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飛 馮丹丹



摘? 要? 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和視頻分析法等,以在2018—2019年的全國啦啦操冠軍賽中的廣西師范大學參賽隊混合集體技巧啦啦操的成套動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分類的歸納分析并且從中發掘出成套的編排規律和編排特點,為今后廣西師范大學集體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編排提供科學基礎和理論依據,進而為全國各高校技巧啦啦隊隊伍提供技術指導和理論依據。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廣西師范大學馬龍啦啦隊比賽成套中關于口號內容的編排均以重復學校的英文名字縮寫和隊名馬龍啦啦隊為主;(2)廣西師范大學馬龍啦啦隊當下比賽成套動作中關于托舉動作的編排主要以高位托舉為主,但是開始在以人數不變的基礎開始向通過減少底座人數來增加同時完成托舉組數方向發展;(3)成套中關于金字塔的難度編排雖然運用的托舉難度種類不多,但是在金字塔的過程中多次利用了時間差編排,托舉走位,尖子通過翻騰位移交換位置等過渡銜接的編排創新,增強了整體的表演性與視覺效果;(4)廣西師范大學在比賽成套動作中籃拋難度的動作編排主要以屈體分腿、屈體并腿+挺腰、直體轉體360°這三類動作為主;(5)在翻騰的編排上,兩個成套的原地翻騰動作均安排在成套的前三分之一,能集體翻騰的隊員人數均未超過半數,難度越大的翻騰掛串能完成的運動員越少。
關鍵詞? 技巧啦啦操? 混合集體技巧? 成套編排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187-05
一、前言
啦啦操運動項目的發展歷程只有百來年的歷史,但從20世紀90年代啦啦操運動傳入我國后以其獨特的項目特點吸引了廣大啦啦操愛好者參與使其得到了飛速發展,從2008年開始至今啦啦操已經是一項非常完善的體育競賽項目了。如今國際啦啦操聯合會已獲得國際奧委會的正式認可,啦啦操項目在2022年起增加為廣西體育高考選考科目,至此該項目的發展又進了一步。
二、結果與分析
(一)成套動作結構分析
2018-2019年的全國啦啦操冠軍賽均是使用《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則》的評分表來進行打分,該評分表由口號、托舉、金字塔、籃拋、翻騰、過渡與流暢性以及總體印象、觀眾的反應(舞蹈)7個部分組合而成,并且比賽成套時間不得超過2分30秒。
由表1得知,該隊伍在參加兩個賽季的比賽中同一項目不同成套的分數具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將依據《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則》,分析2018及2019年全國啦啦操冠軍賽廣西師范大學的兩套成套動作,總結出該隊伍在參加同項目的比賽兩個不同成套的比賽得分差距的原因,以此為我國技巧啦啦操大集體組集體技巧高級(3-4級)自選動作混合在成套動作的編排上提供一些參考數據。
(二)成套動作對比分析
1.口號的對比分析。由表2分析并通過觀看比賽視頻可知,廣西師范大學隊在18、19年的口號內容上均以重復學校的英文名字縮寫和隊名馬龍啦啦隊為主,兩者在內容上不同的是18年廣西師范大學隊在出現學校和隊伍名字的同時還喊出了比賽服裝的顏色:紅、白、黃。
由表3分析并通過觀看比賽視頻可知,廣西師范大學隊在18、19年的口號道具使用上均選擇了喊話筒、標識牌、花球3種道具。不同的是在花球顏色的選擇上18年更為豐富選擇了紅、白、黃三色花球,而19年只選擇了服裝紫色調主題的紫粉色單色花球。
綜上所述,在口號的編排上,口號內容里需要特別強調和突出的主題是學校名和隊名,并且加入比賽隊伍參賽服裝的顏色則會使口號內容更為豐富,加深隊伍印象,口號道具的選擇上應與參賽隊伍要突出的主題環環相扣。
2.托舉的對比分析。由表4可知,廣西師范大學馬龍啦啦隊在2018年深圳站的冠軍賽整個比賽成套中一共完成了42個托舉難度動作,并且主要以3名底座1名尖子組合的高位托舉為主。
雖然編排托舉的動作難度不多,但是通過每組底座與尖子的默契配合采用了多種上下法對其進行難度串聯,過渡時減少了尖子的落地次數,并且因為配合得當成托舉造型時晃動不大相對平穩,成套中做動作時與音樂特效配合,使得成套動作連貫且視覺效果俱佳。
由表5可見,廣西師范大學馬龍啦啦隊在2019年日照站的冠軍賽整個比賽成套中一共完成了38個托舉難度動作,并且主要由3名底座1名尖子組合的高位托舉為主。
在托舉難度選擇上相對上一年比賽成套不同的是在編排中加入了1次雙底座的托舉編排,但是在托舉的上法、下法、過渡銜接上在18年的比賽成套中更為豐富,在托舉變化過程中所能完成的串聯相對較多。
廣西師范大學當下比賽成套動作中關于托舉動作的編排主要集中在3底座1尖子組合的高位托舉為主,但是編排上開始在人數不變的基礎開始向通過減少底座人數來增加同時完成托舉組數方向發展。
由上可知,在成套動作中創新的加入各類過渡銜接動作,能讓不同的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更舒服架子更穩定的基礎上再使得難度與難度之間聯系緊密且觀賞性高。
(三)金字塔的對比分析
根據表6統計及觀看比賽錄像發現,18年金字塔的編排內容組合以單腳高位托舉和雙腳肩位托舉為主。雖然運用的托舉難度種類不多,但是在金字塔的過程中多次利用了時間差編排,托舉起伏走位,尖子通過前滾翻交換位置等過渡銜接的編排創新,增強了整體的表演性與視覺效果。
根據表7統計及觀看比賽錄像發現,19年金字塔的編排內容組合運用了站肩、單腳高位托舉、高位雙腳托舉、肩位雙腳托舉4種托舉,是在過渡完成后由幾組托舉分別進行連接后形成幾個金字塔。在金字塔過程中也運用了時間差編排增加層次感,但是在整體造型、位移上變化不大。
綜上所述,在簡單的兩人高的金字塔造型中,尖子運動員在做空中造型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金字塔完成中同步性非常重要,需要保證充足的時間進行訓練,提高隊員間的默契度才能保證執行的同步性。合理運用大量新穎的過渡上下法銜接以及時間差編排,托舉走位,不同金字塔造型的面向等都可以豐富其層次感,增加其觀賞性。
(四)籃拋的對比分析
由表8可知,廣西師范大學在比賽成套動作中籃拋難度的動作編排主要以屈體分腿、屈體并腿+挺腰、直體轉體360°這3類動作為主。
通過觀看2018及2019年的比賽視頻可以看出,在2018年成套中對屈體分腿籃拋的完成質量相較于2019年成套中的完成質量較高。作為成套編排在金字塔、翻騰中的拋接過渡動作方式2018年成套的屈體分腿籃拋相較于2019年成套在高度、同步性上契合度更高。
在編排拋接難度時應該要盡量選擇能多組同時完成的難度并且拋接架子底座運動員與尖子運動員的節奏同步性、拋接高度、尖子運動員的空中姿態均是籃拋難度觀賞性的影響因素,要想在規則下取得好成績,就應平時多展開針對訓練,提高底座與尖子的動作發力默契、正確技術的執行提高籃拋高度、尖子通過的柔韌、穩定性等練習加強空中姿態。
(五)翻騰的對比分析
在表9統計及觀看比賽錄像可知,在翻騰展示的難度動作編排上18年成套明顯多于19年成套。
在翻騰的編排上,兩個成套的原地翻騰動作均安排在成套的前三分之一。在原地翻騰中,主要選擇的難度動作是集體后團和集體屈體分腿跳,而難度越大的翻騰掛串能完成的運動員越少,甚至只由同一名個人能力突出的運動員來完成,因此該如何攻下集體翻騰難度,提高隊伍行進間翻騰難度則成為了當務之急要解決的難題。
綜上所述,在成套的編排中,將行進間翻騰難度銜接進托舉、拋接、金字塔、隊形過渡等多種動作元素中,可在展示了運動員個人能力的基礎上大大提高整體編排的層次感,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廣西師范大學馬龍啦啦隊比賽成套中關于口號內容的編排均以重復學校的英文名字縮寫和隊名馬龍啦啦隊為主。
2.廣西師范大學馬龍啦啦隊當下比賽成套動作中關于托舉動作的編排主要集中在3底座1尖子組合的高位托舉為主,但是編排上開始在以人數不變的基礎開始向通過減少底座人數來增加同時完成托舉組數方向發展。
3.成套中關于金字塔的難度編排雖然運用的托舉難度種類不多,但是在金字塔的過程中多次利用了時間差編排,托舉起伏走位,尖子通過原地翻騰位移后交換位置等過渡銜接的編排創新,增強了整體的表演性與視覺效果。
4.廣西師范大學在比賽成套動作中籃拋難度的動作編排主要以屈體分腿、屈體并腿+挺腰、直體轉體360°這3類動作為主。
5.在翻騰的編排上,兩個成套的原地翻騰動作均安排在成套的前三分之一,能集體翻騰的隊員人數均未超過半數,難度越大的翻騰掛串能完成的運動員越少,甚至只由同一名個人能力突出的運動員來完成。
(二)建議
1.雖然技巧啦啦操源自于美國,口號在語言選擇上大多與英語為主,但是新周期規則中提倡適當的加入母語,因此在創新口號編排上可以考慮適當加入極具特色的地方方言元素,能更凸顯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比如廣西師范大學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編排上可以適當加入桂林話。
2.在成套動作中創新的加入多類型的過渡銜接動作,能讓不同的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更舒服架子更穩定的基礎上再使得難度與難度之間聯系緊密且變化更具有多樣性、視覺上觀賞性更高。除此之外,尖子的空中姿態也很重要,如在側搬腿、后控腿時膝蓋腳尖是否繃直,搬腿角度差距的多少,因此在平時訓練中需要進行針對強化。
3.在金字塔完成中同步性非常重要,需要保證充足的時間進行專項訓練,提高隊員間的默契度才能保證執行的同步性。在簡單的兩人高的金字塔造型中,尖子運動員在做空中造型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合理運用大量新穎的過渡上下法銜接以及時間差編排,托舉走位,不同金字塔造型的面向等都可以豐富其層次感,增加其觀賞性。
4.在規則中對于籃拋更強調了隊伍的集體性,難度動作能否全隊完成是影響籃拋評分最關鍵的評判點。因此在編排拋接難度時應該要盡量選擇能多組同時完成的難度以及在拋接的高度、同步性、尖子轉體姿態上都要加強。
5.在成套的編排中,將行進間翻騰難度銜接進托舉、拋接、金字塔、隊形過渡等多種動作元素中,如此能在展示運動員個人能力的基礎上大大提高整體編排的層次感,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雨婷.2018年啦啦操世錦賽混合集體技巧前六名托舉動作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9,38(06):90-92+96.
[2] 《2010-2013全國啦啦操競賽規則》
[3] 張廣成. 2018年啦啦操世錦賽技巧啦啦操前八名成套編排研究[D].廣州體育學院,2019.
[4] 向曉亮. 2015年啦啦操世錦賽混合集體技巧啦啦操前八名托舉動作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6.
[5] 婁鵬程,馬凌波,張中印.2015年啦啦操世錦賽集體技巧啦啦操前八名托舉動作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03):65-67.
[6] 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 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則[M]. 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