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芝 王一文 肖廣周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126-02
摘? 要?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地,具有顯著的民族風情特色,且當地自然風光秀麗。黔東南立足發展優勢,抓住發展機遇,全力打造生態體育旅游項目。基于此,本文將以“生態文明視域下”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價值分析為切入點,圍繞黔東南生態體育旅游發展優勢,提出黔東南生態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策略,以期為相關學者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黔東南? 生態文明? 體育旅游
2016年8月,貴州以自然生態資源稟賦優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強成為我國第一批生態文明實驗區之一。2021年2月3日至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視察,指出貴州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黔東南在體育旅游開發上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綠色發展貫穿到規劃、開發、管理、服務全過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體育旅游產業新格局。黔東南是貴州少數民族旅游優質資源地,具有的特色人文資源、社會影響力、優異的自然條件可以為生態體育旅游奠定一定發展優勢。
一、黔東南簡介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簡稱黔東南,總面積30282.34平方千米,是貴州省下轄自治州。黔東南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匯聚地,境內共居住著苗、侗、漢、布依、水、瑤、壯、土家等46個民族,截至2020年末,黔東南常住人口375.86萬人,戶籍人口488.6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戶籍人口的比重為81.7%,其中苗族人43.4%,侗族人口30.5%[1]。
二、“生態文明視域下”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價值分析
(一)優異的自然條件
黔東南境內擁有鎮遠古城5A景區;雷山西江苗寨、施秉杉木河景區、萬達小鎮、黎平肇興侗寨等15個國家級4A景區;57個國家級3A景區;3個國家濕地公園、4個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地質公園,其中苗族文與侗族文化風情更是黔東南特色旅游景觀,在全國皆有一定知名度,能夠為生態體育旅游資源開發提供優異的自然條件支持[2]。
(二)豐富的人文資源
1.歷史文化古跡較多。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蚩尤部落的發源地,從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諸多歷史文化古跡,記錄了黔東南的悠久的發展歷史,彌足珍貴,皆具有一定的觀賞瀏覽價值,例如鎮遠青龍洞、黃平飛云崖、從江侗族鼓樓、“黎平會議”會址等19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生態體育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均可以作為重點發展項目。
2.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豐富。體育資源作為生態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關鍵,是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基礎支撐,而黔東南作為46個少數民族聚集地,其擁有豐富的特色體育項目,經統計至今依舊流傳且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就高達80多種,其中有50多種為重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屬于經常舉辦各類體育項目[3]。為便于明晰黔東南獨特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本文對體育資源進行了分類,具體如下。
絕技類:巖爬花竿、撈油鍋、跳火繩、撈稀飯、捧鏵、捧斧、踩鏵、過刀橋、鷹高蹺、爬刀梯、踢鋼刀、下火海等。
競技類:花臉龍、板凳龍、舞獅、舞龍、猴兒鼓、草球、苗族摔跤、賽龍舟、獨木龍舟、賽馬、侗族摔跤、射弩、射箭、多高貝、高腳馬、多達能等。
武術類:苗刀、苗棍、梅花鏢、雙锏、月牙鐺、侗族黑武、侗拳、苗拳、蘆笙拳、板凳拳等。
舞蹈類:銅鼓舞、木鼓舞、板凳舞、蘆笙舞、錦雞舞、擺手舞、竹竿舞、蓮花十八響、踩鼓舞、哆耶舞等。
(三)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豐富
“百節之州”、“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等均為描述黔東南地區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豐富的美譽。黔東南主要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為鼓藏節、侗年、苗年、花炮節、龍舟節、四月八、姊妹節,分別對應的日期為(農歷)十三年一次,十月第二個卯日、十月底十一月初、十月第二個卯日、正月、五月二十四到二十七、四月初八、三月十五、正月十五到十九,此外由于當地少數民族眾多,因此每個節日所涉及的民族與地點均有一定要求,其中上述節日分別對應的民族為苗族、侗族、苗族、侗族、苗族、苗+侗+仫佬+畬族、苗族、苗+仫佬+畬族,舉辦地點為:黔東南苗族地區、黎平與從江及榕江、黔東南苗族地區、從江及榕江、臺江施洞、黃平飛云洞、臺江施洞、凱里市舟溪,而相對應開展的體育項目分別為:祭祖、吹蘆笙、踩銅鼓舞;踩歌堂、跳蘆笙、斗牛;跳蘆笙、斗牛、賽馬、游方;搶花炮;劃龍船、斗牛、游方;跳蘆笙、對歌、斗鳥;踩銅鼓、跳蘆笙、斗牛、游方;跳蘆笙、對歌、斗牛、賽馬[4]。
基于此,當每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舉辦時會吸引眾多國內外游客到黔東南旅游,并具有豐富多樣的體育資源,可以有效帶動黔東南生態體育旅游發展。
(四)便利的交通網絡
交通是影響一個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如若交通網絡閉塞將嚴重影響黔東南生態體育旅游資源開發,阻礙該項目發展腳步。而結合黔東南交通網絡線路調查發現,當地具有便利的交通網絡。該地區機場、鐵路、高鐵、高速公路等設施均非常完善,擁有黎平機場、黃平機場兩個民用機場;黔桂鐵路、湘黔鐵路過境;貴廣高鐵、滬昆高鐵;滬昆高速、夏蓉高速,已實現縣縣通高速,黔東南已形成公路、鐵路、高鐵、航空為一體的交通網絡,可以滿足不同旅游出行需求。
三、“生態文明視域下”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策略
(一)提高生態體育旅游項目重視程度
基于我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國民在物質需求得以滿足的同時,在精神層面的追求日益高漲,促使旅游行業迅猛發展,旅游產業發展前景空前良好。隨著國民社會生活水平提高,旅游產業開始向多元化發展,而基于多元化發展背景下的旅游行業,更是進一步吸引了國民旅游欲望。黔東南地區有關部門應在已有旅游業結構基礎上加快結構優化升級,融入生態體育旅游項目,從而充分發揮黔東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潛藏的旅游價值,打造集游覽、游玩、娛樂、健身于一體的生態體育旅游模式,進而在旅游市場競爭中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抓住發展機遇
基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深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成為當前推動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與基本立足點。旅游業作為“朝陽產業”,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關鍵。《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圍繞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發展旅游、文化、體育和休閑娛樂等面向民生的服務業。”生態體育旅游業步入爆發性增長階段,因此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必須抓住機遇,基于自身豐富的體育資源價值優勢,全力發展生態體育旅游。
(三)發揮地域優勢,創立少數民族特色體育品牌
黔東南發展生態體育旅游的最大優勢就是具有豐富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因此要想保障黔東南生態體育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應立足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圍繞少數民族傳統特色體育資源,打造獨屬于黔東南生態體育旅游業的民族體育品牌,從而以特色民族風情體育旅游為著力點,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到本地游玩。黔東南少數民族特色體育品牌的創立,不僅可以切實提高生態體育旅游發展成效,增加當地旅游業經濟收入,還能夠有效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彰顯我國民族文化強大的生命力與穩定性[5]。
(四)完善籌資渠道,培育多元投資主體
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社會資源,其中資金支持則為重中之重,充足的資金與完善的資金鏈是保障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成效的基礎。因此,為避免黔東南生態體育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資金鍛煉問題,有關人員應具備風險管控意識,以籌資渠道為切入點,破除狹隘的發展思維,從而創新風險管控理念,進而基于宏觀調控與指導,培育多元投資主體,形成全新的國有、集體、外資、個人共同開發的體育旅游事業發展大格局。
(五)積極開發低碳體育旅游項目
低碳經濟是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戰略任務的關鍵措施,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也應側重低碳經濟理念滲透,積極開發低碳體育旅游項目。黔東南可以依據境內現有的山地等自然景觀以及特有的絕技類、競技類、武術類、養生類、游戲類、智力類、舞蹈類等體育資源,可供開發為攀巖、游戲、娛樂等低碳體育項目。在低碳體育項目開發過程中應依據游客自身喜好為其提供切實服務,并為游客配置專業的競技類、武術類、養生類等服務人員,以此保證體育項目順利開展的同時,保障游客安全以及游玩體驗。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旅游業發展前景始終良好。因此開展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充分發揮黔東南獨有的人文資源、自然資源、體育資源等價值優勢,而且能為黔東南地區旅游業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豐富黔東南旅游體系,提高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還能夠在一定程度傳承與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加強國內外游客對傳統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黔東南州情簡介(2020年)[EB/OL].[2021-12-30].http://http://www.qdn.gov.cn/zjqdn/zqgk/
[2]吳小周.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對提升黔東南州體育旅游品牌價值的研究[J].旅游縱覽,2021(18):117-119.
[3]李雷.生態文明視角下旅游城市的規劃定位和實踐探究——以山西省體育旅游特色小鎮為例[J].江西建材,2021(08):247-248.
[4]劉敬林.生態文明背景下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J].旅游與攝影,2021(16):76-77.
[5]王一文,鄭建芝.基于“生態文明”戰略背景下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SWOT分析[J].運動精品,2019,38(01):42-44.
★基金項目:凱里學院2021年度校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專項課題《“生態文明視域下”黔東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價值評價及路徑選擇》,項目編號:2021xjzx-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