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要:隨著科學發展的迅速,現在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成為信息時代的一大核心。以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創造人類更多拓展性的必要工具,在小學教育階段也開始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原來傳統的教學方式被淘汰,促進新的教育方法快速前進,也為教育方法的改革提供了豐富準確的參考資料。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數學是必不可少又難度較高的學科,通過把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結合,來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也有助于學生的吸收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 整合 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難免會覺得吃力,理解知識也不夠透徹,傳統的教學方式也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師應該清楚教學時遇到的情況并與當下的形勢相結合,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將信息技術與小學的數學教學相整合。由于信息化的多樣性,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相結合時也要學會篩選跟教材中有關的資料,改變以往固定的傳統教學方式,要想讓學生能夠對學習產生主動學習喜歡學習的興趣就必須使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本文就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優點和應用兩者進行整合的策略之道展開討論。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優點
將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要講究整體的協調性和滲透性,要使各自的優點都發揮到極致。使信息技術能完美的融合進數學教學當中,成為實施新教學方式的有力推動工具,更好的達到教育預期的效果。首先,兩者之間的整合可以充分的使小學生學習的知識范圍得到拓展。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都是老師作為教育的核心主體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一般在課下自己反復去理解和應用學過的知識,但是數學這一學科的難度大理解起來復雜,有的文字概念也比較抽象不太容易讓小學生理解,又學生的年齡尚小,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嚴重不足,部分教師意識不到這些問題,在課堂上仍然采用固有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講學生聽,這就使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信息化的完美融入能夠使學生最大化的去理解到知識的內容。在教學中使用多樣化的信息技術,并結合課本上的內容,讓學生從多個方面掌握較難的數學知識。其次,利用信息技術的多樣性還可以使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方便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同時在教學時還可以多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知識內容更生動的展示出來,改變學生聽課時的狀態,以多媒體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可以在輕松的解決問題時產生成就感,有助于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面對較難的數學問題時也不會有退縮心理,可以積極面對并很好的解決。
二、應用小學數學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策略
在兩者的整合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發生轉變,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把主體和課堂還給學生。教師的主要作用不再是進行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十分的清楚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按照教學的要求找出信息化數學教學的最佳切入點,使學生能自然的接受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
2.1營造教學課堂的氛圍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育時,可以發現學生年齡尚小,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不是很強,對難度較大的知識理解能力有限,而課本上的有些概念還抽象。所以教師應明白這一不足,將新知識利用信息技術更生動有趣的講解,來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從而實現教學預期的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冀教版的三年級下冊的《年、月、日》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展示一些節日的相關資料,通過有趣的視頻資料來讓學生了解到年月日的表達方式,利用節日不同地區有趣的活動來吸引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學生不但能對重要的知識進行掌握,還可以在課堂上精神不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可以放松學生的身心,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不再像以前一樣沉悶死板。從而使學生內心里接受喜歡愿意探索數學這一學科。改變以往數學教學中枯燥無味的現象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
2.2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渴望
由于信息技術的多樣化,教師可以將數學的知識進行適當的拓展到課外,把課外的知識與課內的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可以有效的進行理解分析和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同學在互聯網上搜集相關的數學學習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探討和深層理解。比如教師在進行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的小學數學中的《圖形的運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去網上搜集軸對稱圖形,并對搜索結果進行整理,并且試著分析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和在日常生活中軸對稱圖形的應用。并通過物體的運動來了解到圖形運動的規律且分小組對此展開討論,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主觀察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他們可以把理論知識對應到實際當中,理解數學的核心內容。
2.3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有效結合,可以使小學數學更貼近生活更方便學生學習和理解,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思考數學問題當中,這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組織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育。例如,教師在進行冀教版的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把課本上的內容教學完畢,確認學生還可以接受知識時,可以適當擴展下讓學生了解到更多,了解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相結合。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便利為學生創造環境,學生可以觀看影片資料來充分地感受面積的大小。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地圖,讓同學觀察哪一省的面積最大,哪一省的面積最小,判斷的依據又是什么。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然后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并得出正確的答案,其中教師也要注意適當的引導。這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動腦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多聽取小組成員的意見,在思考問題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并能讓學生更牢固的掌握著所學知識,日后可以更熟練的加以運用。
結束語
綜上文所述,隨著新時代的快速發展和新課改政策的提出,現在的教育事業開始擺脫固定的教學方式,更注重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一方面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年齡的問題,學生接受能力不強思考能力也不強,不能仍然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成為當下的主流教學方式。教師必須正確的認識和使用信息技術,并能合理的讓信息技術的優勢合理的運用到知識內容的呈現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良好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同時,教師也不能完全的依靠多媒體技術帶來的便利,教師也要適當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時所遇見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宋洪格. 論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策略[J]. 考試周刊,2021(54).
[2]嚴慧萍. 小學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策略研究[J]. 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