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琪
臺詞的含義
臺詞是劇作家刻畫人物的基本手段,也是演員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據。臺詞是由顯臺詞和潛臺詞所組成的。其中顯臺詞就是顯現在劇本中的臺詞,也是演員在舞臺上所說的話;而潛臺詞是指隱藏在劇本臺詞當中,沒有明確寫出來的,但卻是最真實、最想表達出來的內容,且在臺詞的一字一句中都可以表現出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說,“潛臺詞”是角色的并不明顯的,但在內心感覺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臺詞字面底下不斷流動著,隨時都給予臺詞以根據,賦予臺詞以生命。顯臺詞與潛臺詞共同組成表演藝術中的臺詞,臺詞是表演中有聲的表達,而怎樣使有聲的表達化為有“生命”的表達就是這其中的關鍵。
臺詞的雙重性
我們通常把顯臺詞叫作“言”,潛臺詞叫作“意”,如果臺詞當中“言”與“意”一致,那么這時顯臺詞便是潛臺詞;而如果“言”與“意”不同,就會出現“言外之意”。同樣一句“吃飯了嗎”,它所隱含在字面下的意義是多層的。既可以是“詢問”“關心”,也可以是“邀請”等。當表達關心時,這句話的潛臺詞便是:“你餓了吧?是不是又沒吃飯?”當表達邀請時,潛臺詞便是:“要不要一起吃飯呀?”此外,還有可能存在“挑逗”“排擠”等情況。顯臺詞雖然是相同的,但潛臺詞卻不同,這便是其微妙之處。
顯臺詞與潛臺詞同時存在于臺詞中,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演員只有正確把握兩者的關系以挖掘潛臺詞進而更好地表達潛臺詞,才能使表演達到意猶未盡的藝術效果。
顯臺詞與潛臺詞的關系
顯臺詞是潛臺詞的基礎,人物的每一句潛臺詞都來源于顯臺詞,在顯臺詞的基礎上根據當前的具體事件背景、多變微妙的人物關系等規定情境中可以充分挖掘潛臺詞,并且可以通過演員的表演體現出來。潛臺詞是顯臺詞的深化,潛臺詞雖隱藏在顯臺詞當中,卻最能表現人物的真實目的和情感。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當兩者表現出不一致時,觀眾便會覺得“話里有話”“弦外有聲”。而這時顯臺詞便是潛臺詞的一種升華。
顯臺詞與潛臺詞相輔相成,好的演員可以巧妙地運用兩者的關系,從顯臺詞中準確挖掘出人物的潛臺詞,將潛臺詞在現有的顯臺詞當中顯現出來,從而讓人物形象活靈活現、深入人心。
潛臺詞的挖掘
潛臺詞雖然只是臺詞的一部分,但卻在舞臺語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準確挖掘潛臺詞就是重中之重,下面從具體的環境、具體的人物關系以及具體事件中逐一研究挖掘潛臺詞的方法和途徑。
從具體的環境中挖掘潛臺詞
無論是藝術創作還是現實生活中,人物所處的環境不同,存在于臺詞中的潛臺詞也就不盡相同。具體的環境就是潛臺詞的先決條件,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將臺詞與具體環境結合以充分挖掘人物的潛臺詞。
以話劇《結婚》第二幕第一場中冬子與母親的對話中冬子的臺詞為例。
“沒有,沒有誰!”此時冬子所處的具體環境是:春子未婚先孕,不顧母親花田花的反對,執意和心愛之人正吉離開了家,母親認為春子一定會哭著回來的。也正因為如此,家中的每一個人對于春子和正吉的事都避而不談。臨近產期的春子和正吉偷偷回到娘家看冬子,母親花田花突然回來,這讓冬子、春子還有正吉猝不及防。冬子只好把春子、正吉二人藏在了家中,趁母親去衛生間的時候偷偷送走了春子和正吉,并叮囑他們二人注意身體,而這句話顯然被母親聽到了。在這樣的具體環境下,冬子無論是在心理、表情以及語言上都處于極其緊張的狀態,并且冬子從小就在家中操持家務,非常懂事,這樣的冬子在面對母親的質問時,為了隱瞞春子與正吉來過的事實從而產生了潛臺詞,在“沒有”與“沒有誰”這段臺詞的背后隱藏著潛臺詞。其中“沒有”的潛臺詞是:“難道母親聽到了?我沒和春子說話!”“沒有誰”的潛臺詞是:“春子沒來過!真的沒來過!”
由此可見,具體的環境對人物的內心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具體的環境也是激發演員挖掘潛臺詞的客觀條件之一。
客觀條件中除了具體的環境,還有具體的人物關系以及具體的事件。
從具體的人物關系中挖掘潛臺詞
從具體的人物關系中挖掘潛臺詞。如果說具體的環境是挖掘潛臺詞的先決條件,那么具體的人物關系就是挖掘潛臺詞的前提。特別是在人物眾多且關系復雜的臺詞中,就需要清楚人物關系變化且要通過理清人物關系以達到最終的表達目的,就必須深入分析人物之間所存在的內在關聯與情感變化,從角色與角色的關系出發挖掘潛臺詞。
以話劇《結婚》第二幕第四場中冬子的臺詞“請留下來吃飯吧!”為例。
這句臺詞是冬子對一平說的,具體的人物關系是:一平是一個離了婚且獨自生活的男性,是姐姐秋子的上司,他通過送醉酒的秋子回家逐漸與冬子一家熟絡起來,并在這期間,愛上了冬子。在這段臺詞之前一平已向冬子表達了愛意,母親花田花也知道此事。但迫于家中是女性家庭,且冬子的想法始終是要在這個家中同母親和姐妹們一直一起生活。但一平是一個各方面都比較優秀且具有人格魅力的人。這段臺詞是發生在夏子考取醫生資格證的當天,一平由于懂法語,無意間聽到夏子為了愛情并沒有參加醫生資格的考試,從而引發了一起事件。家中的氣氛是比較壓抑的,一平自覺尷尬,這在臺詞中也有具體的舞臺行動提示語言:一平有些待不下去的樣子想出去。同時這個時候距離他和冬子表達心意已經過去了近五個月。在這五個月當中,冬子的理性告訴自己,她是一個不婚主義者,不接受男性在家庭中的存在。但事實上,冬子早就已經對一平產生了好感。于是冬子追了上去對一平說:“請留下來吃晚飯吧!”在這樣的人物關系下,冬子的潛臺詞是:請不必尷尬!一平先生自己一個人生活,應該好久沒吃家里的飯菜了吧,我就知道今天您會來的,特意做了您愛吃的,留下來一起享用吧!
正如上文所說,具體的人物關系是挖掘潛臺詞的前提。在規定情境中有時可能存在著矛盾關系,也可能是普遍的相互關系。但無論是怎樣的關系,都意味著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在作用與影響下,演員的行動目的會發生變化,其潛臺詞也就會有所變化。
從具體的事件中挖掘潛臺詞
具體的事件是挖掘潛臺詞的支撐點。同樣一句臺詞,具體事件不一樣,潛臺詞就不一樣,從整體背景中可以分析出多少細微的具體事件,就能挖掘出多少不同的潛臺詞。就像冬子的這一句臺詞:“雖然您一番好意但……”
這是一平向冬子表達愛意被冬子拒絕的一段臺詞,具體的事件是:由于冬子是父親與母親感情破裂的見證者,她親身體會到了母親一人撫養家中四個孩子的艱苦。小時候家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深深影響著冬子對于婚姻、愛情、男性的認識。她不僅是感情破裂的見證者同時也是女性家庭的守護者,在她的思想中家庭的組成并沒有男性的存在,所以冬子沒有結婚的想法,甚至可以說她是一個不婚主義者。而這一段臺詞她說:“雖然您一番好意但……”這是一句沒有說完的話,但已明確表達了冬子對待此事的態度,她的內心是不接受的,但臺詞卻到“但”字就戛然而止了,所以這句話產生了潛臺詞。從中可以看出這一句的潛臺詞是:您想錯了!我是不婚主義者,請您打消這個念頭!
戲劇情境的構成因素之一就是事件。它會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作用和影響人物的內心,從而推動行為的發展。所以具體的事件是挖掘臺詞中潛臺詞的支撐點,有了具體事件的支撐,挖掘潛臺詞就有了依據,從而也就可以更加準確地挖掘與創作潛臺詞。
潛臺詞的藝術處理
潛臺詞的挖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挖掘出來的潛臺詞通過顯臺詞表現出來,讓觀眾了解人物想要表達的真實含義,讓“言外之意”通過演員的表演傳遞到觀眾的內心當中。下面結合具體藝術創作實踐探討傳達潛臺詞的幾種途徑和方法。
去除雜念
雜念是種種思慮以及不純正的念頭。簡單來說,就是指在專心做一件事時腦中出現與此事無關的想法。生活中是如此,在舞臺上也是一樣,演員需要全身心且集中精神地投入到表演中,才能使所刻畫的人物性格深入人心,將故事情節交代準確,同時也能正確傳達出人物的臺詞以及存在于臺詞中的潛臺詞。演員在每一次藝術創作之前,都應該熟讀劇本,把臺詞與潛臺詞都熟記于心,保證每一次在舞臺上的創作都是真實的,而不是為了表演而表演,不是為了表現出潛臺詞而刻意為之。演員就好比是一個單純的孩子,應當心無旁騖地將表演當作一件簡單的事。去除雜念是表演的前提,同時也是潛臺詞表達的基礎。
生活在規定情境中
生活中,一件事情的發生會有起因和后果并且都伴隨具體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在舞臺上也是一樣,每一個事件都會在劇本中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背景,這就是所謂的規定情境。它是一種假設的定義,是在舞臺演出的前提下所創造出來的。它雖然是一種藝術的假設情境,但它是舞臺行動的依據,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具體的規定情境是通過劇本中的詞以及提示語言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存在于演員自身的臺詞當中,還存在于對方的臺詞中。演員了解了規定情境之后就可以從對方的語言中充分感受對方語言的內涵,才能使“言”中承載著“意”,更好地詮釋潛臺詞。演員只有生活在規定情境中,才能達到表演中“忘我”的狀態,把舞臺上的規定情境當做現實生活一樣去感受去體驗、去表演。這是一個探索人物、了解人物、改變自身最終轉化成人物本身的一個過程。
演員的表演就是一個進進出出的過程,怎樣才能做到進入角色,就是要真正地做到:看眼前發生的,聽周圍有聲的,感受當下真實的事與物。久而久之就會使自身完全進入規定情境中,說角色的話,流角色的淚。去除雜念后便能使自己置身于規定情境當中,用角色的視角看問題,用角色的思維去思考問題。
創作情理之中的語言
所謂情理之中的語言,通俗來講,就是人物的肺腑之言。“肺腑”指人的內心,那么肺腑之言就是指發自人內心深處真誠的話語,也稱“由衷之言”“言為心聲”。那么,演員怎樣創作情理之中的語言,也就是說怎樣將人物的肺腑之言呈現出來呢?首先,要了解貫穿整個劇本的劇情脈絡以及通過研讀劇本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等,演員只有把自己完全融入人物中,才能說出人物的肺腑之言。其次,要做到上文中所說的去除雜念,以及生活在規定情境中,這些是創作的根本。有了根據和根本,再加上對表演中臺詞的藝術處理,就可以很好地呈現出承載著人物目的的潛臺詞。
劇本中的臺詞是以書面形式呈現在演員面前的,演員通過對潛臺詞的挖掘,使冷冰冰的文字有了溫度,把每一句臺詞帶到觀眾面前。每一句臺詞都不能白說,每一句臺詞都有它的生命,這是一個演員終身追求的,而這就是潛臺詞。
參考文獻
[1]方偉.演員藝術語言基本技巧[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員的自我修養[M].王華,譯.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6.
[3]唐蓉青.話外之旨 以一當十——談臺詞語言藝術中潛臺詞的運用[J].藝海,2012(03):61-63.
[4]張壟.如何把握人物臺詞中的潛臺詞[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1(03):20-21.
[5]張粉紅.文學作品中的潛臺詞探秘[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26):60.
[6]李曉東.表演藝術中潛臺詞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6(24):53.
[7]楊歡.潛臺詞在戲劇表演中對塑造人物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4(07):34.
[8]逄格煒,賈俊峰.論電視劇里的臺詞與潛臺詞[J].聲屏世界,2018(11):34-35.
[9]雷蔚.試析戲劇舞臺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戲劇之家,2021(1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