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林偉毅 薛小建
2020年,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全面脫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以及整個國際的發展形勢,明確了我國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并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指導思想、觀點和要求,進行了新的決策和部署,逐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關于扶貧工作的思想理論體系。不僅明確了扶貧工作的開展方向和模式,而且還在精神層面上提供了指導和動力,使今后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能夠有章可循。
自黨的十八大開始,黨中央將貧困人口脫貧工作作為促進小康社會全面實現的主要任務和指標,從而發起了脫貧攻堅戰。然而,由于中國仍處在發展中國家階段,人口基數大、地域遼闊、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所以,極大地提升了扶貧工作的困難性。為此,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的黨中央為確保新時期下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對扶貧工作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論述和創新。
(一)脫貧依然是全世界所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在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發展與減貧高層論壇中指出,脫貧依然是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所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和全人類的共同責任與使命。同時,還呼吁全球應積極開展減貧合作,攜手共同推動脫貧工作的順利開展。一個國家的貧困程度代表著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當前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處在貧困狀態,甚至連基本溫飽都無法解決。因此,消除貧困成為全世界的關注焦點。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前的主要貧困國家印度和尼日利亞的貧困人口分別為7300萬和8700萬。從全球減貧的角度來看,我國是全球經濟當中活力最強的國家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壇當中基于我國強勁的軟實力,倡導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應共同發展,致力于建設出一個沒有貧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2020年中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偉大創舉,使得中國在實現聯合國提出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減貧目標整整提前了十年,這對中國乃至全世界實現脫貧任務都具有重大的意義。中國在大力開展自我脫貧的同時,也不斷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著力所能及的援助,以幫助其消除貧困。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是對中國扶貧理論和實踐的總結、創新和提升,為我國消除貧困、全面打贏攻堅戰、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理論思想以及實踐指導。
(二)中國獨特的脫貧道路成了世界減貧歷史中的奇跡。中國在脫貧方面,具有豐富且獨特的經驗心得,并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一致的認可和贊譽。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扶貧、脫貧方面獲得成功,主要在于中國政府在扶貧道路上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從而逐漸摸索構建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扶貧模式,這是世界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政策與項目支持司司長尼克·塞蘭對中國的扶貧、脫貧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表示國際社會應效仿和學習。當前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在扶貧方面均面臨著理論、政策和實踐創新問題,基于此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應合力共同開展脫貧工作的思想理論,將中國成功的扶貧模式和經驗應積極與其他國家進行分享,使全世界能夠共同攜手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改革開放至今40余年,中國不斷創造著奇跡,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最終勝利。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通過實踐和創新得以不斷地完善,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地理論和思想基礎。
(一)加強扶貧力度,實現全面小康。從推動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促進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和達成“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高度出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促進貧困的消除和民生的不斷改善,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貧困縣的脫貧以及有效解決區域性的貧困問題,是推動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的主要任務和莊嚴承諾。此類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不僅明確了扶貧工作所具有的深遠意義,而且還提升了社會各界對扶貧工作重要性的認知,起到了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的目的。
(二)緊跟黨的領導和步伐,強化組織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要緊跟黨的步伐和領導,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下能夠集合社會各界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對黨中央所規劃的決策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做到堅決履行和落實,確保扶貧工作能夠有序開展并落到實處。這便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充分發揮自身統籌全局、對各方資源進行協調的作用,落實扶貧工作一把手負責的制度,為扶貧工作的進行奠定堅實的政治保障基礎。
(三)堅持精準扶貧戰略,提升扶貧質量和效率。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扶貧工作能夠取得階段性勝利,主要得益于精準扶貧戰略。所以,在今后的扶貧工作當中,一定要始終以“六個精準”為指導,推動“五個一批”的實現,以解決“四個問題”,加強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實現靶向治療和對癥下藥,確保扶貧能夠扶到點上和根上。上述內容明確了精準扶貧戰略的重要地位、內容和要求,指出扶貧工作必須要做到精準幫扶,以提升扶貧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四)加大資金投入,增強資金支持力度。對于扶貧開發投入來說,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要確保與扶貧要求能夠相匹配。在充分發揮政府主體作用的同時,也應該拓寬資金獲取渠道,保障資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政府扶貧資金的增幅應該充分體現出加強扶貧力度的要求。同時,應不斷對各方資金進行整合,構建嚴謹的管理體系,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并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上述重要論述內容為促進扶貧資金渠道的拓寬和多樣化投入、資金的精準分配和使用、使用效率的提升、監管工作的強化,以實現陽光、廉潔扶貧,提升扶貧質量和效率提供了指導。
(一)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對于扶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考慮到中國特殊的國情和實際發展情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為基礎,通過具有創造性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方法,帶領中國在脫貧攻堅戰中取得了傲人的成果,進一步豐富和拓寬了馬克思主義中反貧困理論的內容和實際應用,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以人為中心”的治國理政中心思想,也凸顯出習近平總書記倡導世界合力共同消除貧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同富裕的大國風范和責任感。
(二)豐富并拓寬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扶貧理論。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扶貧工作所提出的諸多新觀點、新思想、新理念,都是通過對中國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實際現狀、處境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周全的研究、思考和分析所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扶貧工作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基于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結合新時代的中國國情和實踐經驗,從中國脫貧攻堅戰中所暴露出的錯綜復雜的矛盾出發,在以往的扶貧工作當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研究對策,從而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和新措施,豐富并拓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扶貧理論。
(三)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了方向。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指導下,中國的脫貧致富工作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貧困地區的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創造了“中國奇跡”。中國在脫貧攻堅上取得的如此傲人成績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幸福的宗旨。因此,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內容為中國的扶貧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指導。
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標志著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脫貧致富不僅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而且還是我黨的主要任務。在新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我國的扶貧工作指明了奮斗方向,提供了實踐指導,使扶貧工作有章可循。因此,我們應認真學習和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以此為指導,堅持以群眾為中心,強化責任擔當,增強政策扶持,重視教育機制建設,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推動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