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董笑笑
青年強,則國強。青年一代不僅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棒者。新時代青年擔負重任,青年的發展方向代表了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發展趨勢,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青年身上賦予了深切的期望。現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急需一大批有志青年的加入,他們不僅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也要對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充滿信心;不僅要掌握大量的科技知識,也要有勇于創新、不怕艱難困苦的勇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無數青年接續奮斗、不斷探索。新時代的青年應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不斷實踐中感悟個人與國家不可分割的緊密關系,領悟自己肩上的重任。概括地說,習近平青年觀的形成既有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也源自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重視青年工作的傳統,還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當然,更與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經歷有特定關系。
(一)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中蘊含的青年思想。雖然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沒有明確提出青年觀的概念,但他們從當時社會生產力狀況、階級統治狀況出發,圍繞當時青年的問題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論述,為習近平青年觀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哲學基礎。馬克思在學生時代就非常重視青年職業選擇問題,他鼓勵青年在選擇未來的職業或設立人生理想時,在追求個人價值的同時,要更多體現社會價值。馬克思認為,青年是無產階級的未來,有望成為無產階級的主力軍和突擊隊,青年的教育成效決定著無產階級和人類的發展。恩格斯也在實踐中看到了青年所具有的潛力,從而將無產階級的未來與青年緊密聯系起來,強調教育對于青年的必要性。列寧提出要重視青年的全方位發展,引導青年加強自身修養,培養青年為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由此可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極為關心、重視青年,同時也對青年給予了深切的期望。以上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總結當時的具體情況中提出的一些論述,對青年地位和價值觀培養等進行了分析和升華,為習近平青年觀的形成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的青年觀。習近平青年觀的形成始終離不開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青年觀的經驗指導。中國共產黨從來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從來都把青年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從來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偉大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毛澤東同志把青年看作無產階級的接班人,他鼓勵青年知識分子做又紅又專的建設者,學好理論知識,練就過硬本領,實現德智體美全方面的發展和提高。鄧小平同志指出:“青年是我們的未來,我們一切事業的繼承者。”中國的未來要培養出理想、道德、文化、紀律皆具的青年一代。江澤民同志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確定了我國青年的重要地位和身上肩負的使命,并提出要加大對青年一代的教育力度。胡錦濤同志提出:“中國青年可堪大用。”他對青年提出三點希望,要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爭做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由此,中國共產黨形成了科學嚴密的青年工作思想理論體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了一大批以德為先、德才兼備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也為新時代背景下繼續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精神動力與理論支撐。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青年思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社會在數千年歷史中風俗習慣、民族氣節、道德情懷、制度規范等方面的歷史積累,是政治、經濟、社會等在內的物質和非物質優秀文化的總和。習近平青年觀以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青年觀為源泉,充分吸收了內涵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包含豐富的青年思想和理論、流淌著中華兒女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以其特殊的演進方式影響著青年。不管是李白的“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還是洪仁玕的“志頂江山心欲奮,胸羅宇宙氣潛吞”,都體現了古代少年胸懷志氣和敢于拼搏的魄力,都對習近平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習近平青年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善于運用古代典籍、經典名句來闡述思想、寄語青年。這些名言警句或是故事往往意義深遠、發人深省,為習近平青年觀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民族思想資源。
(四)習近平本人的豐富經歷。習近平青年觀最初形成的基礎來源于家庭生活環境的熏陶、豐富的知青經歷。習近平總書記的父母親都是優秀的共產黨員,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也很和睦,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他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愛學習、愛祖國等優秀的品質。在父母的影響下,這些優秀的品質始終陪伴著他,使之更加堅定了為黨的事業無私奉獻的理想。15歲的習近平前往延川縣梁家河當知青。當時一起插隊的北京知青都通過當兵等途徑陸續返京時,習近平選擇留下,繼續為人民群眾做實事。他在勞動的間隙里學習馬列主義經典著作、讀歷史著作、看文學作品以及軍事著作等書籍;他與人為善,從不與鄉親發生沖突,凡事以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這段令人難忘的知青歲月,使習近平更加接近基層勞動人民,接觸到更多農村或城市的有志青年,了解到即使在條件艱苦的農村,他們也有自己的價值追求。即使擔任領導,不管在田間、工廠或是辦公樓,都能看到他與不同職業的青年朋友交流的身影,聽青年之所想,解青年之所需。習近平本人的青春歲月,為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現實基礎,逐漸豐富了青年觀的理論體系。
習近平關于青年思想的重要論述吸收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中的青年思想,中國歷屆領導人的青年思想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內核,在不斷的發展中提出了青年與理想、奮斗、學習和創新的關系。結合青年的地位和使命,對新時代青年的未來工作提出了行動指南。
(一)青年應有理想。理想,是個體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是比喻某種事物臻于完美境界的理念;同時,理想還是幫助、促使青年確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最高準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有理想指的是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本領指的是有強大的創新創造本領;有擔當指的是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不懼任何風險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青年的理想不僅代表著個體的發展,也代表著國家前進的方向。青年時期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應與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聯系起來。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的夢,中國夢的實現當然要靠中國青年。一個國家能培養出一批有堅定理想信念的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么這個國家的前途必定是光明的,這個民族的夢想必然是可以實現的。
(二)青年應敢奮斗。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代代相傳的優秀精神品質。無數人成功的事實表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凡是美好的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理想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奮斗。有夢想必須為之付出努力,否則實現夢想就像白日做夢。我們國家能夠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靠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夢在前方,路在腳下,青年一代要學會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自身所學運用到新時代的環境中,積極弘揚中華民族艱苦奮斗、鍥而不舍的精神品質,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出自己力量。
(三)青年應勤學習。青年與學習的關系緊密相關。青年時期是廣大青年學習知識、苦練本領、增長能力的黃金時期,需要通過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向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靠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素質和本領直接影響著實現中國夢的進程。青年要不斷充實自己;要堅持“學以致用”,把所學與實踐相結合;要把提高本領作為學習的主要目標,在知識的世界中提升自身本領。只有練就了過硬的本領,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時代發展和事業要求相適應,才能更好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四)青年應永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創新不僅是衡量國家發展水平的標尺,也是衡量青年發展潛力的一個重要屬性。青年應是這個時代中最具有創新能力的群體。創新首先要基于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通過努力實踐慢慢積累創新成果。廣大青年想要創新,必須要有一顆堅定不移、腳踏實地學習的心;必須要有一顆求知心,一切創新都是一種對未知事物的嘗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新即是一種敢于付出嘗試的實踐,創新來源于實踐,也將繼續指導青年的實踐。
習近平青年觀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提出,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時代特點,不僅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青年觀,也為系統的青年理論研究提供了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青年觀,對于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理論價值。1.對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以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出發點,強調對青年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核心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歷史教育等,同時更加強調發揮學校和社會的作用。新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閱讀大量馬克思主義書籍的基礎上對青年問題進行思考,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出發,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和青年自身發展的特點,進一步將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開拓創新,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由此得到了繼承和發展。2.為青年理論研究提供理論指導。習近平高度關注青年,曾多次在重要場合發表關于青年的言論、多次給社會各界優秀青年回信。這些發言中包含豐富的青年理論,不僅關于青年的地位和特征、青年的教育、青年的自我發展、青年工作等,還包含青年就業觀、愛情觀、婚姻觀甚至涉及青少年兒童的觀點等等,為青年理論研究提供最新且全面的研究內容。習近平青年觀重點突出,為青年理論研究指明方向,最終目標是為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青年理論研究日趨完善。
(二)實踐價值。1.有助于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祖國的未來屬于青年,重視青年就是重視未來,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青年工作的領導。”只有黨的各級領導在青年工作中起到帶頭作用,維護好青年的個體利益,保障青年的全面發展,才能夠激發更多的有志青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建設中來。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一方面,青年工作的開展要保持和中央高度一致,積極落實中央的方針政策;另一方面,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更新工作方法,使青年工作的開展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2.有助于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理想是燈塔,可以引導青年向理想奮進。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將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理想信念指引未來人生的方向,習近平青年觀有助于青年一代在青年時期就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在鮮艷的紅旗下生長的青年一代,應根據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
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作為。習近平青年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準確把握和深刻領會這一思想的深刻內涵,才能更好地引導廣大青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不斷提升廣大青年的政治素養與政治站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鍛造出一支素質過硬的青年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