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自貢供電公司 顏清蘭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數據可視化技術等在企業紀檢工作中均得到一定的應用,推動紀檢工作朝著規范化、高效化方向發展,促進紀檢工作在業務融合、工作模式創新、服務質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數據紀檢工作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傳統紀檢工作中的問題。但同時,紀檢工作的特殊性,也使得大數據應用在紀檢工作中成為一把“雙刃劍”,在提升紀檢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為此,如何科學、有效地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動科技反腐工作高效、規范發展,成為企業紀檢領域研究的重要問題。
(一)大數據應用對紀檢工作流程的影響。在信息化建設前,紀檢各部門沿用傳統紀檢工作流程,信息資源有限,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判斷等方面受到限制,往往依據紀檢規則和工作經驗進行決策。在紀檢信息網絡化背景下,利用大數據技術,形成對海量紀檢信息監測和處理的科學流程。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給傳統紀檢工作流程帶來影響,給紀檢部門的組織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有效解決傳統紀檢工作流程與大數據應用的矛盾,對于實現紀檢數據的高效互聯和協同使用,具有重要意義。
(二)大數據應用對“以人為本”工作理念的影響。大數據技術注重紀檢工作的數據化和科學化,遵循數據處理標準化原則,忽視了“以人為本”的工作價值,容易形成過分依賴大數據技術的現象。因此,在大數據技術應用過程中,要合理把控科學技術和人本價值的融合,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優勢的同時,要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大數據技術應用的發展。
(三)大數據應用對舊紀檢制度的影響。隨著企業紀檢工作大數據應用的推進,改變了原有對靜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路徑,實現了對海量監控信息進行動態監控,并借助大數據技術,對監控信息進行深度分析。但在企業數字化紀檢工作推進過程中,大數據應用與舊紀檢制度之間存在以下有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在企業紀檢工作中實施大數據應用,缺少統一的應用標準和使用規范;二是在大數據應用背景下開展企業紀檢工作,新的工作流程與舊紀檢制度在工作原則、方法等層面不相容;三是在企業紀檢工作中引進大數據技術,使新紀檢工作模式與舊紀檢制度頂層設計原則和目標實施宗旨相背離。
(一)加快大數據應用的步伐。在紀檢工作中,信息的數量和質量至關重要,掌握了海量數據,就掌握了紀檢工作的主動性。在大數據時代,違紀行為的方法和手段層出不窮,對監督和審查工作提出了新挑戰。為此,紀檢要加快數字化建設步伐,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提升紀檢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在實際工作中,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海量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從中選取具有價值的信息,提升違紀證據收集的準確性和高效性。因此,紀檢專業應加快大數據應用的軟硬件建設,并作為日常監督工作的工具來使用。同時,要制定培訓制度和培養機制,提升紀檢工作人員的大數據技術使用能力,為高效開展紀檢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二)推進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是提升紀檢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手段,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各業務部門、各專業口的數據收集匯總。在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中,要與各種新技術進行整合,提升平臺的技術含量。同時,要組建專業的技術隊伍,負責平臺的設計、組建和運營工作,并結合紀檢工作的特殊性,確保大數據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和使用合理性。為此,紀檢部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一是加強內部協調和溝通,根據大數據平臺流程要求,建立相應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完善業務流程,為大數據平臺建設和使用提供基礎保障;同時要加強對外聯絡,與業務部門、各專業建立聯絡機制,確保大數據平臺與各專業業務平臺實現有效對接。防止出現“數據庫孤島”現象,處于關聯的數據庫占很少的一部分。其中,紀檢專業數據庫關聯建設中,需要其他業務部門實現數據共享。因此,要充分考慮對外聯絡工作的重要性,制定有效的對外聯絡機制,確保平臺對接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制定大數據收集、分析管理機制。在大數據信息收集階段,為保證監督對象信息準確,紀檢部門要制定合理的監督對象信息收集渠道,加強對主要監督信息的采集工作,如信訪數據、行政處罰等。同時,紀檢機關要與相關業務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共享,保證數據來源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最后,紀檢部門要建立大數據平臺的使用規范和管理機制,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建立嚴格的數據敏感信息保護機制,確保安全保密性;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監督機制,加強紀檢工作人員安全意識和保密意識教育。同時,要加強安全局域網建設,采購符合使用規范和要求的安全服務器和安全設備,確保大數據平臺的安全性。在大數據平臺使用過程中,要建立嚴格的審核機制和審批流程,為保障大數據平臺的安全運行提供制度保障。
(一)注重頂層設計。在紀檢業務大數據應用過程中,各單位需要的大數據技術存在重合性,為提升紀檢工作效率,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原有工作流程進行改進,構建統一的紀檢信息網絡平臺,實現大數據共享,使各單位紀檢工作人員可以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通過平臺對紀檢工作信息和進程實現實時了解。因此,在大數據應用開始階段,要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企業內部統一的紀檢信息網絡平臺,對海量監察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實現各區域模塊化對接。
(二)加強大數據技術隊伍建設。在大數據應用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紀檢專業的軟硬件實施建設,還要注重大數據技術人員的培養,在技術隊伍的培養模式方面,既要強化大數據技術能力的培養,同時又要對紀檢業務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培養一批紀檢工作大數據復合型人才。為此,要建立有效的技術人才引進機制和培養機制,完善紀檢機關的崗位培訓制度,定期開展各類大數據技術講座,有效提升紀檢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
(三)建立紀檢數據保障機制。在紀檢工作中使用大數據技術,要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體系,為紀檢敏感數據的安全性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確保紀檢敏感數據的保密性,避免數據監管出現缺失的問題。因此,要建立紀檢敏感數據的監管制度和問責機制,并實施敏感數據清單管理機制,優化業務流程,確定數據管理權限,建立數據采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規范,為紀檢敏感數據合理使用提供基礎保障。
(四)促進大數據技術與新技術的整合。在大數據時代,各種新技術得到應用。在紀檢工作中,實現大數據技術與數據可視化等新技術有效整合,有效提高了紀檢效率。通過與新技術的整合,對原有工作流程進行優化,促進紀檢業務流程的智能化建設;同時,通過引入新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對海量數據的監測效果和處理效率,從而為紀檢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利用大數據優化完善監督執紀問責信息管理系統,包括信訪舉報、紀律審查、監督等方面的業務應用,可以形成監督執紀數據統一管理,實現信息貫通。如圖1所示:
圖1 監督執紀問責信息管理系統界面
(五)合理使用大數據技術,保障正當權益。在紀檢工作中,要以穩妥為原則,注重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尺度,在技術威懾的同時,要體現組織人文關懷,在防微杜漸以及提前預警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挽救機制,體現紀檢工作的人文性。同時,在大數據采集過程中,很多信息涉及敏感、重要領域,甚至是個人隱私信息,對于這些數據,要建立完善的保護制度和使用機制,保護個人正當權益,確保大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和使用正當性,從而使紀檢工作得到廣泛的支持,推進紀檢工作大數據應用不斷發展。
在大數據時代,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于提高紀檢工作效率,提高科學反腐倡廉工作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在紀檢工作大數據應用過程中,要重視大數據應用對原有工作流程的影響,不斷完善大數據應用工作模式,注重頂層設計,推進大數據平臺建設。同時,加強大數據技術隊伍建設,建立紀檢數據保障機制,促進大數據技術與新技術的整合,合理使用大數據技術,保障正當權益。促進紀檢工作中大數據應用穩妥推進,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