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清 閻斌
讓學生愛上體育不是一句空話。無體育不健康,體育鍛煉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學校積極推進健體、育人、鑄魂的體育工作理念,為學生努力搭建成長的平臺,讓孩子們真正熱愛體育運動,在鍛造健康體格的同時,塑造開朗健全的人格,培養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從體育健康的認識出發,讓學生熱愛體育,提高自主鍛煉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鍛煉品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學校除了對體育健康知識的宣傳外,還充分發揮體育與多學科融合的價值,如學生短跑項目訓練進行的是無氧運動,拔河比賽中手與繩子、腳與地面發生的是摩擦力……發展學生體育活動能力的同時加強對其他學科的認知,同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給足學生自主、創造、自由、探索的空間,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多元性和多樣性,從而促進對健康的理解、對運動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基礎課程強健體魄,分類教學讓每位學生受益。學校創造性地開設分領域的基礎性課程,有針對性地指向身體素質所涵蓋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性等方面,在這些領域下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分類設置基礎課程,有田徑類、體能類、體操類、球類等,如學生通過短跑課程,增加上、下肢力量,發展快速跑能力,提高爆發力等。通過各類課程的開設,確保每位學生受益。
拓展課程尊重個性,發展興趣,強化優長。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學校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的健康成長,從2006年開始就通過調查問卷征求學生的意見,不斷調整改進課程設置,將教師的專項能力與學生的興趣特點有機融合,開設了球類、操類、舞蹈類和武術類等拓展課程。學校打破固定的班級,由學生自主選擇,采用走班制教學,培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經過選修課和社團課的學習,對于具備競技潛質的學生,則通過校隊等方式進行專項訓練,深入提高專項運動能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實現自我價值,為高校、專業運動隊培養和輸送體育后備人才,并參與各類體育競賽,實現自我突破。例如,最受學生推崇的籃球、足球兩個項目,隊員都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學生,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他們憑借著對項目的熱愛和自身努力,在全區的中小學普通組比賽中拔得頭籌。
設立“龍虎榜”,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學校積極貫徹落實“雙減”政策精神,通過課間操、課后體鍛、體育文化節、運動會、冬季大鍛煉、體育專項賽事等組織各個項目的班級比賽,保證每日“陽光體育一小時”,設立了包括引體向上在內的十多個項目的“龍虎榜”,在校內樹立體育運動榜樣,使學生充分提升了榮譽感和競爭意識,從而引領了對人生的感悟和對體育運動的價值追求。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體育運動中找到提升自我的動力和快樂的源泉,感悟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