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澤
(延邊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0)
G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來,一直處于高速發展時期,逐漸成為微電聲行業的領導廠商,與消費電子行業的國內外一流客戶達成較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本文通過對G發展模式的研究,希望能幫助G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目前對于微聲學行業的發展模式研究較少,本文形成較為系統的理論分析框架,希望能夠助推微聲學行業的發展,為微聲學行業戰略管理應用和發展模式的選擇提供參考。
“戰略”一詞來源于軍事領域,指的是將軍指揮軍隊的藝術。在20世紀60年代,戰略思想開始在商業領域得到應用。現在“戰略”一詞應用比較廣泛,涉及多個領域,較多的還是應用于企業領域,并衍生出“企業戰略”一詞。目前企業戰略問題已經成為決定公司成功的關鍵因素。
戰略并非是一個空洞抽象的概念,它有具體明確的內涵。美國著名的戰略學家安索夫(lgor Ansoff)在《公司戰略》(1965)一書中認為戰略是企業為了適應外部環境,對目前從事的和將來要從事的經營活動而進行的戰略決策。加拿大管理學教授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認為,戰略的定義是由五種規范的定義闡述的,即計劃(Plan)、計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觀念(Perspective),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戰略的“5P”。除此之外戰略的定義有很多,但實質內容都很類似,本文不在此做過多的列舉。
1.外部環境分析工具
外部環境分析包括宏觀環境分析和微觀環境分析,宏觀環境分析工具一般采用PEST分析。微觀環境分析一般采用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波特的五力競爭模型、產業內的戰略群體分析、成功關鍵因素分析等。SWOT分析既可以分析外部環境,也可以分析內部環境。
2.內部環境分析工具
企業內部環境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面,分析工具也比較多,如SWOT分析、價值鏈分析、企業資源分析、企業競爭地位分析、企業經營力分析、核心能力分析、利益相關者分析、企業內外綜合分析等。按企業的成長過程可分為企業成長階段分析、企業歷史分析和企業現狀分析等。
SWOT是一種業務型戰略分析方法,通過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行綜合評估和分析得出結論,SWOT分別是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遇)、threats(威脅)。SWOT分析法是一種常用于企業戰略分析的綜合戰略分析工具,是將企業的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述。
1.外部環境
外部環境主要采用PEST分析法。PEST是一種分析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企業所在的宏觀環境。所謂PEST是指Political(政治)、Economic(經濟)、Social(社會)、and Technological(科技),本文主要用PEST來分析G聲學的外部環境。
2.內部環境
內部環境主要通過公司戰略、結構、管理體系、發展模式等進行分析。
G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于2008年5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原名為G聲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聲學、傳感器、光電子、3D封裝模組、微顯示光機模組等精密元件,以及虛擬/增強現實、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的開發、制造和銷售,主要業務為電聲器件業務和電子配件業務。
G致力于成為微聲學領域國際一流企業,并與消費電子領域的高端客戶達成穩定、緊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包括三星、惠普、松下等。G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并在美國、日本、韓國、丹麥、瑞典及國內北京、青島、深圳、上海、南京等地分別設立了研發中心。
1.優勢
自動化生產線,強大的生產能力。G公司在電聲、微電聲領域多年的深耕細作,積累了豐富的物質資源,引進了上千套高精度CNC和檢測儀器,有效保證了產品制造精度和加工配套能力。目前在濰坊總部擁有光電園與電聲園兩個大型廠區,擁有消費類電子行業完整的制造鏈,柔性自動化技術、精密制造工藝具備全球競爭力。
資質認證,商標眾多。公司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90000)、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高新技術企業認證、GB/T29490-2013認證、ISO/IEC27001:2013認證等,產品的資質認證眾多,擁有200多個注冊商標。
強大的研發團隊、研發中心。G擁有工程技術人員10 000多名,專職研發人員6 000多名,碩士以上2 000多名,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內部可實現3D原型打印驗證,可以為客戶提供各個方面的設計開發服務。G已累計申請專利超過1.5萬項,其中虛擬/增強現實專利3 000余項、PCT專利1 000余項。研發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已經成為G公司占有市場份額的保障,也是公司持續快速發展的巨大動力。
2.劣勢
淡旺季明顯,加班普遍,員工流動性大。因G公司的工作壓力較大且淡旺季很明顯,普通作業員、行政類崗位、研發設計人員離職率都偏高,尤其是普通作業員,導致公司招聘培訓的壓力大。高科技企業中核心技術人員發揮著異常重要作用,企業間對人才的競爭非常激烈,高端技術研發人才和技術過硬的生產人才的流失可能會導致核心技術的泄露,競爭地位下降,影響公司的前景與發展。
3.機遇
智能設備的普及將會持續推動微電聲行業發展。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智能手機、便攜式消費電子、虛擬現實設備等數碼產品的不斷發展和電聲、微電聲產業的大規模國際轉移,我國的微型電聲元器件和消費類電聲產品得到了快速發展。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更新換代速度正在不斷加快,蘋果、三星、華為等大型消費電子廠商每年都會推出許多新產品,在此背景下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配件要求更高。智能手機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是重要的移動計算平臺,智能家居概念在市場上得到普及,智能出行、智能家電、智能娛樂、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正在興起,這些都是高科技公司未來需要發力的領域。
4.威脅
面臨被其他競爭對手搶單的風險。微電聲行業不止G一家,G公司有許多的競爭對手,雖說目前與許多大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但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很有可能面臨被搶單的威脅。G公司的競爭對手主要有:瑞聲科技、立訊精密、樓氏電子、共達電聲、美律等。(1)瑞聲科技是領先全球通信及消費電子市場的微型元器件全面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聲學相關電子元器件,是G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2)立訊精密是一家技術導向公司,專注于連接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高頻產品開發。隨著立訊精密的進入,G公司在蘋果供應鏈中的聲學業務份額面臨著減少的風險。(3)G聲學和樓氏電子(美國)都是全球微機電系統的主要設計與制造商,兩者制造的麥克風產品被用于蘋果、三星等品牌智能手機中,在中、美境內都有銷售、使用。
客戶相對集中。客戶相對集中有很大的優勢,但也存在一定風險。這種風險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來源于主要客戶行業地位的變動,這種挑戰和風險是G無法把控的。當今時代大企業不斷地更新換代,一時的行業龍頭地位并不能代表永久的穩定。另一方面來源于客戶的不穩定性,G的主要訂單都來源于大客戶,一旦這些大客戶尋找到其他更合適的供貨商,G必然會損失大筆訂單、并且也很難迅速找到新的大客戶來填補這部分空缺。
大客戶戰略存在一定風險。G在成立之初便提出了“一流的人才制造、一流的產品、服務一流的客戶”,雖然目前G的客戶資源比較集中,與國際知名的客戶建立合作渠道,但是大客戶戰略還是存在一定風險。客戶不僅尋求高品質的產品,也需要全方位的服務。消費電子產品對研發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客戶尋求更先進的產品和技術,也渴望能夠有全方位、一體化的服務。G公司員工離職率很高,普工和技術人員都有很多流失。人力資源部的招聘壓力大,目前尋找了許多中介幫助招人,內部員工介紹熟人還會得到大額獎金,但這些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員工離職率高的問題。普工的工作枯燥乏味,加班壓力大、管理層級多導致溝通不暢等都是員工離職率高的重要原因。
穩定的大客戶資源導致議價能力低。對于蘋果、聯想、惠普等這些行業大客戶來說,電聲元器件的價格比較透明,大客戶的購買支出會直接影響其成本,所以行業大客戶具有較強的議價意識和議價能力。
經濟學中有一條“二八定律”,即企業80%的利潤來自20%的大客戶。G一直以來專注大客戶戰略,陸續減少中小客戶,把主要資源集中在核心客戶,包括蘋果、Google、亞馬遜、微軟、Facebook、索尼、三星、HOV等,這種大客戶戰略意味著與大客戶建立長期、穩固的關系尤為重要。中小企業行業生存的不確定性太高,大客戶戰略可有效規避中小客戶帶來的財務上的不確定性風險,將好的資源集中在優質客戶,深入配合并伴隨客戶成長的腳步。另一方面,大客戶的需求大且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快,能夠帶來大量的訂單。因中美貿易關系的不確定性,要盡量做到國內外客戶均衡,不能過多依靠國外客戶資源,減少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性,增加內銷比重。針對匯率波動的風險也要有主動避險意識,提前做好準備措施,如采取遠期合同、平衡責任、外匯期權等方式。
縱向一體化戰略包括前向一體化、后向一體化。前向一體化包括獲得對分銷商和零售商的所有權或者加強控制權。后向一體化是尋求對企業供應商的所有權或者增加對其控制權的戰略。
電聲、微電聲行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對研發能力的要求比較高。G公司從產品上、從技術上做垂直整合,建立一個高度集中的全產業集群,核心原材料自制,降低生產成本。研發自動化生產線,實現全自動、半自動柔性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擁有大量的子公司,從莊園、置業、投資、精密器械等方面進一步進行供應商的資源整合,從貿易、機器人、音響等方面進行分銷商、零售商的資源整合。綜上所述,縱向一體化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幫助客戶解決許多技術上的難題。
對于客戶來說,一體化是大客戶選擇G公司的主要原因,能夠保證大規模出貨且出貨效率快,定制化生產能力強,一站式供應。具備優秀的自動化研發制造能力,可以根據客戶的產品特點和需求,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柔性化、高精度的自動化生產測試解決方案,支持客戶產品的快速量產上市。對于G公司自身來說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對于客戶來說也能有效控制進貨成本,實現雙贏、共同發展。
G目前員工離職率很高,普工和技術人員都有很多流失。一方面人力資源部的招聘壓力大,另一方面核心技術人員的流失可能會導致信息泄露,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威脅。企業文化的核心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全體職工聯系在一起,保證員工向統一目標前進,讓企業永遠充滿活力。企業是員工的平臺,當員工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便會有更高的精神需求,而企業文化便是留住員工的法寶。企業要想辦法讓員工認同企業文化,認同企業價值觀。G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誠信、務實、主動、創新,工作理念是在高水平的工作中享受樂趣,要把這些核心理念真正應用到實際,讓員工認同,這樣離職率自然會下降。
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新產品在首次推出時為打響知名度會采取高定價、高宣傳費用;當推出一段時間后進入成長期和成熟期,累積一定的老顧客會大批量生產,降低定價,讓更多的顧客能體驗到新產品;最后當產品進入衰退期時將定價調至最低,實在不能盈利便要及時地減少訂單量,此時一般會有新的替代產品出現,將資源投放到新產品即可。在產品各個階段定價策略是不同的,尤其是高科技產品,G要做到明確產品正處于哪個階段,采取何種定價與營銷策略。
產品的定價還受產品成本、自身產能的影響,G公司要完善一體化體系,不斷降低成本,想辦法提高自身的議價能力。目前G公司的淡旺季比較明顯,旺季員工加班普遍,淡季產能過剩。這就需要采取合適的價格策略,旺季適當提高價格,淡季適當降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