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華
摘要: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農業,但在推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發生,在基層農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個體種植養殖戶,因此按照鄉村振興戰略,通過信息技術推廣農業技術是推廣技術進程的重點,對此,本文以鄉村振興戰略下推廣基層農業技術的意義、現存問題及相應的解決策略做出如下討論。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技術推廣;管理體系;技術創新;解決策略
0 引言
取得成就的農業提高了農業的現代化水平,鄉村振興戰略的舉措依托于農業技術推廣。鄉鎮、村莊空間利用布局對基層農業技術產生了深遠影響,在空間問題和使用土地資源問題的條件下對農業技術推廣的內容進行明確,幫助農民擺脫“數字鴻溝”。
1 鄉村振興戰略下推廣基層農業技術的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投入,從這幾年的現代農業體系的發展狀況來看,為穩定農業技術團隊人員結構,只有將農業技術不斷創新并應用,現代化體系在發展中的出現的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使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推廣模式做到公益型、科教型、企業型和自發型。推廣模式相應的依托于由國家政府構建的農業公共技術體系、相關地方的科研的單位及地方農業院校、相關企業型模式及地方的農業技術協會與經濟組織合作。農產品安全與否不僅涉及到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還涉及到整個行業的信譽和經濟效益,對此,應該將監管質量的力度加大,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細節的進行推廣農業技術工作,在農業生產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時將生產效率提高。另外,應該將廣大農民的經濟收入來源作為推廣農業技術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將推廣渠道進一步拓寬,使之形成多元化、先進化和開放化的現代化農業[1]。
2 鄉村振興戰略下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問題
2.1 缺乏完善的結構體系
從以往到現在,造成城鄉之間較大的經濟差距的原因是一直在應用城鄉二元體制,在進行推廣和宣傳基層農業技術時一直作為一個較大的難題,與城市地區不同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活動組織在農村地區都比較落后,這也佐證了管理制度和先進的理念支持在進行推廣基層農業技術時并不完善。除此之外,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部分農村地區仍舊采用以家庭單位為主的小型生產模式,每個生產單位具有的較小生產規模,導致其落后的生產模式難以應對在行業市場中存在的經營風險。即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地方的政府部門加大了支持力度,但在實際推廣工作中,各機構的聯系沒有得到加強,流暢無阻的溝通渠道并沒有因此建立,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也并沒有大范圍的實踐[2]。
2.2 推廣基層農業技術的方式單一
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發展水平仍舊在采用非常老舊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基層農業推廣工作依舊憑借試驗和示范為中心,技術推廣人員也只是做到農業技術的普及,技術推廣方案并沒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生產情況的因素進行制定,實際情況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不符,只是做到了普及和宣傳生產技術,不光推廣效果差強人意,也會增加資源浪費的現象。
2.3 不合理的運行技術管理體系
由于沒有做好前期的相應準備工作,大部分在農村技術推廣的過程中和在后期管理中不規范的問題頻頻出現,例如,并不準確的應用技術目標,與技術實際應用范圍、所需資源及發展方向不符,洋蔥無害栽培技術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栽種的土地質量和栽種時間影響著洋蔥的產量,因此在進行不同地區的推廣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從而制定相應的推廣方案。
2.4 技術研發后勁不夠
國內的相關農業技術研發人員較少,其研究工作時間長并且枯燥無聊,在完成技術突破的工作時往往會耗費研究人員大量的時間,而相關農業技術研究人員的工作通常在戶外,在風吹日曬的惡劣環境中進行,導致相關人才的缺失,即使研發出來的新興技術在進行應用時,農村地區種植戶和養殖戶的心中也不以為意,在應用許多技術上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才能看到成果,在農業損失中由于不穩定技術造成的概率較大,不符合從事農業人員的目標,導致只能小范圍的應用基層農業技術。
3 鄉村振興戰略下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策略
3.1 優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結構
簡單介紹了現如今在推廣基層農業技術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得出如果能順利推進這項工作,就需要優化和調整基層農業技術的體系結構。相關部門政府加大對此的資金投入,與當地的農業生產需求和經濟發展相結合,對現有的結構體系進行檢查并將問題找出,并解決此問題。第一,在進行預算管理工作時,地方政府應重視農業發展領域,在小于預算水平的基礎上,充足的投入農業技術推廣資金,對之前的基層推廣技術工作經驗進行整理與思考,通過現代化技術對現有的投入資金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進行判斷,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相關人員組織會議對其進行調整和解決,將資金實現最大化應用,第二,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必須從根本上進行優化,擺脫傳統經驗主義的禁錮,對局限性及單一性的推廣方案進行解決。技術人員在目標區域中做到提前深入,對當地農業生產水平進行掌握,使實際情況符合現有的農業技術方案,始終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市場中的動態信息進行掌握,推廣目標從根本上進行調整,在實際工作中避免盲目推廣的現象。第三,基層農業推廣工作中相應體系內部,眾多的管理人員,出現職責交叉現象,不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崗位,對體系建設和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對此,地方政府和相關人員及部門應與體系建設需求和具體情況進行結合,開展并推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3]。相關人員應該掌握農業技術推廣和管理工作的關鍵部分,將內部存在的缺陷和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使其作為提高管理隊伍素質能力的基礎,從中出現的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和管理層面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不斷印發技術刊物和進行宣傳工作,面對綜合素質不夠的工作人員,應對其進行技能培養和理解技術的能力,將推廣指標更為科學的運用起來,另外,人才吸納計劃在體系內部應進行應用和推廣,從而人才成長機制建立的更加科學,使其成為技術推廣團隊工作的基石。gzslib2022040221463.2 創新與現代農業發展相符的推廣方式
以地方的農業特色作為基礎,以新型農業技術為中心構建展示基地,在此之上,將農業技術的宣傳范圍進行進一步拓寬,可以讓農民朋友直接對新技術進行觀察,認可由新產品得出的經濟效益,從而更為主動的參與并學習新技術的推廣工作。加快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同時對各種資源進行整理,將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打造得更加立體,從而讓農民群眾一對一交流技術專員和行業專家,幫助農民解決對學習和應用農業技術中出現的難題,將科技成果進行全面提高。最終推出大型技術示范推廣活動,并以配方施肥和作物高產為中心,對推廣區域進行巡回演講,進一步將農業技術的推廣效率提高[4]。
3.3 加大推廣人員的培訓力度和服務水平
鄉村地區和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別,為了將這一問題有效解決,需要讓農民群眾更加重視農業生產,基于基層角度,需要對農民朋友的真實需求真正了解,第一,應該將農民作為中心進行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利用多種渠道和多種方式的手段來將廣大農民群眾的素質水平提高。對于農民群眾的技術培訓相關政府和管理部門要足夠重視并及時進行加大力度處理,通過多媒體渠道傳授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使其成為應用技術的人并最終從中獲益。例如,在村委會聘請行業內的技術專家和教授進行以農業科技為中心的座談會,宣傳農業技術時利用網絡直播的手段,可以組建群聊,在線答疑廣大農民群眾在技術方面的問題,第二,對先進科學技術的示范管理,地方政府應該提高相應的重視程度,特別是長期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的農民,他們更愿意相信眼前的事務,如果能直接顯現先進的科技手段下的經濟效益,可以激發農民朋友的熱情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推廣工作中,做到相信科技并對科技進行實踐創新。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對示范經營效果的展示,經農業技術的宣傳和推廣工作的范圍擴大。
3.4 打造多種方式的投資融資體系
在以往的經驗中,政府部門是基層技術推廣工作的主要來源,較少的投資和融資渠道導致不理想的農業科技推廣效果,發生在部分環節的資金短缺和業務滯留的現象也十分嚴重,對此,應該在將來建立一套多渠道、多種方式的投資融資體系,使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保障,為此,地方政府應該最大程度的發揮自身的宣傳力和領頭作用,按照具體的目標區域情況進行對農業技術推廣投資額度增加,在進行優化投資比例時要將上一段的推廣效果進行綜合考量,根據此,適當調整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分布結構。第二,尋找對地方農業經濟發展需求相符合的投融資渠道同時,地方政府對農技推廣部門進行鼓勵使其對此更加重視并在實體經濟中投入更多,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具體需求進行思考和討論,把農業技術推廣和經營創收之間的關系處理的合理、科學。使基層民眾的誤解現象得以避免,推動工作進展,最終,在農業的技術推廣工作中獲取足夠的經費后,相關部門要對現階段的農業技術推廣情況認真分析,在重點領域中進行對技術的創新和突破,經費的使用效率得到保障。另外,相關政策制度要由相關政府持續推出,使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的效率更高,避免和減少外在阻力在其中的干擾作用。
3.5 優化農業產業管理體系
根據現有的農業產業出現的管理問題,優化農業產業管理體系成為解決問題的一把鑰匙,具體應該根據此技術的特點將前期的準備工作進行完善,如果出現作物受損的情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在技術推廣過程中沒有對當地的氣候、水源、天氣情況進行足夠的調查和統計,除此之外,還要分析當地政府的支持保障、經濟類型和各個地區從事農業的人員。在此基礎上,將農業技術管理框架構建完成,分別在前期、中期和后期成立技術引進、實踐操作及后期效益審核考評等機制,同時按照不同階段的不同內容將不同的工作內容進行布置,從而實現在推進農業技術的過程中分開權利和義務,利用制度規范使技術的實踐約束力得到加強,提供更多的經驗,確保在技術推進的后期工作中,更有利于其發展[5]。
3.6 大力宣傳政府政策,建立獎勵機制
為做好宣傳工作應做到深入農村,幫助農民對務工問題和務農問題出現的利弊進行有效分析,將科技致富闡述清楚并使其意識到科技興農的重要性。利用網絡的力量,對科技致富、創新致富的典型進行大力宣傳并發光發熱。使農民能夠逐漸接受新技術并自主的參與到新技術的實踐中來,除此之外,還要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對于部分農民特別是已經經過培訓得到相關證書和農民技術員的,將會有農業項目貸款或者承包土地流轉等方面的資源傾斜,也會獲得補助資金,對培訓、考核、聘用及待遇一體的政策進行應用和推廣,大大調動和激發了廣大農民學習的熱情和應用技術的積極性。
3.7 其他推廣策略
(1)創新農業技術推廣理念
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改變了農業生產建設模式,現如今的農業核心特征是市場化、自動化和規模化的,因此相關推廣工作也應該將傳統思想進行一定的轉變,符合現在的時代進程,與農業體系的發展特征和現狀進行結合,將推廣方案變得更加科學,更加重視地區農業生產的全部信息,將推廣策略進行有效轉變,重視市場的地位,更要注重整合資源,使其每一位都要靈活運用先進管理技術,產生資源和生產的良性互動。
(2)對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為解決匱乏的農業研究人才現象,可以通過高校對人才隊伍進行培養使其掌握基層農業新技術,對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與農業類高校進行溝通和聯系,應用產教聯動的模式,為培養專業的農業科學技術人才,同時,激發農村養殖戶的對新技術的應用熱情,以村、農業社區等作為基本單元,例如在村委會、文化站等地方建立新型推廣基地進行宣講活動。并與此同時優化管理考核制度,首先實現相應的崗位配有相應的人員,其次,將技術人員的考評工作加強,優化用人機制,最后,根據技術人員具體的工作狀況給予適當補助。
4 結論
綜上所述,鄉鎮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民在轉化農業技術成果的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為促進農業的現代化建設,農業推廣工作將成為重點,對此,明確鄉村振興戰略下推廣基層農業技術的意義及出現的問題,采取解決措施,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結構進行優化,創新和發展新型技術使其能夠加快農業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棟.農業技術推廣在基層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2(1):109-111.
[2] 何修竹,曾祥鋅.鄉村振興戰略下如何做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J].新農業,2022(2):66.
[3] 郭洪菊.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及創新措施研究[J].種子科技,2021,39(24):123-124.
[4] 趙云娜,張冬梅.淺析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