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康康 王濤



【摘要】? 目的? 探究ICU護士對手術患者實施術前探訪對術后ICU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擇2021年6月- 2022年1月收治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約床順序及組間匹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術前由外科及手術室常規宣教,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ICU護士進行術前探訪。比較兩組護理后的護理滿意率、心理狀態以及依從性。結果? 不同護理措施后,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焦慮、抑郁評分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ICU護士對患者進行術前探訪可提高患者術后護理滿意率,減輕患者心理應激,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 ICU;術前探訪;護理滿意率;焦慮;抑郁;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3.73?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07-03
ICU病房患者病情危重,疾病癥狀復雜、變化多,患者生命體征波動大,對護理要求高。術后入ICU的患者往往具有合并基礎疾病、手術難度大、風險明顯高于普通手術患者等特點。該部分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時,由于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手術方案等不了解,對陌生的病房環境感到不適應,加之術后進入ICU均會導致術前精神緊張,增加心理壓力,從而對手術順利開展及術后恢復造成影響[1]。術后入ICU的患者往往需要術前約床,這就給了ICU護士提前探訪的機會。ICU護士對該部分患者進行術前探訪,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給予患者必要的術前宣教,包括ICU環境介紹、醫護工作特點、術后醫護溝通方法、心理疏導等,可以降低患者術前焦慮和心理壓力,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術后入ICU的依從性,促進患者術后康復[2-3]。本研究探討ICU護士對手術后入ICU的患者實施術前探訪提升術后ICU護理滿意度的意義,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1年6月到2022年1月術前約床術后需要入ICU度過圍手術期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20~80歲;②預計ICU入住時間>1d;③無意識障礙腦血管疾病史。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②認知、溝通障礙;③經治療無效死亡。
按照約床順序及組間匹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30~78歲,平均51.31±2.78歲;手術類型:普外手術13例、胸科手術21例、婦科手術10例、其他1例。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30~78歲,平均51.50±2.79歲;手術類型:普外手術13例、胸科手術20例、婦科手術10例、其他2例。兩組基線資料進行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由外科、手術室對患者進行術前常規宣教,對患者介紹圍手術期注意事項,告知病情。說明手術方案,明確手術風險、作用、費用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ICU護士對患者進行術前探訪,由ICU護士專人在術前1d實施術前探訪,認真觀看患者病歷資料,確定患者姓名、年齡、疾病等一般資料。對患者血壓、血糖、心率等生命指標以及各項檢查結果進行閱讀與分析,判斷患者手術耐受情況。向患者介紹其術后入ICU的目的及術前探訪的意義,ICU病房內各種儀器設備的應用價值,對患者說明ICU病房探視制度,說明ICU護士能夠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護理關懷。利用視頻、科室公眾號、術前探訪手冊詳細介紹ICU環境特點,明確患者顧慮并給予解答消除。詳細了解患者既往史、過敏史、生活癖好、學歷收入等社會背景。
1.3? 觀察指標
(1)護理滿意率:應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了解ICU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態度、護理效果、護理時效等方面的滿意情況,問卷全部為選擇題,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3個選項。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數+一般滿意數)/總數×100%。
(2)心理狀態: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患者焦慮[4]情況,低于50分者為正常;50~60分者為輕度焦慮;61~70分者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者為重度焦慮。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抑郁[5]情況,低于50分者為正常;50~60分者為輕度抑郁;61~70分者為中度抑郁,70分以上者為重度抑郁。
(3)護理依從性:包括用藥、機械通氣、飲食、功能鍛煉,滿分100分。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應用SPSS 2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不同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6.56%,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
不同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術后焦慮、抑郁評分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比較
不同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各指標護理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術后需要入ICU的患者多數病情復雜、病情危重,隨時有病情加重、死亡風險。患者術前意識清晰,可以感知身體狀態,對將入的ICU病房環境感到陌生,甚至由于傳統觀念導致恐懼和抵抗。加上對預后的擔心,容易出現術前緊張、焦慮、抑郁、恐懼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手術開展與術后康復[6]。因此,在對約床將入ICU的術前患者進行專人的ICU護士術前探訪,開展有效的ICU護理宣教溝通至關重要,有助于安撫患者緊張焦慮情緒,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減輕生理、心理應激。ICU護士進行術前探訪在護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詢問病情、了解患者各項檢查結果,掌握患者術前身體狀況、精神狀況,有助于提前制定術后護理方案,確保患者快速康復避免并發癥發生。ICU患者病情危重,約床入ICU的患者手術難度大、時間長,容易給患者造成較大創傷。另外,患者具有手術創傷、疼痛、孤單感,且需要進行機械通氣等侵入性操作,心理及生理應激較大這些因素均不利于術后康復。
ICU護士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探訪,在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緩解負性情緒方面有護理應用優勢。因為通過對患者進行術前探訪,護士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個人資料、疾病情況,并以此為切入點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得到患者信任與認可[7]。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的醫學知識,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并了解自己的病情。向患者說明ICU的相關事宜,例如ICU環境、醫護工作特點、溝通方式、注意事項等,可以幫助患者建立術后康復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手術,消除或減輕術前恐懼。同時,手術完成后,患者在ICU術前探訪中已經了解了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以及疼痛來源等,對于手術后各種不適的發生接受度高,心理承受能力強,由此減輕術后焦慮、抑郁[8]。術前探訪拉近了護士與患者的關系,建立了互相信任的關系,有助于護士在術后開展護理工作,患者理解護士的工作日常,積極配合,對護理滿意度高,且依從性高。患者在手術創傷及疾病的影響下,術后容易出現精神運動行為障礙等。ICU特殊的環境更增加了該類患者的術后心理應激。通過ICU護士開展術前探訪,可以了解患者年齡、性別、疾病、病情嚴重程度等,對患者可能發生術后心理應激的風險進行評估,從而提前做好準備,給予預防措施,以此降低患者術后心理應激的發生率,緩解或消除術后焦慮、抑郁。由此可見,在術后入ICU的患者術前進行ICU護士探訪對于手術順利進行,患者術后康復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對護理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術后焦慮、抑郁均低于對照組,護理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說明在術后入ICU的患者護理中ICU護士對患者開展術前探訪作用大,可以促使患者術后快速康復,護理應用價值高。
綜上所述,ICU護士對手術患者開展ICU術前探訪有助于提升患者術后護理滿意率,減輕患者負性情緒,提升護理依從性。
4? 參考文獻
[1] 馬亮.術前不同訪視模式對ICU擇期手術患者壓力源感知及術后依從性的影響[J].醫學信息,2021,34(20):135-138.
[2] 王璐,王鴻飛,鄭惠靈,等.ICU術前訪視對肺癌手術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11): 1821-1823.
[3] 束睿,李佳.ICU護士術前訪視介入法在肝移植術后病人ICU譫妄預防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9,17(19): 2379-2381.
[4] 于海麗,朱曼曼.重癥監護室護士術前訪視對心臟搭橋術后患者心理應激反應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18,16(6):38-40.
[5] 林瑤.ICU護士術前訪視對鼾癥患者術后情緒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8,17(8):48-50.
[6] 毛艷,徐瑾,侯賀惠,等.病房與ICU護士聯合術前訪視預防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術后ICU譫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8,33(11):23-25.
[7] 李貝貝.ICU術前訪視對心臟手術患者術后遵醫行為及滿意度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10):1570-1572.
[8] 金娟,蔣春燕.ICU護士術前訪視對患者心臟手術后滿意度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6,29(20):159.
[2022-03-02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