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梅
摘 要:立足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全新的發展機會。鄉村振興戰略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與手段。基于此,要明確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現代化的關系,明確其社會價值,分析當前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構建針對性解決策略,加速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實現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
面對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業現代化成為決定經濟發展態勢的重要因素,而鄉村振興成為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一環,對解決農村社會矛盾、處理鄉村問題作用巨大。為此,要以鄉村振興為切入點,對農業現代化發展進行積極探究,重視分析存在的矛盾,以問題為導向,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
一、正確認識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現代化化的關系
(一)鄉村振興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創建優質的鄉風環境
一方面,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興旺作為核心內容,而農村產業高效性與高質量是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基于產業興旺,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業現代化具備了較強的物質基礎;依托鄉村振興開展農業現代化建設,生態宜居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遵循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基本原則。除此之外,思想教育工作也要引起重視,實現對農村精神面貌的改善,促使農業現代化建設置于更加文明與優質的鄉風文明氛圍之中。
(二)鄉村振興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堅實的制度性保障
基于鄉村振興戰略,治理是基礎,這就能夠為農業現代化建設創設良好的環境。在農村工作之中,既要健全與完善管理機制,又要對管理觀念進行創新,優化管理模式,在保障治理工作妥善落實的同時,農業現代化也獲得有效的制度保障;鄉村振興以生活富裕為最終目標。農業現代化的實現促使產值增加,為村民提供良好的經濟收益,實現物質與精神的雙向充實。
二、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現代化化融合發展的價值
(一)有效應對農村社會矛盾,加速“三農”問題的解決
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業現代化建設,能夠實現對社會矛盾的有效解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與農村發展差距顯著,農村發展凸顯緩慢性,很難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依托鄉村振興戰略,縮小城市與農村差距,促進二者實現協調發展,共同進步,這對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意義重大。立足農業發展,“三農”問題一直存在。基于新的歷史時期,“三農”問題也凸顯新特點,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為此,需要結合農業發展實際,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全面進行解決與處理,加速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二)推動民族振興中國夢的實現
農村發展緩慢的問題一直存在,結合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實際,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能夠找出農村發展緩慢的原因,針對性地進行解決與應對,將農村改革發展的方針落實到位;對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以高速發展為前提,最終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另外,鄉村振興的實施能夠更加有效地解決農村、農民以及農業問題,為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掃清障礙。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現代化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農村社會文化與農業現代化之間存在矛盾
對于農業現代化,既要物質方面極大豐富,精神方面也需要不斷充實。在傳統的農村社會,農耕文化影響深遠,農業生產是生活的主要內容。即便存在部分農業經營,但規模都較小,小農經營為主,更多服務于生活的自給自足。為此,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傳統農村文化深受工業文明的沖擊,農村環境不斷變化,傳統農村文化也必將逐漸消失殆盡。也就是說,農業現代化與傳統農村社會文化存在矛盾。
(二)城市與農村發展存在顯著的差異性
基于農業現代化建設,鑒于經濟的飛速增長,農業現代化發展凸顯一定的片面性。一方面,在追求農村經濟效益的同時,誘發諸多農村社會問題,如就業難、經濟失衡等現象。另外,對經濟效益的盲目追求誘發其與社會關系之間的沖突,加劇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除此之外,環境以及資源問題也被忽視,生態惡化以及資源配置不科學問題亟待解決。
(三)科技向生產力轉化程度亟待增強
為了推動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村生產力的提升是必然。但是當前,農村科技應用程度不高,使得其生產力的提升較為緩慢。除此之外,加之環境、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科技應用轉換能力薄弱,科技人才不足,大大延緩農業現代化建設速度,尤其是西部科技應用明顯低于東中部,引發農業現代化不均衡問題,使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平均生產率遲遲無法得到提升。
(四)農村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基于農業現代化發展,更多關注的是經濟效益,忽視生態環境,引發人與自然相對立的發展局面,無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另外,一部分人盲目追求經濟利益,過分開發自然資源,促使生態環境遭受破壞。長此以往,農業現代化的價值被歪曲與損害,也對生存環境造成破壞。
四、如何實現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的融合發展
(一)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尊重農民主體地位
為了實現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融合發展,以人為本是關鍵。一方面,要尊重農民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保障決策的制定得到農民的認可。另外,維護農民自由化發展方向。基于此,要提高農民綜合素養,依托不斷學習進步,實現能力的提高。另外,鼓勵農村與城市的積極互動,實現協調發展。除此之外,為農民構建教育平臺,傳遞最新農業政策,宣講最新農業技術,保障教育的全面性與全方位性。
(二)縮小農村與城市差距,保障實現協調發展
為了保障農業現代化順利開展,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依托,千方百計縮小城市與農村差距,實現二者協調發展。一方面,要發揮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發展方式的作用,切實落實二者的真正需求,采取針對性發展策略,滿足城市發展的同時,帶動農村進步。另外,加強農村與城市的融合,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促進農村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實現二者全方位融合。
(三)以科技為先導,加快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需要以科技為支撐。因此,要加快農村技術創新,提高農業發展的科學性。結合發展需求,積極引進科技人員,保障具備較強的人力資源支持,在實踐中進行不斷創新。另外,要加速科技向生產力的轉化,加大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力度,切實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
(四)重視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一方面,重視將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進行深度的融合,促使農業現代化建設向著環境友好以及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方向發展,提高資料配置率,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另外,增強生態保護觀念,避免資源過度開發。最后,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應用科學管理模式,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和追求經濟利益的協調化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在新的發展時期,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入關鍵階段。因此,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加大科技應用力度,強化城市與農村的協調發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推動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朝才.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J].當代農村財經,2021(01):2.
[2]劉秉欣.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對策探析[J].新農業,2020(23):80.
[3]文豐安.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現代化治理融合發展:價值、內容及展望[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6(04):38-4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