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玲
小學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作文,會比較陌生。要讓學生覺得寫作文其實不是一件難事,而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要培養他們的寫作樂趣,逐漸讓這種樂趣成為一種學習習慣,才會樂在其中。
一、善于觀察
小學生剛開始寫作文時,一般都會比較困惑,根本不知道該從何寫起。其實,寫好作文關鍵是要注意觀察,可以先從寫日記開始,把每天看到想到的事情記錄下來,篇幅可長可短,只要是認為有意義的,都可以寫下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去留意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并且將其記錄下來。
二、積累好詞好句
積累好詞好句是為寫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是寫文章最重要的前提。要讓學生對這件事情有興趣,在學習寫景的文章時,教師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意境之美;學習寫人記事的文章要指導學生品讀重點語句,學習思想品質,感悟事理之美,體會人物的心境,感知人物的形象美。除了上課要好好學會語文課本上的詞匯和好的句子外,平常要有選擇性的看多一些課外書籍,增加詞匯量。
三、反復誦讀和修改
剛開始寫作文時,寫一遍都覺得很難,要花費很長時間,修改后再寫一遍會讓很多學生沒有興趣。因此,既要讓學生愿意修改自己寫的文章,又要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教師在輔導過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往往會抹殺孩子創作的熱情。筆者要求學生第一次的作文都是寫在原稿紙上,而不是作文本上,這樣便于修改,作文本上也不會改得亂七八糟,等修改完后再重新抄寫到另外一個作文本上。學生寫完初稿以后,我都會先表揚學生。然后,針對不足之處,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行修改。
一說二寫三讀四修改,這是筆者教學生寫作的方法和順序,在讀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很多不當之處,這時讓他們靜下心來修改。這樣長時間的訓練,慢慢地就培養成了寫作能力。
四、評語的重要性
作文評語不僅是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和指導,更是師生之間最好的交流方式,甚至是一次因材施教的難得機會。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應該學會敏銳地發現不同的學生在作文中表現的不同特點,并針對不同的特點做出不一樣的評價。多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少一些批評性的語言。
比如班上有個學生,剛剛開始寫作文寫得很不好,完全找不到重點,沒有主題。發現這個問題以后,筆者沒有批評他,也沒有說他寫得很差。而是在他的作文批語處寫到:作文有自己的見解,很有想法,很獨特,但有些地方可以寫得更好,指出哪里應該怎么修改。之后把他叫到辦公室,對他進行輔導。首先給予他充分的肯定。拿出他的文章,讓他讀給我聽,讀后問他有沒有發現哪里寫得好,哪里寫得不好?再進一步去引導他,告訴他哪些地方應該這樣寫會比較好。經過一個學期后,他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了。這時,筆者的心里也特別高興,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就看我們怎么去發現,去培養。我們總是要求學生寫的作文要有個性,要有特色。其實,教師的評語也要有特色,有個性,作文評語寫得是否恰當、準確對學生今后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認真、真誠地寫好作文評語。
寫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學生認為寫作文是一件困難的事,會有很大的心理負擔,教師要讓學生拋去這樣沉重的心理負擔,變被動為主動,把難受變為快樂。要精心呵護學生創新的靈性,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允許學生在作文中擁有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想法,使學生進入愉快的創造中。讓學生覺得寫作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是一件輕松的事。讓學生愛上寫作,愛上語文,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和寫作。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