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玲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種植大國,農業種植面積的大小、種植水平的高低、平均畝產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我國綜合經濟水平。當前我國水稻種植水平世界領先,國際地位突出。懷寧縣水稻生產主要是單季雜交秈稻,產量較高,但生產成本較高,稻米品質一般,對此我們首先要調整水稻生產結構,通過提升水稻品質,發展高檔營養稻生產,打造水稻優質品牌,減少大規模水稻生產擴張,保證適度規模經營,在穩定水稻生產面積和產量的同時,提高水稻生產品質和經營效益,促進糧食生產實現六大轉變。近幾年懷寧縣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規模化經營逐步形成。
關鍵詞:懷寧縣;單季稻;配方肥校正試驗;總結
本次實驗地點在懷寧縣黃墩鎮,黃墩鎮水稻種植面積0.19萬hm2,主要種植單季雜交水稻。黃墩鎮位于安慶市北郊,懷寧縣中部,西與三橋鎮接壤,北與秀山鄉、公嶺鎮相鄰,東與石境鄉、洪鋪鎮毗鄰,南與清河鄉交界,距安慶市42km,距縣城高河20km,交通便利。從獨秀山南麓到三橋為一條黃土崗,當地俗稱黃泥墩,鎮以此而得名。1992年改鄉為鎮,2005年度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被授予“安徽省首屆文明鄉鎮”榮譽稱號,2010年被評為省“環境優美鄉鎮”。2011年被評為“安徽省優秀旅游鄉鎮”,2017年獲得“安徽省文明村鎮”,2017年6月被安徽省藍莓協會授予“安徽藍莓第一鎮”稱號。2018年,黃墩鎮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開展的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名單。
全鎮總面積57.3km2,現轄獨秀山、黃墩2個居委會和谷泉、高樓、蔣嶺、嶺北、良加、花山、團結、栗山、皖埠、桐元10個行政村。黃墩鎮屬低山丘陵地區,地形起伏大。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高程在50~200m,西北部高程在20~50m。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雪期短的特點。土質貧瘠,礦藏較豐富,東部低山區有重晶石、硅灰石、石灰石、大理石和石煤等,其中石灰石、大理石儲量較為豐富。皖埠水庫蓄水量為630萬m3。耕地以農田為主,主要分布在崗地丘陵區。淺山區以山地和林地為主,擁有水田面積1440hm2,山場面積249.67hm2。擁有國家級綜合農業開發項目的獨秀現代農業園區的核心區位。近些年,黃墩鎮開展農用地整理,以耕地保護為重點,實行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嚴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開墾,統籌推進低效林地草地園地整理、現有耕地提質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減少耕地碎片化,優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質量。整治區域內新增耕地面積原則上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積的5%。本單季稻配方肥校正試驗對水稻生長情況的分析,促進水稻種植發展,提高農業經濟收入。
1 試驗目的
為了對比配方施肥、控失肥、緩釋肥的增產效果,驗證并完善肥料配方,全面展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成果,通過校正試驗,為大面積推廣應用配方肥、控失肥、緩釋肥、有機無機復合肥提供依據。
2 試驗時間和地點
2021年4~10月,在黃墩鎮谷泉村祠堂組種植大戶劉海建承包田安排單季稻校正試驗,及新型肥料比較試驗。
3 材料和方法
3.1 供試土壤
土壤類型潴育型水稻土砂泥田,于試驗前取土化驗。
3.2 供試肥料
配方施肥用45%配方肥(18-12-15)(安徽司爾特),44%增效控失肥(18-8-18)(中鹽紅四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50%緩控釋肥(28-9-13)(青陽縣茂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46%尿素(市售)。有機無機復合肥(15%有機質,15-7-8)(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
3.3 供試作物
單季稻隆兩優534
3.4 田間設計與施肥
本試驗設5個處理:處理1-4面積不小于500m2,不施肥CK處理面積不小于30m2。各處理在同一塊田,分割成區,筑埂隔離,埂上覆膜,防滲漏,給處理管排水獨立,不設重復。
T1 配方肥處理,總施肥量25.95kg(N12.45kg,P2O56kg,K2O 7.5kg),基肥施45%配方肥40kg/667m2:(N7.2kg,P2O54.8kg,K2O 6kg)。追肥一:栽插后5~7d追施尿素7.5kg/667m2(N3.45kg)(+除草劑);追肥二:拔節后幼穗分化期追施配方肥10kg/667m2(N1.8kg,P2O51.2kg,K2O 1.5kg)。
T2 控失肥處理,總施肥量25kg(N 12kg,P2O54kg,K2O 9kg,)基肥:畝施44%控失肥50kg(N9kg,P2O54kg,K2O 9kg);追肥一:栽插后5~7d追施尿素6.5kg/667m2(N3kg)(+除草劑);
T 3 緩控釋肥處理,總施肥量25kg(N14kg,P2O54.5kg,K2O 6.5kg),(砂+除草劑)基肥:施50%緩釋肥50kg/667m2,
T4有機無機復合肥處理,總施肥量25.5kg(N12.75kg,P2O55.95kg,K2O 6.8kg),基肥60kg,追肥移栽后15~20d(+除草劑)追施25kg。
CK處理不施肥
3.5 田間管理
試驗田應選擇交通便利,土壤肥力水平中等的田塊;試驗應安排專人管理,除處理不同外,其余田間管理應一致;各處理單灌單排,不串水串肥。對于不施肥區,要注意灌排水問題,防止污染并使土壤水分狀況與其他處理保持一致。
基肥在旋耕前撒在土壤表面,結合平整耙地混合均勻,追肥按各處理施肥方案人工撒施。
水稻于2021年5月5日播種育秧,6月2日人工插秧,6月10日除草,7月5日防治螟蟲、葉瘟,7月28日烤田,8月10施穗肥,8月1日、8月20日防治螟蟲、紋枯病、稻曲病,8月25日齊穗,9月2日防治稻飛虱,10月21日收割。
4 試驗結果與分析
4.1 不同處理對作物生物學(經濟學)性狀的影響
從表1分析,4種肥料緩釋肥有效穗、成穗率最高,其次是控失肥,有機無機復混肥,配方肥。
從表2分析4種肥料,結實率以配方肥最高,其次是有機無機肥,控失肥與緩釋肥接近差異小;千粒重緩釋肥最低,配方肥、控失肥、有機無機肥接近差異小。理論產量緩釋肥最高,有機物肥與控失肥接近,配方肥最低,但與有機無機肥、控失肥產量差異不顯著。
4.2 不同處理對作物產量及產值的影響
從表四分析,有機無機復合肥比不施肥增產最高,其次是緩釋肥,控失肥,配方肥。配方肥產量最低但接近每畝650kg產量水平。
從表四分析,增收最多的是有機無機復合肥795.3元,其次是緩釋肥700.4元,控失肥648.6元,配方肥510.9元。產出投入比高的是有機無機復合肥和控失肥為3.9,緩釋肥為3.6,配方肥為3。
4.3 不同處理對節肥增效的影響
從表五分析,總施肥量配方施肥26kg/667m2(氮12.5kg、磷6kg、鉀7.5kg);有機無機肥比配方肥減少施肥0.4kg,主要是減少鉀肥0.7kg而氮肥增施0.3kg,增產125.5kg,緩釋肥比配方肥減少施肥0.5kg,主要是減少鉀肥1.0kg,磷肥減少1.5kg,而氮肥增施2.0kg,增產84.3kg;控失肥比配方肥減少施肥1.0kg,主要是氮肥減少1.0kg磷肥減少2.0kg,增加鉀肥1.5kg,增產53.8kg。
5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45%配方肥基肥40kg/667m2,栽插后5~7d追施分蘗肥尿素7.5kg/667m2,拔節后幼穗分化期(破口前15~20d)追施穗粒肥配方肥10kg,可以達到650kg產量。30%有機無機復合肥基肥60kg/667m2,追肥移栽后15~20d追施25kg/667m2,50%緩釋肥基肥一次施50kg,44%控失肥50kg/667m2,追肥栽插后5~7d追施尿素6.5kg/667m2,產量水均超過配方施肥,達到減肥增效的目的。四種肥料均可在全縣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榮先.推廣配方施肥提高經濟效益[J].化肥工業,1986(3):54-57.
[2] 蔡良.水稻配方施肥研究綜述[J].化肥工業,1988(4):55-57.
[3] 江瀑.淺談鉀肥的合理使用[J].商業科技,1988(10):32-33.
[4] 王穎明.早稻因土配施化肥試驗示范總結[J].化肥工業,1983(2):41-45,54.
[5] 殷.高效液體復合肥料批量生產[J].小氮肥設計技術,198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