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坤
摘 要:德育教育對人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成長,更具有深遠影響,在構建和諧學校、實現教學相長中扮演著不可替代作用。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學角度出發闡述了家校聯合德育一體化模式應具備的原則和要素以及當前家校聯合德育一體化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實施一體化策略等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及方法。
關鍵字:家校聯合 德育一體化 教學模式
引言
開展德育工作不僅可以對初中生人格的形成和未來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因此中學目前都十分重視德育工作。通過德育一體化的模式,可以使德育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也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然而,目前的德育教育活動通常都在學校進行,家庭卻很少參與。這樣只靠學校單方面的德育教育不足以完成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因此應該進行家校合力,構建家校聯合德育一體化模式。
一、德育一體化的概念
德育一體化是針對九年義務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碎片化的情況而提出的教育理念。他的工作目標總共包含三個方面。首先是要指導學生在不斷實踐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過程主要是讓初中生德行與言行相統一。通過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促進文化課教學和德育課教學的統一。其次是在提高德育教育趣味性的同時,提高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當然這些德育教育需要制定一個總的目標,在教育過程中不要偏離目標。最后,德育教育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提高中學生素質教育水平,促進德育教育工作不斷進步,完成德育教育任務目標。
二、初中當前家校聯合德育一體化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德育教育采用灌輸式教學手段
我國早就呼吁教育工作者開展德育教育。然而到如今為止,德育教育依然收效甚微。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德育教育依然循規蹈矩地遵守傳統教育模式。學生的教育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手段。上課時教師往往生搬硬套只傳授知識而不注重趣味性,也不注重學生們的反饋。這樣自然無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成果。教師在上課時總是試圖反復強調德育內容,直接灌輸給學生。容易引起學生們對這門課的反感,同時覺得德育學習枯燥無味,認為德育教育課堂沒有必要,不能引起學生們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進行德育教育時,課堂內容和教學方法都不夠豐富有趣。教師經常照本宣科地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宣傳,并沒有讓學生們通過實踐,通過互動等方式真正地了解什么是德育,自然也不能從中獲得感悟,德育教育也就收效甚微了。
2、家庭與學校德育教育難以合作
很多家長認為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事,只需要在學校進行就可以了。這造成了家庭德育教育缺位現象。現在的德育教育往往都是靠中學單方面的力量,家校無法合力。同時,家庭很少與學校主動溝通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學校也不確定通過什么樣的德育教育能和家庭達成平衡,家庭和學校的德育教育并不能完全統一。這就導致家庭和學校各行其是,也容易引起初中生對德育教育的不確定性,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會出現脫節的情況。當學校希望家庭可以配合對學生們進行德育教育時,還常常會引起家長的反感,認為學校在推卸責任甚至對老師進行指責。因此,轉變部分家長觀念,建立家校聯合德育一體化模式,使家庭和學校變成一個德育教育共同體,也是目前德育工作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三、初中當前家校聯合德育一體化模式的構建策略
1、不以成績論英雄,樹立正確教育觀
傳統的教育中經常伴有一些重知識而輕品德的觀念,德育教育中就需要改變這些觀念,樹立正確而科學的教育觀。很多學校或者家庭往往只在意學生的考試成績而輕視了學生們的德育教育,實際上德育教育和知識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知識教育有利于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德育教育卻能夠提高孩子們的道德標準,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促進社會的發展。因此家庭和學校不能以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學生標準,而是應該多培養孩子們的道德觀念、集體意識、感恩的觀念、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關心孩子們的心理需求,鼓勵中學生去嘗試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滿足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同樣,中學生也不是學校和家庭的附屬品,而是有自己獨立思想的社會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權利和地位。家庭和學校不應該過多干預孩子的興趣愛好、交友圈等,只需要對孩子們做正確的引導就好。尊重孩子們的獨立人格,與孩子們建立平等的關系。
2、主動交流溝通,提高家長素質
很多初中生家長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問題。然而因為家長并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所以他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也不注重孩子的德育教育。即使家長意識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經常因方法不對產生適得其反的教育效果。因此,針對這一情況,學校可以對家長進行針對性地培訓,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了解家長對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幫助他們解決相關問題。鼓勵家長訂閱家庭教育的相關資料,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同時可以引導家長支持并積極參與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促進學校和家庭德育一體化教育模式的形成,創造一個適合未成年人健康學習生活的家庭和校園雙重環境。
3、健全監督反饋體系
為了促進家校聯合合作,健全家校反饋體系很有必要。通過反饋體系,教師可以了解家長的需求,調整自己的德育教育工作內容,同時也可以幫助家長及時進行家庭教育策略調整,同時,家長也可以理解教師德育工作中的付出,更好地配合學校完成家校聯合德育一體化教育。在反饋期間,教師和家長都可以隨時掌握學生德育教育的動態,做到心中有數。除了反饋體系之外,還要健全監督體系。良好的監督體系有利于德育工作地順利開展,可以對家校聯合德育一體化模式的過程和取得的效果進行考核和評估,通過相關數據來判斷德育教育的效果,同時也可以監督家長和老師更用心地對待學生的德育教育。學校可以鼓勵家長進行監督,鼓勵家長及時反饋,這樣不僅可以調動教師德育教育的積極性,也可以在心理上使家長愿意配合學校工作。
結語
德育教育不僅是一句空話,而是需要落實到方方面面。在德育教育中,不能只靠學校的單一參與,應該做到家校聯合構建德育一體化模式,通過多種手段健全該模式,促進中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濟風.構建德育一體化模式的策略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3-14.
[2]俞玉恒.校、家、社聯手,構建一體化德育模式[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4: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