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春





摘要:針對青海高海拔地區果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品種缺乏問題和市場需求,引進新品種獼猴桃,對其開展各項相關的生物學特征以及適應性進行研究,成功培育、篩選出適宜本地區栽植的新品種獼猴桃“海沃德”和“徐香”,豐富了青海西寧地區果品種類。
關鍵詞:高海拔地區;引進;篩選;獼猴桃
獼猴桃是一種落葉藤本果樹,屬于獼猴桃科獼猴桃屬,俗稱中華獼猴桃、陽桃、楊桃、羊桃、木子、毛木果、奇異果等,在我國廣泛分布,經濟價值較高,營養豐富,維C含量較高,一顆就能提供一個成年人一天維C的需求,被譽為維C之王,鉀及微量元素含量也較高,是當今國內外公認的最佳營養保健水果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們對水果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對綠色、新鮮、無公害、無污染、高品質的水果品類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具有較大的市場效應及潛力。
當前已有獼猴桃品種引進及生物學特性比較的相關報道。本文針對青海果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品種缺乏、栽培技術低等問題和市場需求,引進新品種獼猴桃,對其開展各項相關的生物學特征以及適應性進行研究,成功培育、篩選出適宜本地區栽植的新品種獼猴桃“海沃德”和“徐香”,豐富了青海西寧地區果品種類。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基地位于湟中縣多巴鎮韋家莊村高原爽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溫棚內,該地區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溫2.9℃,年降水量450~600mm,平均海拔2260m,土壤肥力中等。
1.2 試驗材料
2020年5月先后從陜西引進海沃德、紅陽、軟棗、徐香等獼猴桃品種4個,植株為2~3年生苗木,雌雄樹比例為8:1,株行距3m*4m,試驗地栽培管理水平一致。
1.3 獼猴桃調查
1.3.1 獼猴桃物候期調查
以引種的4個獼猴桃品種為調查對象,連續調查2年(2020-2021年)的全年物候期。連續觀測并記載各植株物候期,主要調查獼猴桃的萌芽期、展葉期、盛花期、果實成熟期、落葉期。
1.3.2 獼猴桃生長特性調查
參照《獼猴桃種質資源描述規范》(NY/T 2933-2016)的方法記載獼猴桃的萌芽率、果枝率及花的特性。在潰瘍病發生嚴重時(春季3月初至4月中旬)調查獼猴桃品種田間抗病程度。
挑選大小均、無病蟲害、成熟度相對一致的果實,進行單果質量和果形指數測定,并記錄果肉顏色、風味、香氣。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獼猴桃品種物候期的分析比較
從表1可知,供試品種的萌芽期均在二月份,相差1~3d,其中“軟棗”較晚,“紅陽”較早,“海沃德”和“徐香”萌芽期一致;不同獼猴桃品種展葉期均在二月底,相差1~4d,其中“紅陽”最早,“軟棗”最晚;盛花期均在4月初,各品種相差2~7d,其中“紅陽”最早,“徐香”最晚;果實成熟期均在8月份,各品種相差2~5d,其中“紅陽”最早,“徐香”最晚;落葉期均在10月底,之后進行休眠期。
2.2 不同獼猴桃品種生長特性
由表2可知,四個品種中成活率最高的是“徐香”,為78.4%,其次是“海沃德”,為73.5%,“紅陽”和“軟棗”成活率較低;萌芽率最高的為“徐香”,達76.1%,其次是“海沃德”75.3%,最低的是“紅陽”,只有67.3%;果枝率最高的是“徐香”,達89.3%,其次是“紅陽”、“海沃德”和“軟棗”,分別為84.3%、83.1%和80.5%;每果枝平均花數超過20的是“軟棗”和“徐香”,分別為21.2和20.3,其次是“海沃德”和“紅陽”,分別為16.4和12.5;開花節位大多在2~8節。
2.3 不同獼猴桃品種果實性狀
由表3可知,四個品種果形相似的為“紅陽”和“徐香”均為圓柱形,“海沃德”為長圓柱形,“軟棗”為圓球形或柱狀長圓形;單果重則差別較大,其中“海沃德”最重,質量為113.2g,其次為“紅陽”、“徐香”,分別為103.1g、84.3g,“軟棗”最小,只有24.6g;果皮顏色、果肉質地和髓射線狀態等均各有特點;果實風味、香氣是評價獼猴桃品質的兩個重要指標,四個品種中除“徐香”為甜酸型口感,其余都為酸甜型口感,且均香氣濃郁。
2.4 不同獼猴桃品種適應性和抗逆性表現
由表4可知,引進的品種中“海沃德”和“徐香”生長勢較旺,“紅陽”和“軟棗”能正常生長;從抗逆性上看,“海沃德”和“徐香”耐低溫、干旱和水澇,而“紅陽”和“軟棗”在輕微逆境中均表現生長不良;從抗病蟲害表現中可知,除“徐香”抗病蟲外,其他均表現一般。
(2)抗逆性表現:這里主要指獼猴桃在栽培過程中受到干旱、低溫、日灼、水澇等逆境中的生長表現。A(生長正常);B(逆境中,生長有影響);C(逆境中生長,植株出現不良癥狀)。
(3)抗病蟲害表現:主要指葉斑病、潰瘍病以及食心蟲對獼猴桃的影響:A(表明病蟲害較少,苗木能正常生長);B(病蟲害一般,苗木能正常生長);C(病蟲害較多,苗木不能正常生長)。
3 結論
對新引進的四個品種從“物候期”、“生長特性”、“果實性狀”和“適應性”等方面試驗觀察,可以看出,這四個品種在物候期的表現差異不是很明顯;從四個品種的果實性狀來看,果實品質均比較受歡迎,可以應用于生產推廣應用;從生長特性和適應性來看,“海沃德”和“徐陽”兩個品種表現較好,成活率相對較高且有較強的適應性。因此該項目將篩選“海沃德”和“徐陽”兩個綜合性狀表現較好且適宜在本地區種植的品種進行生產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方炳南,朱賢喜.獼猴桃新品種引進及其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03,32(5):65-66.
[2] 劉珠琴,鄭金土,樊樹雷.獼猴桃新品種引進及篩選[J].浙江柑橘,2017,34(2):38-41.
[3] 仲偉敏,黃亞欣,唐冬梅,等.黔中地區二十個獼猴桃品種引種適應性比較[J].北方園藝,2021(8):29-37.
[4] 金方倫,黎明,韓成敏,等.五個獼猴桃新品種的引進篩選研究[J].北方園藝,2011(4):12-16.
[5] 仲偉敏,齊勇,唐冬梅,等.野生獼猴桃實生后代株系對潰瘍病的抗性及果實品質[J].貴州農業科學,2020,48(1):92-98.
[6] 黃宏文.獼猴桃屬分類資源馴化栽培[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7] 龍友華,張承,吳小毛,等.10個獼猴桃品種在貴州主產區的引種表現[J].貴州農業科學,2015,43(7):5-8.
[8] 韓振成,張輝,李葦潔,等.六個獼猴桃品種在六盤水市的品比試驗[J].北方園藝,2017(12):15-20.
[9] 胡世榮.獼猴桃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10] 葛罘蓮,劉科鵬,曲雪艷,等.不同類型獼猴桃果實發育過程中糖、酸和Ve含量的動態變化D].農業科學與技術(英文版),2013,14(12):1772-1774.
[11] 孫德祥,何尚仁.多元分析方法及其應用[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
[12] 施春暉,王曉慶,駱軍,等.上海地區15個獼猴桃品種引種適應性比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14,32(3):1-6.
[13] 錢亞明,趙密珍,于紅梅,等.5個獼猴桃品種在江蘇地區的引種表現[J].江蘇農業科學,2017,4(22):143-145.
[14] 王濤,張計育,王剛,等.4個獼猴桃品種在南京地區引種栽培表現[J].中國南方果樹,2018,47(2):130-132.
[15] 龐一波,潘仙鵬,劉守平,等.臺州地區獼猴桃不同品種的果實品質表現[J].江蘇農業科學,2019,47(12):169-172.
[16] 李秀娟,牛娜,張永平,等.漢中獼猴桃不同品種生物學特性觀察[J].西北園藝,2018(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