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婷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南京 211156)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金融發展不僅體現在金融資源規模增長上,更體現在金融資源配置結構的優化以及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方面。社會資源配置是指以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代表的社會經濟資源在不同行業(部門)、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投入使用、安排和布置,是對全社會的物資資源所進行一系列安排、分配和搭配。因此,金融資源配置就是指在一定經濟制度下,金融資源配置主體通過資源配置機制在各個生產經營者、行業(部門)、地區之間進行金融資本數量和投向上的分配組合,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則是指對金融資源配置過程效果的評價,即金融資源配置主體通過資源配置機制對金融資本在各個生產經營者、行業(部門)、地區之間分配的有效程度,它能夠反映金融對實際經濟發展的支持能力和效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決定了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對于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結合江蘇省實際情況,深入研究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研究選用存貸比來衡量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總體效率水平及其發展變化。存貸比是一個區域金融機構在某一時期的貸款總額與存款總額的比值,反映了該區域存款轉化為貸款的能力,從而反映儲蓄轉換成投資的能力,這一指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高低。通過對中經網統計數據庫江蘇省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后,可以得到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測評結果。圖1表明,2006—2018年間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總體效率呈穩步提升態勢,2018年突破了0.8,但仍有提升空間。江蘇省13個地級市在2006—2018年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如圖2所示)表明,13個地級市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有著一定的差距,將13年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均值由高到低排序,排名第一的南京市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指標均值是排名最后一位徐州市的1.4倍。圖3表明,2006—2018年江蘇省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金融資產配置效率水平的發展變化,13年間三大區域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均穩步提高,其中蘇北地區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提高速度最快,已逐漸趕上甚至超過蘇南地區。

圖1 2006年—2018年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水平(存貸比)

圖2 2006年—2018年江蘇省13個地級市金融資產配置效率水平(存貸比)

圖3 2006年—2018年江蘇省三大區域金融資產配置效率水平(存貸比)
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對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生態改善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從經濟功能、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的角度,分別對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經濟效率、社會效率和生態效率水平進行測評,能夠達到分析研究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各類功能作用發揮程度的目的。
金融資源配置經濟效率是指以同樣的人力資源和金融資源投入取得最大產出,可用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除以江蘇省貸款總額來衡量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經濟效率。金融資源配置社會效率是指金融資源配置對社會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促進和支持程度,體現了金融資源配置的社會發展促進作用。由于不同產業部門利潤率存在差異,作為一種稀缺生產要素的金融資源的配置也是存在差異的。鑒于包括農業在內的第一產業往往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社會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可用江蘇省第一產業增加值除以江蘇省貸款總額來衡量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社會效率。金融資源配置生態效率是指金融資源配置是否有利于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即金融資源配置能否有效支持低能耗、低污染產業的發展。鑒于低能耗、低污染產業往往集中在第三產業,并且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研究用江蘇省第三產業增加值除以江蘇省貸款總額來測度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生態效率。
通過對中經網統計數據庫江蘇省2003-2017年間相關數據的運算,分別得到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的經濟效率、社會效率以及生態效率發展變化趨勢(如圖4所示)。15年間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的經濟效率先升后降,基本保持平穩;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社會效率有所下降;而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的生態效率有所上升;并且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經濟效率遠高于生態效率,而后者又遠高于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社會效率。圖4反映出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鮮明特點,即從不同功能的角度進行考量,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水平發展不平衡。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經濟效率較高,并且對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態產業支持力度在逐年提升,但是對農業等社會薄弱環節產業的支持卻一直比較有限,并且不斷下降。

圖4 2003年—2017年江蘇省金融資產配置經濟效率、社會效率以及生態效率走勢
金融資源的配置過程主要是在金融市場中實現。通過金融市場價格發現功能,使金融資源不斷地流向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通過不斷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完善金融市場,構建有廣度、深度和流動性的金融市場體系,有助于提升儲蓄投資轉化效率,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從而降低市場主體的融資成本,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提升金融普惠性,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持續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疏通金融市場傳導機制,使金融市場價格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充分發揮作用,進而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金融市場資源配置的自主性和有效性,達到提升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頂層結構設計,優化資本市場體系,擴大直接融資比重,降低三農企業、小微企業、綠色生態企業、技術創新型企業融資成本,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社會效率和生態效率。此外,還要不斷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提高金融市場競爭力,發揮“鯰魚效應”,進而提高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金融機構是金融市場中的重要主體,是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提供者,是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重要中介,因此,優化金融機構體系,能否有效促進金融機構創新發展直接關系到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能否提升。一方面,要積極推動江蘇省大型股份制銀行的戰略轉型,發展江蘇省中小銀行和民營金融機構。優化銀行信貸結構,積極引導信貸資金支持社會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產業升級,助力江蘇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要鼓勵江蘇省金融機構克服疫情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積極開展業務、產品、服務創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為儲蓄高效轉化為投資提供豐富的金融市場工具,從而更加有效地配置資金,緩解各類企業特別是三農企業、小微企業的資金瓶頸制約。此外,要促進江蘇省金融機構對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科技的應用,加大金融科技高端專業人才引進,降低金融機構經營成本,從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提高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在充分發揮金融市場導向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從江蘇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長期性、全局性目標和需要出發,積極強化政府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補貼政策等各類政策和社會制度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引領作用,彌補金融市場調節的缺陷。一方面,要通過政府政策與制度,引導金融服務江蘇省實體經濟。十九大報告指出,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實體經濟中,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從而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要通過政府政策和制度,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優化信貸配置,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發展,鼓勵綠色金融發展,在提高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經濟效率的同時,從根本上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社會效率和生態效率。此外,要通過政府政策和制度,引導并促進銀企合作、地區經濟合作、人才和技術交流、信息共享,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揮產業集群輻射帶動作用的同時,充分利用地區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地區特色產業,積極發揮金融聚集的協同效應、規模效應、技術進步效應以及競爭效應,促進金融資源配置結構的優化和效率的提升。最終達到促進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和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繁榮發展良性互動的目的。
金融生態環境是指金融業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是金融運行的基礎條件。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市場發揮資源配置功能的前提和基礎。一方面,加快江蘇省信用體系建設。健全城鄉征信制度和體系,建設互聯互通的社會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健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信用監督制約機制。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和優化江蘇省社會信用環境。在積極培養社會信用觀念,樹立誠信典范榜樣企業,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強化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同時,促進多種信用形式的有機融合,相互滲透,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優化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提高江蘇省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此外,還要大力培育會計師、審計師事務所、資信評估評級機構以及律師事務所等專業中介機構,并吸收借鑒國外先進行業準入和監管經驗,提升專業中介機構專業誠信度與服務能力,進而提升資信審計報告和評估報告的質量,為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完善金融法治環境。完善金融法治環境在厘清金融市場交易規則,維持正常的金融秩序,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規范引導金融創新行為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從而有利于促進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