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學
摘? 要: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實踐中,往往存在著師資力量和教學研究力度不足、不重視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不靈活、家校合作深度欠缺等問題。基于此,為了推動思想品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學校和教師應當樹立良好的德育理念,深度挖掘德育資源;加強德育有效延伸,做好家校合作共育;結合農村實際情況,開展特色德育活動;健全德育工作制度,營造良好校園氛圍;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農村小規模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實踐
農村小規模學校由于基礎設施和其他資源相對欠缺,導致思想品德教育的正常實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在已有條件的基礎上改良教育教學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質量是一個關鍵問題。農村小規模學校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踐,無論對學生的成長,還是對學校的發展都具有深刻的影響。
一、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1. 師資力量和教學研究力度不足
當前,農村小規模學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由于學生較少,相對應的教師配置比例自然較小,難以開展較大規模的思想品德教育實踐活動。小規模學校開展思想品德教育課程,任課教師不僅身兼數職,還會一人教學多個班級,身體和心理壓力較大。在身心疲憊的狀態下,無法有效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并且也沒有過多的時間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另外,教師對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力度不夠,沒有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難以深度改進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方法,影響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踐。
2. 不重視思想品德教育
農村小規模學校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比較注重主科教學,將大量的教育師資和教學資源配置在主科教學中,忽視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的發展。很多教師和家長都認為分數是最重要的,認為思想品德教育在某些方面可有可無,并沒有從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和德育、智育并重發展的角度來綜合考慮。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教師也只停留在口頭講授上,按照教材順序進行講解,并沒有將實例教學、實踐教學及多樣化教學融入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使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的各環節過于單調且低效。
3. 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不靈活,家校合作深度欠缺
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較為傳統,往往是遵循教師講課、知識灌輸、學生做題、教師測試和評價反饋的流程進行教學,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難以融合,教師也往往忽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生自我砥礪等因素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外,學校對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輔助性教學活動開展次數微乎其微,其他的教學評價和改進手段也缺乏靈活性和有效性。
二、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踐策略
1. 樹立良好德育理念,深度挖掘德育資源
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是農村小規模學校優化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前提。只有從源頭上著手,樹立正確、科學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才能為思想品德教育的具體實施提供可行的方法。學校應當多宣傳思想品德課程的基本理念,重要觀點和內容通過動員大會、班會、學校活動等途徑傳達;糾正部分教師忽視思想品德教育的思想,將思想品德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并重,同步發展;明確以生為本的重要原則,根據學生的思想品德實際情況調整思想品德教育計劃,并用良好的德育觀念引領教師和學生,讓他們都能在日常言行中遵從良好的道德觀念;挖掘新的德育資源,從招聘、篩選、培訓、提拔、會議討論等多個角度,全面建設思想品德教師隊伍,并加強學校制度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學校的德育活動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2. 加強德育有效延伸,做好家校合作共育
學校應當充分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延伸,發揮好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功能,實現家校合作共育模式的發展。學校應當多通過電話、家訪、家長會等傳統聯絡方式和微信、QQ、釘釘等社交軟件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實踐家校合作共育的教育策略,使家校連成一體,全方位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使思想品德理論教育能夠更好地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家、在校都能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強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效率與效能。另外,學校應當引導家長關注農村學生的思想狀態變化,并要求他們能夠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學校和教師,方便學校有效地解決,從而更好地推動家校德育一體化的教育進程發展。
3. 結合農村實際情況,開展特色德育活動
農村小規模學校應當充分結合農村當地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整體生活狀態和部分學生的特殊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制定完備的思想品德教育計劃和綜合性的教學策略,開展具有當地特色的德育活動。別具特色的德育活動,既可以是傳統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訪談、戶外運動、班會、“雙學”活動等模式,又可以是心理教育與德育相融合、智育與德育相融合和寓教于樂的新型德育模式。例如,對于留守兒童,建立留守兒童德育聯合協會開展相關活動,并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對于性格孤僻的學生,在生活上多幫助他們,帶領他們走向更加陽光的生活;對于知錯能改的學生,應當綜合運用獎懲并舉的制度,多從心理上和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方面與其進行溝通,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時刻注意觀察和糾正他們的言行。
4. 健全德育工作制度,營造良好校園氛圍
小規模學校要健全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成立專業化的德育工作小組,由校領導、道德與法治教師、班主任等共同組成,強化落實每月的學校德育活動安排,并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傳統美德、日常言行規范和法律法規教育,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多方面、多層次內涵。學校還應當積極利用好班級的黑板報、走廊的宣傳欄和學校墻壁上、轉角處的橫幅進行德育宣傳,將楷模人物和展現優秀品德的先進事跡刊登在相關地方,讓學生在觀看和思考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更多、更有效的德育教育,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讓氛圍化作動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水平。
5.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農村小規模學校應當充分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將學科教學的系統化優勢和德育教育的實用性優勢結合起來,兩者取長補短,互為補充。教師要努力挖掘滲透點,讓學生能在探索知識海洋的同時,也能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感受知識的妙趣。例如,在語文課上學習愛國詩人的詩歌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每個中國人都應當堅定的理想信念;在體育課上進行戶外體育運動訓練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每天堅持運動,保持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的身心更加陽光。由此可見,充分結合具體學科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會使德育實踐更加有效。
三、結束語
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廣泛性的教育工程,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探究優化方法,借鑒優秀經驗,并結合時代特色和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完善,不斷總結、反思與提高,使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收到良好的實效。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實踐研究(GS[2020]GHB3539)。
參考文獻:
[1]秦玉友. 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質量困境與破解思路[J]. 中國教育學刊,2010(3).
[2]張佳. 小規模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與發展[J].新課程(上),2019(8).
[3]黃敏,王愛. 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質量現狀與提升對策研究[J]. 基礎教育參考,2021(5).
[4]金世明. 農村小學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實踐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0).
[5]熊永峰. 農村學校如何加強中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 教育教學論壇(上旬),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