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工業大學保密委員會辦公室 孟憲婷 鄒芳
“黨管保密”是保密工作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是加強新形勢下保密工作的根本要求。黨的百年實踐表明,堅持“黨管保密”和“依法治密”相結合,牢固樹立保密意識,是推動保密事業朝陽發展的根本保障。早在2005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切實做好新形勢下涉外國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高校要認真開展涉外國家安全和保密的宣傳教育,加大學術交流等活動的國家安全和保密工作力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逐步把國家安全和保密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內容。而在實際操作中,高校的保密宣傳教育工作僅僅停留在管理人員和涉密人員,缺乏對大學生的保密教育。作為承擔立德樹人和科研創新重大任務的高校,是涉及國家秘密較為集中的單位,也是政治生態較為敏感的區域。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國際影響力的加大,境外情報機構通過招聘兼職、提供實習機會等方式策反我國大學生參與情報收集,給國家安全帶來嚴重的損害,大學生保密教育已成為高校保密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論”,又稱“短板理論”,其核心要義是指由多塊木板箍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既不是最長的木板決定的,也不是中等長度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根木板所決定。最短木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控制點”。若想要增加這個木桶的盛水量,只有更換最短的木板或將其加長。由此可見,高校整體教育或管理水平的高低,不是由高校中某方面教育的“長板”,而是取決于其中最一般的教育,即“短板”。
“木桶理論”與大學生保密教育存在著關聯,從某種角度上看,高校大學生教育就好比多木板箍成的水桶,其中包含專業教育、法治教育、國防教育、誠信教育等等,而保密教育類似于木桶的“短木板”。如若想要提高大學生整體教育水平,就要關注保密教育,即“短木板”。本文基于木桶理論,采取問卷調查法,了解大學生保密教育現狀,探討延長“短木板”大學生保密教育的實施路徑。
大學生保密素質教育的理論研究中:李豐(2017)從近年來大學生被策反的案件特點、發生因素入手,探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應對策略,提出高校應加強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教育工作。羅一洋(2019)提出要從立足高校,深化安全保密體系教育理念;圍繞國家政策,加強安全保密學科建設;多方參與,政府部門和高校協同推動;優化師資,培育安全保密教育專門人才加強監督等方面,構建系統化、科學化的安全保密教育體系為主線,推進大學生安全保密教育長期、穩定而持續發展。江鈴(2019)認為除了專業涉密人員之外,大學生保密教育也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提出提升保密教育理念、完善保密教育制度、納入人才培養計劃、加強保密師資隊伍建設、創新保密教育形式、加大經費投入、創新保密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保密氛圍等保密教育途徑。
為了解大學生保密教育現狀,筆者通過網絡對北京某地方高校大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內容涉及對國家保密法律文件了解情況、是否接受過保密教育、如何對待開設保密教育公選課以及感興趣的課程內容等。此次問卷調查共有某高校98名大學生參與,回收有效問卷98份,回收率達100%。參與調查的大學生專業范圍較廣,涉及機械工程、土木水利、網絡工程、金融、社會保障、法學等專業;年級覆蓋全面,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均有參與。筆者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整理、匯總,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清晰地反映出大學生的保密教育現狀。
(一)對保密法律法規了解情況調研。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47.96%的人只是聽說過諸如此類的保密法律法規:28.57%的人知道并少量學習過;但僅有11.22%的人知道并全部學習過;不知道保密法律法規的占12.24%,總的來說,多數大學生對于保密法律法規只是停留在聽說過或者是知道并少量學習過的層面,甚至對于部分同學來說,保密法律法規是知識盲區,而知道并全部學習過的,所占比例最少。
圖1 保密法律文件了解情況調研餅狀圖
(二)接受保密教育情況。是否接受過保密教育的調查結果如圖2所示:接近80%的同學是沒有接受過保密教育的,也體現出大學生的“教育木桶”中,保密教育這個短板是真實存在的。在開展調查問卷的同時,筆者在同大學生交談中發現,對于國家秘密是什么,如何辨別涉密載體,大學生沒有任何概念。甚至有的大學生認為涉密文件可以通過互聯網郵箱發送,由此可見,保密教育的缺失帶來的隱患廣泛存在。
圖2 是否接受保密教育情況
(三)對于保密教育公選課的態度。為提高木桶的容量,筆者認為應該延長短板,以多種途徑開展保密教育,而公選課是校園生活中最快速讓大學生接受的方式。接近74%的大學生認為保密教育公選課很有必要并且會有很大受益,由此可見,大學生希望學習了解這類課程。如圖3所示,大學生感興趣課程內容為國防理論和國防精神、國防知識和國防技能、失泄密案例警示教育這三門課程。
圖3 大學生感興趣課程
通過調查結果可知,大學生的保密素質主要存在信息安全保密意識淡薄、保密知識掌握較少、保密技能欠缺等問題??v觀“短木板”的源頭,很大程度上歸因于高校保密教育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為此,我們提出對大學生保密教育的建議。
(一)認識大學生保密教育新格局。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長期以來,高校保密教育多集中在涉密人員群體,忽視了大學生的保密素質教育。以某大學為例,雖然開設了國防教育課程,但主要以軍訓時期的必修課“軍事理論課”和第二課堂選修課“國防教育與安全”課程為主,并沒有系統性的保密教育。筆者在多年的工作中發現,大學生對涉密文件、資料缺乏認知,對“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缺乏理解。相反的,他們會認為標有“機密”、“秘密”的文件、資料是可以通過圖文識別小程序處理或在互聯網計算機上編輯的。大學生畢業后進入社會各領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擔負著重要使命,未來一段時期將會是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而保密意識不足、保密技能缺失將會為事業發展、家庭幸福,甚至是國家安全帶來安全隱患。因此,高校應當充分認識大學生保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遵守保密紀律、保守國家秘密人人有責的新格局。
(二)建立大學生“3+2”保密教育理念。常態化疫情防控,拉動了線上需求,也增加了泄密風險隱患,所以如何處理科研、學習與保密管理的關系,就需要大學生提高保密思想意識,掌握保密標準和規范,遵守保密紀律。毛澤東同志曾因一位同志把未用信封封裝的秘密電報放在衣服口袋提出保密要求,他嚴肅說道:“秘密文件放在衣兜里傳遞,是很不利于保密的”,并寫下了“保守機密,慎之又慎”的保密箴言,以身作則嚴格執行黨的保密紀律。嚴格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與文件精神,大力加強大學生保密教育,必須要明確職責,明確分工。高校保密工作機構、學生管理部門、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學部、學院等部門協同聯動,將保密教育融入大學教育中,逐步將大學生的“短板”延伸,培養長短統一,不分伯仲的綜合素質強者。
要做到“三個抓”。一是抓認識。貫徹執行保密教育,充分認識保密教育與學科教育的關系。要將保密教育警示案例置前,警鐘長鳴,形成“保密教育必開展”的統一認識。二是抓計劃。高校要結合自身實際特點,制定大學生保密教育計劃,解決保密教育實際問題。三是抓落實。學生工作部門要充分落實大學生保密教育責任制,克服阻力,高質量地開展大學生保密教育。同時,保密工作機構要做好保密教育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要做到“兩用力”。一是在關鍵節點上用力。要聚焦保密教育落實的入學、在學、就業等各關鍵時間節點,圍繞節點、按計劃持續發力,穩步推進落實。二是在問題導向上用力。推動保密教育貫徹落實,最大阻力多是來源學校內部,保密工作機構、學生工作部門不能因為大學生人數眾多、學科背景不同,執行難就擱置,必須盯住“短木板”問題,逐一推動落實。
(三)探索保密教育長效機制。高校開展大學生保密教育要有科學化、規范化的保密教育制度,要明確大學生保密教育執行主體和監督主體,履行教育程序,強化貫徹執行,抓好督促落實,確保“落實有聲”。要探索建立大學生保密教育長效機制,以點帶面、層層推進大學生保密教育,注重“三著力”。一是著力教育者的保密新觀。新時代保密工作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班主任、輔導員要有強烈的保密意識,要把提高保密業務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利用多種手段、方式、載體,積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要始終保持好奇心和進取心,與時俱進,久久為功,切實練就一身拉得出、打得贏的保密本領。只有“領路人”的教育者儲備了相應的文化資本,才能夠傳遞給大學生。二是著力契合實際,要結合國家安全教育日和全民國防教育日,利用廣播、圖片展覽、網絡宣傳、講座報告、知識競賽、參觀保密教育實訓基地等方式,明確哪些可為,哪些不能為,營造關注國家安全、自覺提高保密意識的良好氛圍。三是著力大學素質教育制度整合推進。結合思想政治、道德法治等教學工作開展全面、系統的保密教育,使得大學生的保密意識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啟迪,將保密教育作為一項持續性的系統工程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