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戌?沈麗娟
摘要:目前初中階段的語文新教科書,也已達到對初中生三個年級的全部涵蓋。而新刊教科書也發現了不少看點,名著閱讀便是其中一種。名著閱讀強調以整本書讀的理念進行課堂指導。所以,語文教學時要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名著整部書閱讀水平的有效路徑和方式。而微寫作就是提升學生名著整部書閱讀水平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結合名著整部書的閱讀與教學實踐,探討以微寫作促進名著整本書閱讀這一問題。
關鍵詞:微寫作;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初中語文課程如何實現學生要廣泛閱讀這一目標呢?每一部語文課本都設定了對名著整本書解讀這一板塊。怎樣增加整部書閱讀課堂的效益,微寫作無疑是閱讀的雙生兄弟,閱讀可促寫作,反過來寫更能促讀。教師也可以運用寫這一法寶,以寫來促讀。但由于學生的學習時間與精力有限,無法按照平常作文的量來要求學生完成。因此,微寫作就是最合適的形式。微作文是指一種篇幅簡短、內容集中、形式自由,能夠快速反映日常生活的作文形式。微作文的優點是篇幅簡短,通常在二百字以下,但內容較集中,可記事、描寫,亦可議論、抒情。微作文已成為文學名著整本書閱讀的最佳助手。
一、初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遭遇的困境
1、浮躁的閱讀環境讓名著閱讀陷入了“假對話”的困境
現代的閱讀理論則認為,閱讀教學就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但在教學過程中名著的整本書閱讀,生本之間的對話效果差強人意[1]。一本大部頭名著的閱讀因學生的課業壓力大、精力有限等困難,整個閱讀會在走馬觀花式或假讀中草草結束,基本談不上與文本的對話。再加上現在中考名著的考察方式,學生看看故事梗概、背背教師總結的重點知識就可以搞定考試,所以,名著整本書閱讀根本不能實現真正的生本對話。
2、時間與空間的隔膜,讓學生對名著失去對話的信心
經典作品一般都是在經歷了時光的洗滌和積淀之后被保存下來的,特別是閃爍著人們的思想光芒的經典作品。然而在語言和歷史的演變中,也有些經典作品和學生會有時間的分隔,使學生在讀書過程中產生了畏難情緒。例如七年級初一入校,學生們第一需要讀的便是《朝花夕拾》《西游記》。在讀魯迅的作品《朝花夕拾》時,許多學生就已被第一本《狗貓鼠》打倒;在讀《西游記》時,里邊的許多情節都已經耳熟能詳了,而拿到這么大部頭的原著,學生就已把那古白話給嚇退,也因而沒有了對名著讀書的興致。所以,在讀書中破除了時間的隔膜,使學習者們在讀名書中更有信心和文字的對話也尤為重要。
3、教師名著導讀課的“越界”鉗制學生,激發不起學生的對話興趣
現階段的導讀課程,在讀書前老師會比較全面地講述整部書的發展概況,用專家或權威性的書評將整本書捧上了神壇的地位,學生則被圈困在教師所介紹的權威的光環下面,在整體讀書過程中,被教師的導學方式當成真理的化身,從而喪失了與讀書對話的平等條件。學生在讀書中,會產生我怎么讀不出來這種好書中人物的這些品格,我為什么品析不出來的疑問。因為學生們缺乏與讀書主體的平等地位,會在挫敗中缺乏和名著讀者交談的興趣。
二、以微寫作促進名著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策略
1、以微寫作,激發學生名著整本書閱讀的興趣
激發和培養讀書興趣,是語文的重要部分。名著整本書讀物常常是那些大部頭文學作品如《水滸傳》、《西游記》等,因此學習者必須有讀書的興趣,來支撐持久讀書的力量[2]。興趣是名著整部書讀者的指引方向,而微寫作也可以成為激勵學生對名著整部書讀者興趣的方式。那么,怎樣以微作文激勵小學生讀完整書本的興趣呢?這時就可以運用在微型作文中的寫、仿寫、擴寫、小傳等形式,引導學生以寫促讀。寫要以讀為基礎,讀要用寫去深化。要以小傳來啟發學生讀書的興致。
如七年級下冊《駱駝祥子》名著閱讀中增加一個專題探究欄目,語文課可以把微寫作與名著整本書閱讀中專題探究結合起來。如專題探究一:給祥子寫小傳。小傳突出小字即用微寫作的寫人物小傳。學生閱讀完名著《駱駝祥子》為了梳理本篇小說的情節,更加深入了解原著,語文課可以組織學生寫《駱駝祥子小傳》。小傳,以青春好強、富有人生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劇人生經過為主要內容。要求學生以二百字以內的微作文,進行《駱駝祥子小傳》的書寫。以小傳的寫去深化名著整本書的讀。
2、以微寫作,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名著
名著整本書閱讀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出名著的價值。這時,微寫作成為深入挖掘的好幫手[3]。如對九年級上冊名著《水滸傳》整本書閱讀,筆者為了讓學生更為深入了解作品的主題,結合課本專題探究二:為《水滸傳》人物立傳,讓學生用微寫作的形式為《水滸傳》主要角色立傳。如為宋江、林沖、李逵、吳用、魯智深、武松、楊志等立傳,通過《水滸傳》人物小傳,讓學生把握這一水滸人物的遭遇、個性特征等,進而深入了解《水滸傳》的主題。如學生在寫《武松小傳》時,就把武松景陽岡山打虎、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落草二龍山等上梁山前的主要情節寫出來,這些最終把武松逼上梁山。這也反映出《水滸傳》中官逼民反的主題思想。
3、以微寫作,增加名著整本書閱讀的效果
整本書閱讀對學生來說是挑戰,微寫作是增強學生閱讀效果的途徑之一。如運用續寫、擴寫、仿寫、改寫等微寫作,來提高學生名著整本書閱讀效率。如筆者組織學生對《西游記》進行續寫,以微寫作的形式,用200左右字續寫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所遭遇的一難。學生先為續寫的取經路上這一難擬一個章回回目。如學習了原著的第二十七回回目: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以人物主要情節來擬回目的方法。續寫一難中師徒四人的性格特點符合原著內容。
結束語
利用微寫作來激發讀書樂趣、推動深度讀書,是提高當前學生讀書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針對語文教材的名著整本書閱讀,積極嘗試以小傳、續寫、仿寫、改寫、擴寫等微寫作,來促進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名著閱讀,以微寫作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促進語文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溫儒敏“. 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使用的幾點建議[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14).
[3]文輝.對課堂微寫作的一點“微探”[J].學苑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