展初中體育教學的方法,以期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任何教學活動都是先育人,再教學,初中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在生命教育視野下,初中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掘人性的光芒,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會生命的意義,學會尊重與合作,懂得尊重他人。
例如,在某次足球比賽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為兩組,引導學生分組比賽并注意與他人合作。接著,學生開始分小組比賽,第一小組成員都能掌握傳球、運球的技巧,并及時將球傳給其他成員,但是第二小組的小欣以為自己能獨自完成所有的動作,不懂得與其他成員協作,導致第二小組輸掉了比賽。
教師:“同學們,今天小組較量是不是很暢快?”
(第二小組的成員垂頭喪氣,以不滿的眼神看著小欣。)
教師:“同學們,其實比賽的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個成員的作用有沒有被充分發揮出來,一場足球比賽是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大家也看到了第一小組的表現,他們把所有人的力量擰成了一股繩,在比賽中堅不可摧,但是第二小組就差了些,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原因,希望大家通過今天的比賽能夠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相信你們今后會表現得更棒!”
(第二小組小欣羞愧地低下了頭,并且在和教師交流過后,知道了與他人合作就是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表現,在課后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取得了其他成員的 諒解。)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將課程內容與生命教育的內容融合在一起,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知識,也讓學生懂得了尊重他人和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做人。

人不可能脫離他人獨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在生命教育視野下,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時要把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關愛等貫穿其中,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學會關愛他人,平等看待每一個生命個體,從而升華自己的生命價值與品格。
例如,在開展繞桿接力賽時,教師結合教學過程、體育運動過程,讓學生明白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真諦與本質,以下是具體的引導過程。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繞桿接力賽,其與傳統接力賽的區別在于你們需要繞過桿,將接力棒順利傳遞給下一位同學。現在,請同學們嘗試進行繞桿接力賽吧!”
(學生開始接力,在途中有學生因為跑得太快摔倒了,其他小組成員為了本組榮譽,并未停下自己奔跑的腳步去幫助這名學生。在本輪小組賽結束后,教師就學生的這一表現進行了 引導。)
教師:“同學們,今天你們在賽場上的表現都不錯,但是有一點卻讓老師有些失望,看到其他小組的同學摔倒在地,你們沒有在第一時間扶起她,而是選擇視而不見,這樣是不對的,要知道在比賽中,我們永遠秉持的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 原則。”
(學生羞愧地低下了頭。)
教師:“同學們,看到賽場上的隊員摔倒后第一時間扶起他,是對他人生命的關懷和尊重。我們只有尊重他人的生命,我們自己的生命才會獲得他人的關懷,這種關懷是平等的、相互的,同學們要明白這一點。”
教師改變了傳統只教授內容的方式,在和諧的氛圍中,利用現有的資源為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讓學生受益 匪淺。
生命是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與健康緊密相連,相互促進,相互作用。體育是維護身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融入安全教育,讓學生認識到生命與安全、生命與健康的聯系以及生命的唯一性,體會生命的 珍貴。
在生命教育視野下,初中體育教師要善于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運動過程中體會生命的意義。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喜好,播放適宜的音樂,營造良好的氣氛,也可以為學生設計互動的內容,如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拔河比賽等,讓學生在與其他學生的互動協作中,感受集體的力量,并在集體中體會自我價值。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團結的力量,還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讓學生體會生命的意義。初中生青春正盛,活力正濃,他們喜歡挑戰,喜歡新鮮的、有特點的體育項目和學習內容。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才能真正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釋放身心壓力,緩解學習中積累的疲勞,從而感受生命的美好,更積極地投入學習、生活中。所以,在生命教育視野下,初中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強健體魄的同時,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進而體會生命的 意義。
體育教學內容與安全、健康有關,更與生命有關。在生命教育視野下的體育教學中,初中體育教師要將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讓學生理解生命的可貴與唯一性。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融入關于逃生的實踐活動,在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讓學生積累保護自我與他人的 經驗。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主題演練,如地震逃生,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會怎樣面對地震,如何逃生、自救,在保護自我的基礎上,保護更多人的生命,從而讓學生感悟生命的珍貴,強化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又如,教師可以以“火海逃生”為主題,教授學生在面對火海時如何自救,如何選擇最安全的逃生方式和路線等知識和技能。為了強化逃生主題教育活動的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演示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學習,掌握災難逃生、自救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教師將應急逃生自救與體育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既能豐富教學內容,又能深化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增強學生的體魄和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
在生命教育視野下,初中體育教師要結合健康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脆弱,讓學生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愛惜身體,珍愛生命,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和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觀看與生命、健康有關的節目,如“珍愛生命,健康成長”“生命緣”“珍愛生命,擁抱陽光”等,讓學生了解健康與生命的關系,感受生命的脆弱。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觀看與生命有關的紀錄片,如《人世間》《生命的秘密》《生命》等,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健康與生命的關系,體驗生命的脆弱,從而增強學生強身健體的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態度,升華初中體育教學的意義。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一個人有多大的理想、多高的追求,生命的張力就有多大。所以,在生命教育視野下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一些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認識生命的張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的初中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多了,對世界與生活的認識變得更加的多元與深刻,但他們的抗壓能力并沒有同步增強。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結合生命教育的目的,在教學中通過網絡播放與體育賽事有關的視頻,讓學生從運動健兒身上體驗生命的張力,增強他們的抗壓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奧運會”“冬運會”“省運會”等體育賽事的視頻,讓學生觀看賽場上的運動員是如何面對失利的。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種體育賽事既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又能讓學生從受挫、失利的運動健兒身上看到堅韌頑強的精神品質,從而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張力,強化學生對生命的認識。
初中生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對個性、自由的渴望極強。因此,在生命教育視野下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個體和自由,培養學生豐富個體生命內涵的意識。為了強化個性與自由的相對性,初中體育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引入體育賽事,讓學生看到個體生命在國家榮譽面前的張力,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促使學生豐富自我生命 內涵。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視頻讓學生觀察在長跑、乒乓球、跳遠、體操、滑雪等體育賽事上拼搏的運動健兒,感受他們自由發揮生命力量、豐富生命內涵的朝氣,感受個體以及個體背后的力量,從而讓學生在為個體的生命感動的同時,也為讓個體生命發光的集體感動,提高學生對生命豐富性、個性的認識,促進體育教學的人性化發展。
總之,初中體育課堂以學生的健康教育為主,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以體育知識為主的教育方式,將生命教育的內容與自己的課堂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生命的真諦,讓學生在關懷自己生命的同時,敬畏他人的生命,從而升華初中體育教學的意義,推動體育教學向健康化、人性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