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蓮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工作15年,我在班主任這一育人工作的主陣地,耕耘14年,一直堅持以“匠心立德,幸福成長”為工作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德樹人。15年的堅守,我不斷思考與探索,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一、守初心,做錘煉品格的引路者
1.蓮美文化,潛心教書育人。我的班級,圍繞著“蓮”文化,開展“蓮和心田(精神建設)、蓮美詩韻(物質建設)、蓮心管理(制度建設)、蓮動雅行(活動建設)”四大建設,學生浸潤在蓮美育人的環境中。通過“蓮美正能量”“評選蓮心團隊優勝組”“蓮美書信”“蓮美節日”“蓮美典禮”等不同的形式,與學生共同構建蓮美雅趣的班級,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思政班會,傳播優秀文化。結合工作實踐,我探索出生涯思政相融合體悟式班會課。作為德育工作者,通過思政班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如疫情期間我抓住教育契機,圍繞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責任教育、心理指導等主題,設計系列思政班會,引導新時代青少年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行為。
3.家校共育,探索育德課堂。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近年來我探討了互動式家長會、家長學堂、親子溝通課程等,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以活動為橋梁,營造一個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圍,一起“共贏”學生家長的心靈。
4.實踐活動,增強生涯意識。學生發展指導下系列實踐拓展活動是我對生涯規劃教育探索、實踐的結晶,讓學生更理智規劃未來的學業、職業方向;我匯編了三個學段的《學生成長手冊》,記錄成長路線、升華生涯體驗、增強生涯意識,優化德育基因,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
守初心,爭做“四有”好教師,通過多年的班主任探索和實踐,我提煉了個人的育人文化與品牌——蓮美文化和“三品”德育,一直為培養品格好、品行正、品味高的“三品”好學生而努力。
二、鑄師魂,做專業發展的引領者
立足時代,面向未來,我秉承“匠心立德,幸福成長”的理念建設廣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使工作室成為培養名優班主任“青藍工程”的基地。
1.樂于承擔,輻射引領。通過班會研討、講座分享、論壇沙龍等線下線上活動模式,搭建交流平臺,立足廣州,輻射內外。目前為止共開展169場班主任研討活動,涉及廣州市骨干班主任培訓、番禺區班主任全員培訓、番禺區“高中學生發展指導”項目實驗活動等。
2.對口幫扶,輻射內外。進一步發揮輻射引領作用,我三次赴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赫章縣進行交流支教,接待與指導云浮市、威寧縣、赫章縣等多批跟崗班主任(其中威寧、赫章縣跟崗班主任共6批)共16批。
3.科研導航,碩果累累。近幾年,我做了82場講座,開展6個省市課題研究,帶領工作室全體人員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撰寫論文,提高科研水平。
在班主任和主持人的責任擔當中,在學習與研究中,助人助己,成就事業,豐盈人生。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新時代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