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民革四川省委會(以下簡稱省委會)機關始終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深入學習貫徹參政黨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以民革政治建設年、組織建設年、作風建設年為引領,以學習型、服務型機關建設為靶向,有的放失、精準施策,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積極改進工作作風,完善干部培養機制,機關工作質量、服務水平和干部素質穩步提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能力持續增強。
一、繪好“三幅圖”,鑄造勤思奮進的學習型機關
省委會機關始終堅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學習活動,全面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營造學習型機關氛圍,努力建設機關多維度學習體系。
1.繪好專題學習圖,全面提升政治共識。完善學習機制,制定《民革四川省委學習型、服務型機關實施方案》,積極發揮領導班子示范引領作用,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形成以主委會、常委會、機關辦公會、機關支部會、職工學習會共同發力的全方位學習路徑。緊跟核心,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中共中央、民革中央最新決策部署,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部署學習任務,開展“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萬鄂湘主席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聯合賀詞和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發言等專題學習,不斷提升機關干部理論素養,建立起集體與個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立體化學習格局。
2.畫好主題教育圖,始終堅定政治信仰。一是以多黨合作教育為主線,持續深化“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積極開展“觀故居,走多黨合作之路”活動,組織機關干部參觀馮玉祥、張治中、鄧寶珊等民革前輩故居,繼承和發揚民革前輩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二是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載體,開展學黨史、“同舟共濟慶百年 攜手同行譜新篇”等系列活動,舉辦川渝民革書畫藝術展、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紅色教育活動,以黨為師、與黨同行,不斷提高機關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政治領悟力,樹牢政治認同理念。三是以省市機關聯誼活動為延伸,圍繞加強機關和黨務工作規范化研討交流。每年川南四市、成德眉資輪流舉辦區域機關工作交流活動,形成“省級+區域”的機關聯動合作平臺,不斷增強全省機關干部合作共事能力,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3.描好書香機關圖,牢牢把穩思想之舵。2018年10月,省委會機關建成全國第三個“民革書屋”,藏書2500余冊,成為機關學習交流的重要陣地。營造書香氛圍,機關大樓陳設“團結報閱報屏”,走廊建設“民革歷史墻”,通過立體方式多角度宣講民革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親密合作的光榮歷程,增強機關干部對多黨合作制度的政治認同。成立讀書小組,開展“每日一學”線上薦文,定期舉辦學習分享會,邀請省委會領導、民革專家人士參加讀書交流。歐陽澤華主委親自領學《把信送給加西亞》等名篇名著,極大激發了機關學習熱情,提升了執行力和擔當精神。
二、織好“三張網”,打造務實高效的服務型機關
省委會機關始終堅持強化目標導向,創優服務意識,以作風建設年工作為檢視標準,積極引導機關干部立足崗位,增強機關服務保障水平和效能,努力建設多維度服務體系。
1.織密“服務網”,提升黨員滿意度。一是轉作風、強服務,做黨員的“貼心人”。以主動服務意識接待來訪黨員,做到微笑服務、暖心服務、細致服務,對待黨員問有答聲、走有送聲、事有回聲。二是辦實事、解困難,做黨員的“知心人”。省委會帶頭統籌辦公用房,省市機關共建設“自有產權”黨員之家6個,及時破解基層組織活動場地困境。兩年來,開展支部活動300余次,參與人次近8千,舉辦法律咨詢服務50余次,機關真正成為黨員常來、愛來的溫馨家園和心靈港灣。三是沉一線、重擔當,做黨員的“暖心人”。堅持重心下移,創新服務基層“五個一”工作方式,形成省市領導凡走基層,必看望一名老黨員、考察一個黨員之家、調研一個特色支部、召開一次談心會、向屬地中共黨委與統戰部推薦一批骨干黨員,切實解決基層組織和黨員的急難愁盼問題。
2.織牢“制度網”,提升管理質效力。建章立制,結合新時代參政黨工作實際,新增《民革四川省委會公文擬制錯情考核辦法》等10余項制度,修訂《民革四川省委會網絡管理制度》等20余項制度,形成一整套體現民革工作特點、涵蓋機關工作全方位、更具時代性的規章制度,構建起系統規范、科學高效的工作機制。
3.織嚴“作風網”,提升工作能效比。一是精益求精,開展“零差錯”活動。以文稿起草零差錯、會議活動零失誤、后勤保障零缺陷為機關工作目標,對辦文、辦會、辦事量化考核、滿意度測評,及時整改落實,著力打造精簡務實的文風、勤儉正氣的會風和熱情高效的工作作風。二是由點及面,開展“三查”活動。處室和個人對作風問題首先自查;專職副主委、秘書長再一對一督查,聽取每個處室每名同志問題查找、整改措施落實情況;最后由主委復查,集中聽取處室自查和整改情況。全省各級民革組織機關也參照此做法,深入查找、務實整改,使機關作風明顯改善、工作能效顯著提升。三是比學趕超,對標對表補短板。定期收集通報全省作風建設年工作開展情況,安排有實績、有特色、有成效的組織交流發言,相互學習借鑒,推動全省作風建設年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三、彈好“三部曲”,鍛造素質過硬的機關干部隊伍
省委會機關始終堅持源頭建設、優化隊伍結構、突出實踐鍛煉,著力打造高素質、高水平干部隊伍,努力建設多維度干部培育體系。
1.彈好隊伍建設的“活力曲”。一是搭平臺、拓渠道,破解機關干部一崗終身。實施定期輪崗交流制度,省委會機關43%、市級組織52%的干部實現輪崗。在全省市級組織專干中提拔交流14人到政府、人大、政協任實職,占比17%,形成機關專干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二是優結構、充力量,確保干部梯次遞進有序。通過從主干線部門調入優秀人員,抽調基層同志上掛,提拔5名八零后干部,有力充實機關干部力量。三是講團結、重和諧,凝聚機關合力戮力同心。以機關支部和工會為紐帶,開展談心談話、主題學習、書香民革、健步走等活動,倡導相互關愛、無私奉獻精神,營造積極向上、和諧融洽的機關氛圍。
2.好錘煉能力的“育人曲”。一是注重參政能力培養。省委會機關干部全員參與專委會工作,圍繞民革第一要務參與調研和報告撰寫。2017年以來,累計撰寫信息165條,各級采用130條。每年均有同志榮獲民革中央反映社情民意優秀工作者、為民革中央政協會議發言工作作出貢獻個人及為民革中央提案工作作出貢獻個人。二是鼓勵學歷水平提升。研究制定《鼓勵機關干部在職提升學歷層次實施辦法》,機關八零后攻讀及取得研究生學歷人數占比40%。三是強化培訓學習。推薦、鼓勵機關干部參加多層次、多類別、多形式的學習培訓。每年圍繞一個主題,組織全省專干到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高等院校開闊視野,破除“盆地”意識。
3.彈好干事創業的“激勵曲”。樹立鮮明用人導向,制定《進一步激勵機關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九條措施》,從理論學習、用人導向、考核機制、教育培訓、崗位交流、實踐鍛煉、監督管理、營造氛圍、關懷機制等九個方面為機關干部潛心事業、勇挑重擔提供制度保障,形成鼓勵擔當作為、寬容干事失誤、鞭策停滯不前的機關正向風氣。省委會機關2名同志主動申請到海拔近4000米的稻城縣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現已優先提拔為處級實職干部,有效營造了機關爭先創優、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逐漸培養出一支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后備力量。
通過不懈努力,四川民革機關建設工作質效和干部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在獲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在開拓創新、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激情、凝聚廣大黨員參政議政合力上,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省委會定將牢牢把握多黨合作事業新的發展機遇,積極投身新型政黨制度實踐,嚴格按照有關會議、文件精神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謀措施,聚焦聚力強落實,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乘勢而上,真抓實干,努力把四川民革組織機關建設成為新時代高素質參政黨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