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宏
摘要:成本是企業產品生產的重要指標,成本也是獲得利益的必要付出。尤其是對一些中小企業來說,成本控制尤為重要,必須努力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市場競爭力。本文研究了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和不足,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進措施和策略,以希讓讀者對中小企業成本費用控制存在的問題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企業成本;費用;控制;對策
一、中小企業成本費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成本費用控制觀念較為落后,控制環境基礎薄弱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成本費用控制模式主要體現為家族模式管理,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識主要表現在無法恰當的迎合市場需要,在成本費用控制方面存在著職責不分,越權行事和缺乏有效地財務監督。中小企業的管理者一般素質不高,企業領導者管理觀念落后,對新的成本費用控制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了解,缺乏新的財務管理觀念,對于成本費用控制的理解只停留在事后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方面,忽視了對于企業而言更為關鍵的設計開發階段和生產階段過程中的成本費用控制,以及忽略了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班組甚至個體員工的作用,企業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識滯后加之整個企業的控制環境薄弱使成本控制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這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二)成本費用核算、預算管理不到位
中小企業的產品一般數量不多,生產工藝并不復雜,所以大多數中小企業在成本核算方面并沒有指派專人完成,一般由財務人員代為核算,這樣的體制導致了成本費用并沒有按照產品設計要求、零部件工藝流程的成本形成核算,也不是至上而下的填報匯總,而是按產品成本切成工時、材料消耗、管理費用等大塊分攤,這導致了中小企業成本費用核算出現了眾多問題,責任不清,內部控制難以執行到位。同時,中小企業普遍對于預算不夠重視,其編制缺乏科學性,大多流于形式。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標準,導致制造費用的分配不夠合理。這使得公司的預算沒有對成本性態進行分析,內部管理水平不高導致了投資效益低下。中小企業預算編制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企業產品定價不準,成本費用控制不嚴,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其市場競爭。
(三)成本費用控制的執行與監督、檢查、考核體制不健全
成本費用控制體系和組織機構以及制度基礎的不健全,使得沒有足夠的完善有效的制度來明確相關人員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導致員工執行無據,監督無力,也沒有嚴格的激勵考核制度,員工執行起來沒后勁。如財務監控方面,財務部門常在生產經營中處于被動地位,預算方面還是受制于該企業的銷售龍頭所作的決定性意見,及技術部門的設計、開發大項目投入為主要意見,未能按照公司全局良性發展提供良好的建議,還只是保持在事后稽核、分析狀態,不合理費用的發生未能進行很好的事前預算和事中控制。物資采購方面沒有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和供應商的選擇和決策審批制度,導致物資采購的混亂造成物資的積壓和浪費,以及所購買的物資質量低劣和價錢昂貴的問題,甚至出現采購人員拿供應商回扣的腐敗現象。
二、中小企業成本費用控制存在問題的成因
隨著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小企業逐漸認識到成本費用控制對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性,但在成本控制過程中傳統的成本管理過分依賴現有的成本會計系統,缺乏對人、財、物全面性的管理與控制,不能滿足企業實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一)單純節約人工成本,缺乏激勵約束機制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局限性,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這類企業往往認為成本管理與控制是財務人員或者管理人員的專利,沒有意識到企業職工對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特別是東南沿海城市中小企業,大多通過節約人工成本來降低成本,極力壓低員工工資,縮減對職工的技能培訓費用,同時各項勞動保障投入也非常少。這導致了中小企業只在勞動力資源方面有數量優勢而非質量優勢,企業只是單純地節約人工成本,缺乏戰略目光,沒有合適的激勵約束機制,中小企業很難留住高端人才,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重視事后控制,忽視成本的事中控制
成本管理的范疇過窄,即成本控制就是計算實際成本支出,或者簡單的與計劃指標進行對比,這種僅僅根據成本計算的結果而做的事后控制活動往往成效有限。對于過去已經發生的成本費用無法控制,頂多影響下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不能有效地降低當期的成本費用,這與成本控制的事中控制理念是背道而馳的。只有做好成本的事中控制才能保證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時性、全面性和準確性,直接影響企業當期成本費用控制進而更好地預測未來成本費用規模。
三、優化中小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的對策
(一)拓寬成本費用管理范圍
中小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其成本費用管理就必須關注于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管理。這意味著中小企業管理的對象不僅僅包括產品的生產成本,還包括信息成本、技術成本等,以及事后的售后維修費用。當前,在數字信息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非實體商品也占有重要位置。中小企業的成本費用管理也應包括非實體化產品的信息成本、人力資源成本費用等。中小企業只有通過科學的手段對全過程成本費用進行嚴謹的控制,以此來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
中小企業要有長遠的發展必須要走技術創新之路。只有技術創新才能保證企業有過硬的產品,才能占有市場。但是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對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眾所周知,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的難題。中小企業只有積極攻克融資難的瓶頸,保證資金的投入才有可能從技術創新中獲取更大的效益,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專家認為產品的成本,六成到八成在產品設計階段已經確定,中小企業要做好市場調研,培養成本控制的意識,重視產品的創新研發設計,這會決定產品的質量和成本消耗水平,進而影響產品最終的技術經濟效果。市場競爭要求企業在開發新產品進行技術創新時不僅要考慮其市場可行性、技術可行性,更要注重經濟可行性。
參考文獻:
[1]李俐,栗楹川,邊寶祥.從全成本角度看產品設計成本[J].中國總會計師,2019(09).
[2]俞國華.新時期我國企業加強財務成本控制與管理研究[J].企業研究,2018(06).
[3]蘇昀.我國糧食加工企業成本管理問題與對策探析[J].會計師,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