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琴
摘要:目的:探討消化內科無痛胃腸鏡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方法:病例選擇在2020.01-2020.12時間內,在本院采用過胃腸鏡進行檢查消化內科的92例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在常規組中42例患者采用一般胃腸鏡進行檢查,在實驗組中50例患者采用無痛胃腸鏡進行檢查,統計2組效果。結果:對比患者的疼痛度,惡心干嘔的程度以及檢查開展的順利程度,差異明顯。實驗組各程度值都低于常規組,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在臨床醫學運用無痛胃腸鏡進行消化內科檢查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度從而提高檢查效率,適宜臨床深入研究與推廣。
關鍵詞:無痛胃腸鏡的價值;臨床應用;消化道內科;
隨著生活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飲食從吃得飽到吃的好。各種菜品的攝入過雜,營養過剩,導致人們多患有消化疾病。因此在臨床所開展的醫療工作中,消化內科越來越重舉足輕重。而在檢查消化道內科疾病時,通常會使用胃鏡來直觀的觀察病情。而胃鏡的使用,就必須直接進入到患者的消化道內,這是患者承受著極大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痛苦。為了提高消化道內科覺得檢查效率,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開始在臨床診斷時運用無痛胃腸鏡。它是采用一種新的無痛技術,使病人可在無痛狀態下完成整個檢查和治療過程。而且效率極高,整個過程胃鏡檢查只需20-30分鐘,結腸鏡只需30至50分鐘。檢查和治療后,一般只需休息5至10分鐘左右即可回家。為了能夠促進消化內科的發展,本研究將普通胃腸鏡和無痛胃腸鏡從效率和治療效果等方面相比較探討以探討無痛胃腸鏡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現具體匯總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本組對象為92例行手術麻醉治療的患者,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對納入對象進行分組處理。在常規組中,患者年齡范圍與平均年齡在20-68(47.2±11.4)歲,男女患者構成比例為20例與22例;在實驗組中,患者年齡值與均齡值是22-65(47.5±11.2)歲,其中男性與女性患者各25例。對2組基礎資料,采取統計學軟件展開比較,檢驗結果顯示P>0.05,差異較小符合臨床研究要求。入組對象納入要求:(1)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2)沒有患有嚴重心、肝、腎等疾病;(3)沒有消化檢查禁忌癥;(4)精神狀況良好,無治療藥物過敏。
1.2方法
(二)操作方法
研究組患者用無痛胃腸鏡進行檢查。首先要囑咐患者12小時內嚴禁進食,以保障腸道的清潔,避免對探視檢查結果造成影響;如果患者有吸煙的習慣,必須告誡患者再檢查之前的一天之內不準吸煙,防治檢查時因患者咳嗽而影響插管;對患者有無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以及患者過往有無內鏡檢查史等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并做好有關的理化檢查;在檢查之前將病理、檢查過程等對患者進行介紹,幫助患者放松心態、調整情緒;并叮囑佩戴假牙的患者再檢查之前取下假牙,以上內容為手術前的注意事項。檢查過程中的具體步驟為:給予患者鼻管吸氧,再為患者注射芬太尼,并于10min之后進行胃腸鏡的置入工作,芬太尼的計量按0.5ug/kg計算,以及1mg咪唑安定。在于3min之后靜注20~30mg丙泊酚,在注射過程中注意速度的控制,不宜過快。在手術過程中,進行胃腸鏡置入時,觀察者應處于睡眠狀態"。在檢查期間應密切關注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標,并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對麻醉劑的用量進行適當的調節。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胃腸鏡檢查。手術前的注意事項和研究組的相同。檢查過程為:在胃腸鏡置入之前10min時讓患者服用10ml的2%利多卡因膠囊,直到患者的咽部有麻木感后將胃腸鏡置入。在檢查期間應注意給予鼻導管充分吸氧,同時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情況等生理指標。
1.3指標觀察及判定標準
(三)治療效果評定標準
通過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并對它們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判斷。判定標準為:鏡檢順利完成,檢查過程以及結束患者無不適感,各項檢測指標都為正常為顯效;鏡檢順利完成,但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為有效;鏡檢沒有順利完成,再檢查過程中因患者出現強烈不適或產生并發癥而終止手術為無效。并對鏡檢過程中的檢查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放棄治療的例數等進行記錄。再對兩組患者的疼痛指數進行評分。
2結果
通過研究表明,運用一般胃腸鏡進行消化內科檢查時,不僅患者出現強烈不適會導致檢查延誤或終止,還會影響檢查效率和準確性。而運用無痛腸胃鏡檢查時,患者無不舒適感,只有少數患者出現惡心、干嘔等正常反映,各項指標也都正常,同時檢查效率和準確性大大提高。
3討論
傳統胃腸鏡檢查,時間長、痛苦多、往往惡心、嘔吐、腹痛給胃腸鏡檢查帶來困難,或者病人一聽到胃腸檢查就恐懼或拒絕檢查,“做胃鏡”這三個字給人的感覺就是痛苦與惡心,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已接受胃腸鏡檢查和治療的病人中,約半數人不愿意再接受檢查,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有恐懼心理。使病情得不到及時檢查而延誤診斷及治療,造成終生遺憾。而痛胃腸鏡與傳統胃腸鏡檢查對比觀察,無痛胃腸鏡的優點是:高清晰度、高分辨率、胃鏡內檢查無死角、無損傷、高診斷率。無痛性胃腸鏡檢查與治療安全、時間短、診斷率高。綜上所述,將無痛腸胃鏡運用在臨床,可取得顯著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臨床的應用療效分析[J].李劍軍.當代醫學.2017(25)
[2]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臨床中應用分析[J].周峻毅.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3)
[3]消化內科臨床診療中無痛胃腸鏡的應用[J].覃粟新.當代醫學.2014(19)
[4]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臨床的應用療效分析[J].張慧敏,云宇婷.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12)
[5]無痛腸胃鏡在消化內科臨床診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張維海.中國醫藥指南.2016(25)
[6]消化內科臨床規范治療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效果觀察[J].劉奕明,鐘平玉.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