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清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教育領域的進步,教育界和社會大眾普遍對于學生行為規范和心理健康的養成教育都引起了重視,中職特殊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與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中職教師來說是成為了一項重要課題,它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及品質意志都極其關鍵。在對中職特殊學生的行為規范與心理健康養成教育過程中,活動育人體現出明顯的效果,將教育與各類活動相結合,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心態,從而促進中職特殊學生良好行為規范和心理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中職德育;行為規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一、中職特殊學生行為規范與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中職學校學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由于入學基礎一般而父母期望值偏高,文化素質較低而學業難度較大,專業技術水平一般而社會就業錄用技術要求門檻較高,所以他們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以及成長、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行為偏差問題,不良習慣和癥狀繼續保持在他們身上的概率也較高,這些狀況都會影響他們的正常成長成才。
二、中職特殊學生的養成教育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
中職特殊學生往往在心理上不思進取,渾渾噩噩,需要教師通過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為他們指點迷津,使得他們撥云見日。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防止片面放大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應當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喚醒自身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遏制內心深處的負面能量集聚,讓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學習與生活。
(二)正確運用激勵措施,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教師應當充分運用好激勵措施,積極肯定和贊美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并且關注他們的進步和其他變化,應當用榮譽和特殊成就表揚等方式來讓特殊學生走出被冷眼旁觀的消極心理誤區,并通過集體表彰、物質獎勵、精神鼓勵和額外認可等激勵措施,培養學生的成就感,發動自身內驅力的作用,鼓勵他們積極投身技能學習當中。
(三)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心態和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當選用合適的心理健康教學方法,并運用因材施教法的精髓,讓學生能夠自己感悟到自身的優勢,并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耐力與堅持不懈的信念,讓他們學會一些終身受用的品質并堅持下去。
三、中職特殊學生行為規范和心理健康養成教育的途徑
養成教育是一個在行動中潛移默化的長期而反復的過程,經過實際的教育實踐證明,“活動育人”是比較有效的途徑?;顒又饕讣w活動,具體形式可以表現為學校活動、社團活動、班級活動以及社區活動等。下面就筆者在對中職特殊學生的養成教育研究中實踐過的幾種集體活動展開探討。
(一)學校活動對中職特殊學生的養成教育
學校每年可以定期在特定的日子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大型集體活動,例如一年一度的運動會,青年節的“五四紅歌大合唱比賽”,下半年可以舉行“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比賽”等等。在班級的集體備賽過程中,學生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激昂的紅歌振奮了學生的上進心,經典而具有激勵意義的文字滋養了學生的內心。有些學校把以上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學生的才華一一展現,甚至充滿了節日的歡樂。
(二)社團活動對中職特殊學生的養成教育
社團活動在有些學校里叫做“第二課堂”,筆者認為這兩者是可以相通的,是在日常課堂之外,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特點而開設的課堂。相對于普通中學,中職學生更多的是片面發展的學生,他們也有自己擅長的一面。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遇到了更多跟自己有著共同愛好的同齡人,在相對寬松的環境,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學生表現出不一樣的活力,眼睛里都是有光的,臉上都是洋溢著笑容的。有些學生做到極致,在省級市級的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大大提升了自信。
(三)班級活動對中職特殊學生的養成教育
班級活動是班主任最經常開展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團隊建設小游戲,可以是一次美食分享大會,也可以是一場球賽。團建游戲有傳統的也有創新的,例如“迎面托球跑”、“大家樂套圈”、“同心擊鼓”、“長城永不倒”等等。有些學生也許行為習慣不是很好,但是在這些班級活動中卻正好是積極分子,組織活動是一把好手,獲得大家的贊揚,內心有了動力,逐漸提高對自己的要求,行為習慣慢慢有了變化。即使只是參與,歡聲笑語對于那部分特殊學生來說,無疑也是一劑良藥。
(四)社區活動對中職特殊學生的養成教育
職業教育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學生要更多的結束企業和社會。服務社區,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學生可以應用自己的專業技能,還能體會到自己作為一名學生、一名公民對于社會有什么貢獻。學校至少每學期開展一次社區活動,情況允許還可以多次。老師帶領部分學生為社區開展服務,如果是居住在該社區的學生更好。電子類專業的學生可以為居民修理電器,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可以美化社區,例如墻繪或者美化沙井蓋、為社區設計一些標志,志愿者們可以探望社區的老人,甚至是最直接的給社區來一次大清潔。參加活動的學生常常會到受居民豎起大拇指的贊揚,居住在該社區的學生更加是被鄰居們奔走相告紛紛贊嘆,他們的家長也為之驕傲。
四、結語
在中職特殊學生行為規范和心理健康養成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指點作用功不可沒。在各類活動中,教師綜合運用喚醒、激勵、因材施教等重要方法,幫助學生找回愉悅感、成就感以及被關注和被認可的感覺,并將德育、行為規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提升學生的內驅力,從而更好地提升養成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兩寧.對中職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思考[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80-81.
[2]李小平.中職學校課堂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探究[J].商情,2013(20):130-130.
[3]賀暢.淺談運動訓練專業中職學生行為規范養成[J].亞太教育,2019(5):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