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喜娟
摘要:目的 探究臨終關懷護理干預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這個階段內接收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50例進行研究,且按照護理方法的差異性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患者25例,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針對觀察組實施臨終關懷護理干預模式,然后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負面情緒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結論 在對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有效做好患者的臨終關懷護理干預,這樣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有效防范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因此這種護理干預模式有推行的必要。
關鍵詞:臨終關懷護理干預;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應用效果
引言
在各類惡性腫瘤中,胃癌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在最開始的發病階段并沒有特別明顯的癥狀,因此大多數或者在初診的時候往往已經發現是胃癌晚期。在針對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的護理管理中,需要更充分地做好護理干預,有效落實臨終關懷護理干預模式,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體現出應有的護理成效,使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得到有效防范,提升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進而確保后續醫護工作可以順利推進。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點選取我院近一年時間內接收的5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臨終關懷護理干預對于該類患者的應用效果。現在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一共涉及50例患者,是我院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這個階段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在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范圍在63歲至79歲之間,平均年齡是72.35歲。在實際研究環節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對于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25例,對兩組的基礎資料進行對比未發現統計數差異,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對于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檢測和評估,以具體情況為基準落實相對應的基礎護理干預策略,注重做好相應的護理操作和用藥指導等。
1.2.2觀察組
對于觀察組患者來說,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實施臨終關懷護理干預模式,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注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著重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以評估結果為基準對患者進行正確科學的死亡觀的健康教育,確保患者在面對死亡時可以有效消除或者緩解負面情緒,使其焦慮、抑郁或者絕望等負面情緒能夠得到相對應的緩解,這對于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醫護依從性的提升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其次,要充分做好患者的溝通交流,為其提供情感支持。要和患者家屬進行密切的溝通和交流,有良好的交流渠道,構建和諧友善的護患關系,要和患者家屬一起對患者的臨終心愿進行充分的傾聽,并有效滿足。與此同時,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患者家屬與患者進行密切的溝通和交流,在患者死亡之前可以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和情感的溫暖,這樣可以使其負面情緒得到緩解和消除。第三,要充分做好患者的疼痛護理干預。在老年患者的胃癌晚期會有特別嚴重的疼痛情況,這種疼痛情況使其心理面臨極大的壓力,身體承受極大的痛苦。因此在具體的疼痛護理過程中要有效加強,注重做好患者疼痛情況的持續跟蹤檢測和密切關注,并采取更切實可行的藥物止痛方法來有效緩解疼痛,同時也要有效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能夠分散減緩疼痛,按照醫生的醫囑進行相對應的疼痛干預,這樣可以更充分體現出臨終關懷的護理效果。第四,要充分做好患者的飲食護理干預。在臨終關懷的過程中,在飲食方面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相對應的指導和干預,使其營養均衡,在必要的情況下進行營養液靜脈注射等,這樣可以使其得到相對的營養補充,為其生活質量和身體水平的有效改善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1.3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消極情緒發生率等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對于本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錄入到SP SS26.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用卡方對于相關數據進行檢驗,用P值小于0.05代表本次研究中的各類數據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消極情緒發生率分別為96%(24/25)和8%(2/25),對照組分別為80%(20/25)和20%(5/25),由此可以充分看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兩組結果對比如下表1所示:
3討論
對于老年胃癌晚期患者來說,在與疾病進行殊死搏斗的過程中,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或者心理問題,在具體的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往往面臨著極大的心理壓力,特別是晚期胃癌患者在心理會產生特別強烈的恐懼焦慮抑郁等情緒,因此此類情況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都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對該類患者來說,在具體的護理管理過程中需要充分融入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切實落實臨終關懷護理干預模式,特別是在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可能出現營養不良或者進食障礙等相關情況,要充分進行相對應的臨終關懷和護理干預,要做好患者的正確健康死亡觀念的樹立,使其有科學的生死觀,認識到生命的終結也是生命歷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要開展積極有效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宣導工作。同時,著重做好本著全面系統的評估工作,以患者的實際情況和身心狀態為基準進行相對應的健康教育和引導,使其有正確的生命歷程的認知和正確觀念,同時在飲食,心理,抗抑郁等相關方面也要進行相對的支持,進而使其負面情緒能夠得到有效緩解,為其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提供必要條件。
4結論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充分明確,針對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來說,在具體的護理管理過程中有效落實臨終關懷護理干預模式,這樣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使其負面情緒得到有效緩解,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依從性和配合程度,繼而為患者臨終關懷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值得對該護理模式進行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鐘青,鐘小娟,劉志芳.疼痛護理配合臨終關懷在晚期胃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20,(25):69-70.
[2]曹穎芳.臨床心靈關懷對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身心狀態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21):54-55.
[3]吳思潔,拜爭剛.改善情緒-協同治療緩解老年臨終抑郁[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