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立偉
摘要:高中生的數學成績與其創新能力息息相關,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創新能力高低會影響其數學邏輯,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同樣的題型應該有更多維度的考量,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此類方法的引導,才能讓學生逐步學會在數學課堂中提升自己的邏輯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教學;創新能力
引言: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在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等各方面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就要求學校要把各項功能內容都要落實到實處,讓教師、學生都能在其中受益,也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善于創新,培養學生的探索與創新精神,讓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創新型教學在課堂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取代。但是就目前而言,高中數學課堂實踐成效與新課標的目標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問題主要集中于教學方法運用的單一性與滯后性。由于受到高中數學學科特點的影響,數學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更加強調思維的嚴密性與嚴謹性,導致課堂教學嚴肅性有余而趣味性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此外,在現行高考機制大環境之下,師生面臨激烈的高考競爭,教學難度大,時間緊迫,高中數學課堂被大量的解題技巧所充斥,教法相對單一。雖然強化訓練對于鞏固數學知識、豐富解題經驗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欠缺對于數學概念與定理的形象描述的基礎上,單純的依靠解題認知數學知識,大有本末倒置的意味,難以達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目的。上述問題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陷入困境,師生深陷低效泥潭無法自拔?;诖?,加快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創新步伐,推動課堂教學由概念型向應用型轉變尤為必要。
二、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注重培養創新能力
在高中教學階段,科學合理的授課模式建立在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基于剛剛步入成人的學生群體,其自身抗壓能力較弱,內心較為敏感的特點,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創新型人才教學的重要前提,這就需要老師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主動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講解。比如說講到人教版《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一課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及討論時間,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對于推理方式的看法,對涉及的問題要耐心細致的解答,引導培養學生敢于表達敢于思考,為接下來的授課內容奠定基礎,借助良性的互動密切師生的友誼,推動創新性人才建設。
(二)引導合作學習,突出學習的協同性
教師在設計創新型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不同,使每個學生在小組配合時都能發揮作用。合作學習既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新課改形勢下創新型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在面對復雜的問題時,一個人的力量可能會變得微不足道,但小組合作會使力量變大、變強,每一個小組成員相互信任、團結協作,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比如在人教版本高一《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分成4各小組,每一個小組8人進行畫有關
的圖形,每一個小組成員分別代入簡單不同的數字,畫出不同的圖形,并根據完成的圖形進行觀察,看看會發現哪些規律,最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之后,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分享自己小組所發現的規律,有的小組說:"老師,通過畫圖,我們總結出當
時,開口向上;當
時,開口向下,"當學生分享完畢之后,教師進行補充,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開口向上的拋物線,讓學生們觀察它的頂點、拋物線、對稱軸在什么位置,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發現二次函數的性質,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在做這一類題的時候,更得心應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積極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的創造思維就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思想活動,其中包含獨立性、批判精神,還有個性化的特點,通常被稱為"突破常規"。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應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多加贊揚和引導,幫助學生更清晰觀察事物規律,并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解決新的問題。
首先,培養高中學生數學創新思維。想象也是創新思維的來源,高中數學承擔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同時也需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并從想象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教學方式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同時也需要為學生的想象提供素材和情境,并且,引導學生使用類比和歸納等方法展開想象。其次,培養高中學生的發散思維。通常而言,創新能力與發散思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發散思維也有與創新能力相匹配的特性,需要學生從不同素材中尋求多樣的答案。教師應該盡可能使用發散思維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創新能力,比如"一題多變"等題目都是幫助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途徑。最后,從誘發創造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人的靈感往往可以激發創新能力。而靈感也是在長期訓練中的一種突破、一種頓悟,也是人在思維直覺上的飛躍。高中課堂中,學生會產生很多不合常理的回答以及別出心裁的想法,教師應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不斷激發學生進行自我創造,此時,學生就可以在越過常規推理之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新的突破口。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當重視改善自身的教學理念,重視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重視開展課堂交流環節,與此同時,還要重視創新教學評價方式。通過這樣全方位的教學方法創新,創設出更為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讓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于洪凡.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01):13.
[2]趙海波.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C].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