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思蓉
摘? 要:一個和諧的班級,直接影響“教學”和“育人”工作的開展。因此,班主任要著力打造班級團隊,用班紀、班規約束學生,這樣做要比事無巨細、事必躬親更能體現班主任的管理藝術。文章就如何構建和諧班級進行了如下探索。
關鍵詞:和諧班級;班級文化;構建策略
一、班級文化氛圍的營造
班級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教室及教室對應的走廊的美化來說,就包含著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激勵作用。筆者所在班級的教室及走廊,一般都張貼著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諸如孔子、陶行知、夸美紐斯、杜威等人的畫像及其語錄;張貼雷鋒、張海迪、華羅庚等人的名言和相關圖片;張貼奧運會中我國體育健兒如許海峰、劉翔等為國爭光的圖片……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期耳濡目染,學生漸漸把墻壁上的那些“精神”化為學習、做人的動力,不斷前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勝過班主任、科任教師千遍萬遍的說教。
二、班干部的選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與班主任一樣,是班級管理的“靈魂”。人人都有機會當班干部,這是筆者做班主任以來的大膽嘗試。提倡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我們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五育”并舉,筆者認為參與班級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樣能真正鍛煉學生的膽量、口才,以及為人處事、解決問題的能力。
筆者所在班級班干部實行輪換制。班級設正、副班長,團支部書記,學習委員,紀律委員等八位班干部。全班50多人,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毛遂自薦,選擇自己能勝任的職務。筆者依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調整,將全班學生分成六組或七組,每組八名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明確職責。每個月輪換一次,全班六組或七組輪換完后,將各組管理的成績進行民主測評,分出優劣。對優勝組給予表彰,讓未達標的組找出原因,加以改正。管理較差的小組,八名學生集體反思,向優勝組請教經驗,待到下一次當班干部時必須把班級管理好,否則就會取消該組管理班級的機會。各組在管理上爭先恐后,展開競爭。通過這一方式,學生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得到了學校和班主任的肯定。總之,讓學生人人參與管理,集思廣益,增強主人翁意識,這樣既不耽誤學習,又使學生在學會管理中全面、和諧地成長,為學生未來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
1. 建立流程化的管理制度
在班級管理中,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工作流程,對于實現班級管理的精細化至關重要。在開展日常管理工作時,班主任要確定管理的具體時間、對象和內容,所選擇的處理方式應具有穩定性的特點。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完善工作流程,確保班級管理工作的每個環節都有一個完善的流程。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更好地實現班級管理的精細化,從而獲得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2. 加強班級紀律管理精細化
實施精細化班級管理,尤其要注重班級紀律,加強班級紀律的精細化管理。在管理實踐中,班主任要積極開展管理工作,實行班級的全面管理,創建紀律化管理制度。允許班干部監督學生,其主要任務是管理班級紀律。而班長、副班長、小組組長之間則要密切配合,同時班主任要幫助他們樹立威信。在班干部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班級紀律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執行和改進。
四、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學習是學生的中心任務,是掌握本領的重要途徑。教學上教師要盡量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鑒于學生基礎不同,要實行分層教學、分層作業和分層檢測。分層教學必須先預習,尤其對于學困生,強制要求其必須預習,課堂上師生互動,由淺入深,讓大家都能聽懂、學會。學生作業能準確地反映他們的學習情況。在作業的布置上,把班級的學生分成兩類:優等生和中等生一類,學困生一類,實行分層、分量作業,但無論哪個層次的作業都要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學困生在做作業遇到困難時,可以與教師、同學合作完成,這樣他們學習上沒有太大壓力,學起來相對輕松,學習興趣也會與日俱增。分層檢測時,可以分成兩類試卷,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選擇。考試后不公布分數,不排名次。無論是學困生,還是中等生、優等生,對自己考試成績不滿意的,都可以重新測試,難度可以酌情降低,直到學生對自己的成績滿意為止。這樣做提高了全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培養了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全班學生人人有盼頭,個個有追求。
自從2017年教育部強調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提出“核心素養”以來,筆者所在班級借助這股“東風”,繼續強化分層教學、分層作業和分層檢測,從而推進教學工作。班級學生學習成績普遍提高,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
五、班級活動的開展
對于班級活動的開展,班主任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策劃。開展活動不僅局限在校園內,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同時,可以走出校園,走向工廠、農村。每次活動可以由當時所任班長、團支書和文娛委員牽頭,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長,要求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設計的活動,要能盡量調動他們的創新思維,這樣學生開展的活動有更多的自主權,會把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各種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動腦、動手的創造思維和實踐活動能力,也提升了團隊協作精神,這樣師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化了課程改革的理念,完成了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曹徐豐. 微信公眾平臺助力班級管理信息化[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6).
[2]張玉芝. 淺談如何優化班級管理[J]. 新校園(中旬),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