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珂 梁擇宏


摘要:信息視圖中插圖與文字表現形式的基本作用在于:增強信息傳達的引導性、增強信息的傳遞性,增強信息視圖的啟發性,消除學科間的障礙。根據綠絨蒿的基本信息創作了《離天堂最近的花朵——綠絨蒿》信息視圖,通過這一插圖與文字表現形式的設計,對植物信息視圖中正負空間的應用,視覺元素的提取,植物信息視圖中插圖與文字的功能顛倒進行了實踐,證明插圖與文字的多元表現形式可以幫助讀者更加輕松地提取關鍵性信息內容,從而在視覺上產生差異,形成不同的視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為讀者閱讀繁雜信息提供了幫助。
關鍵詞:信息可視化;表現形式;綠絨蒿;插圖與文字
中圖分類號:TP37;J2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2)06-0031-03
一、綠絨蒿屬植物的科普信息視圖概況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聯合國分兩階段在昆明舉行一項全球性會議,即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的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旨在倡導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近年來,綠絨蒿屬植物的物種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和增加。2008年修訂的《中國植物志》(英文版)整理的《中國綠絨蒿檔案》中記載了全世界共有54種綠絨蒿。目前,中國有43種,僅云南就分布有17種。綠絨蒿屬于我國瀕危高山花卉物種,《中國植物學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國之綠絨蒿》中最早出現了“綠絨蒿”的三個字?!熬G絨蒿”罌粟科綠絨蒿屬植物,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在西方,綠絨蒿家喻戶曉,但在中國,了解它的人少之又少。近年來,頻頻出現瀕危珍稀植物被采摘的新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紅花綠絨蒿是高山草坡的代表物種,由于過渡放牧以及大環境全球變暖使紅花綠絨蒿逐漸失去最佳生長環境,導致紅花綠絨蒿的野生居群數量急劇下降,因此紅花綠絨蒿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單。
使用信息可視化的方式來科普綠絨蒿屬植物的相關信息,跳脫出傳統的植物科普視角,選擇交叉學科“藝術+科學”的植物科普,用不同藝術手段對珍稀植物進行科普和宣傳,視角豐富,角度多面。信息可視化設計是將凌亂的數據歸納整理,將理性認識轉換為感性認識,將枯燥的文字轉換為視覺語言,使設計的畫面變得更加有趣和直觀的一種傳達信息的方式[1]。信息可視化設計是基于平面設計而發展起來的,有其自己的風格,不同于其他平面設計的特殊審美效果,其能給整個設計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在很多領域,信息可視化設計得到廣泛的應用,如社會機構、政府、學校、企業、自媒體等。信息視圖中插圖與文字表現形式是傳遞信息時最能產生感性認識的部分[2]。由于信息可視化設計中插圖與文字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因此視覺的呈現效果也更加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通過植物信息圖向讀者傳遞綠絨蒿屬植物的基本信息,以及它們生存環境的惡劣現狀,引導讀者在了解信息的同時,呼吁其保護珍稀瀕危植物。
二、信息視圖中插圖與文字表現形式的基本作用
(一)增強信息傳達的引導性
插圖與文字的設計基本來源于文字的內容,但是由于大段大段的文字信息需要讀者在耐心閱讀的情況下再加以理解和分析。較之文字,精心設計的插圖與文字組合表現形式常常更具有直觀性、可讀性。插圖與文字的編排可以讓讀者迅速有效地獲取有用信息,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激起讀者對文字信息的閱讀興趣,從而達到傳遞信息與文化的作用;反之,枯燥的表現形式會則讓讀者喪失讀圖的興趣與欲望。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人們用來獲取信息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能夠讓讀者在短時間內對信息產生興趣尤為重要。要想使重點的信息內容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就必須采用多元化的視覺表現形式。在信息視圖中,編寫的文字部分也會有主次之分,對文字信息的重點內容給予積極性的引導,有利于讀者對信息的獲取與學習。插圖與文字多元化的組合形式可以對讀者的閱讀順序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引導讀者的閱讀合理有序地進行,從而達到信息視圖信息傳遞的主要目的。
(二)增強信息的傳遞性
信息視圖的存在使知識得以更好地普及,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播。在日常生活中,讓讀者讀一個純文字的插圖時,其會迅速喪失閱讀的欲望,循規蹈矩的插圖與文字的編排會使信息變得毫無吸引力,從而使信息的傳遞性大打折扣。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很重要,更有助于讀者感知圖片中的內容,把文字中的內容形象化、具象化,并對圖片中的信息產生深刻的印象。
因此,需要對插圖與文字進行版式設計,使信息變得更生動,更具有趣味性,對讀者產生吸引力,能有效地引導讀者閱讀圖片中的內容,從而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三)增強信息視圖的啟發性
在設計整個信息視圖的視覺大方向的過程中,通過對文字、插圖、色彩等構成元素之間的多元化搭配設計,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并引發讀者的主觀性思考[3]。豐富多樣的插圖與文字的編排設計、信息內容的循序漸進也會在無形中對讀者有所啟發。
(四)消除學科間的障礙
不同領域學科的專業知識、信息,可以通過信息視圖中插圖與文字結合的表現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以視覺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并且降低了其專業性知識的理解難度。信息視圖的插圖與文字表現形式是通過一種更直白、更簡單的形式進行闡述,使專業術語更通俗易讀,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消除各學科之間的障礙,讓讀者輕松讀懂。
三、綠絨蒿植物信息視圖中插圖與文字表現形式的設計實踐
為了使讀者更好地解讀綠絨蒿屬植物的基本信息,了解高山植物之美,筆者通過靜態信息可視化設計的形式創作了《離天堂最近的花朵——綠絨蒿》信息視圖。
《離天堂最近的花朵——綠絨蒿》信息視圖通過前期的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梳理信息,筆者將信息視圖劃分成了5組,并由淺入深巧妙地進行闡述。綠絨蒿信息視圖的板塊邏輯為:第一部分認識了解綠絨蒿的外觀與局部;第二部分是綠絨蒿屬植物的基本信息;第三部分是綠絨蒿的傳粉者;第四部分是在中國的分布種數;第五部分是綠絨蒿的5個最佳觀花點。gzslib202204041741(一)植物信息視圖中正負空間的應用
根據視覺結構原理,筆者將分散的信息要素整理成既有邏輯性又有明確結構的視覺整體。同樣的信息內容搭配不同的插圖與文字組合表現,明顯增加了信息視圖的可讀性。信息視圖中的所有空白部分并不需要全部用視覺元素填滿,正負空間的巧妙運用也是平面設計中比較常用的一種設計方法,可讀性更高[4]。
綠絨蒿植物信息視圖分為5個板塊,相鄰的兩個板塊間合理地運用了正負空間,增強了視覺效果,制造出了很好的視覺反差,也使每個板塊在保持連續性的同時兼具獨立性。信息的內容更加突出,讀者更易閱讀。每一個板塊標題部分的標識均用了阿拉伯數字進行視覺引導。在信息視圖中,文字的大小對信息內容的展示也同樣重要。所以,筆者將信息分類排序,并用超大加粗字號的阿拉伯數字對每個板塊進行標識劃分,為讀者快速尋找信息提供了便捷的路徑;同時,變形超大加粗字體也成了獨具特色的視覺符號。信息視圖主視覺選擇了與高山瀕危植物主題相符合的插圖貫穿整個視圖,插圖寓意為攀登高山的背包客在路途中發現綠絨蒿;用云朵元素插圖貫穿各個信息板塊,起到了視覺引導以及發揮板塊間延續性的作用。
(二)植物信息視圖中視覺元素的提取
文字和插圖是版式設計最主要的組成元素,文字的主要作用是敘事,文字是最重要的信息傳遞載體。插圖的主要作用是表意,使文字信息變得具象,插圖在信息視圖的構成要素中是吸引視覺的重要元素。這是信息視圖比較注重“圖文搭配”的一個因素[5]。插圖配合文字,通過視覺和內容的多方的巧妙搭配從而更直白、生動地傳遞信息。但從創新視角出發,把文字與插圖原本的作用調換,從而會出現一種新穎的設計表現。文字功能的轉換不管是從樣式、字號又或是內容的排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裝飾性。
例如,圖1中第一個板塊的主要信息是植物最基本的分解圖,通過插圖和文字的排列組合讓讀者更容易辨別綠絨蒿的外觀以及辨別綠絨蒿的各個組成部分。第二板塊用簡潔的文字與插圖介紹綠絨蒿屬植物的生長環境信息。圖2中的第三板塊用擬人的話術科普綠絨蒿的傳粉者,通過俏皮、通俗的話術加上反問句引起讀者思考“高寒中誰在為了綠絨蒿而忙碌著?”使跨學科的專業術語用更加直白清晰,消除與讀者的距離,并引發讀者思考;同時,配合雄蜂、蜜蜂、蠅類和薊馬的插圖給讀者最直白的答案,也能讓讀者認識與辨別這四種昆蟲。
(三)植物信息視圖中插圖與文字的功能顛倒
信息視圖的第四板塊(圖2)創新性地將插圖與文字的功能對調,改變了其元素原本的作用,用綠絨蒿花朵插圖排列出“綠絨蒿在中國的分布種數”的排序。使插圖更具內容,文字變得更具象,都是對插圖或者文字基礎作用的創新設計。
第五個板塊筆者選擇科普綠絨蒿的觀花地點,也是在傳遞一種擁抱大自然、走出戶外去欣賞大自然的美,去認識了解生物多樣性的思想。通過資料整理與篩選選擇了德欽白馬雪山、小金巴郎山、香格里拉石卡雪山、香格里拉大雪山以及麗江玉龍雪山5組插圖配合介紹在這5組雪山能觀賞到綠絨蒿的種類文字介紹。采用加粗圓形線條對五組雪山插圖加以組合,有利于讀者對信息的輕重緩急有更直觀地判斷。在信息視圖中,不管是粗線條、細線條都有細微區分,都要仔細推敲。信息視圖的設計只有在同時具備藝術性和科學性的同時,才能適應不同讀者的不同需求。
讀者的閱讀是有方向性與次序性的,讀者的視覺習慣與心理習慣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本能地將提取的信息做等級劃分。所以說,插圖與文字的多元表現形式可以幫助讀者更加輕松地提取關鍵性信息內容,從而在視覺上產生差異,形成不同的視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為讀者在閱讀繁雜信息時減少了壓力。
結語
我們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主動或被動地接收著質量參差不齊的信息?,F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加上5G時代的來臨,信息數量劇增,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虛假、無用信息或者信息傳播不當等問題。信息可視化設計也必須跟隨時代的更迭,設計出更具有時代特征的視圖,通過信息可視化設計來科普綠絨蒿的相關信息勢在必行。插圖與文字的表現形式是信息視圖中的靈魂所在,“讀圖”現象早已成為人們閱讀習慣,也證明了信息視圖設計將文字所傳達的信息在形式上轉化為更加視覺化的必要性,以及從單一的文字組合轉換為多元的圖文組合的必要性。優秀的信息視圖中的插圖與文字表現形式要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并在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同時吸引更多的讀者。
參考文獻:
[1]張晨,楊吟川.信息可視化設計中的視覺語言[J].名作欣賞,2019(36).
[2]代福平.信息可視化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張俊磊,錢小輪.信息可視化插圖設計方法與思路淺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2).
[4]雷雨.信息可視化系統中的視覺元素設計分析[J].科技資訊,2015(16).
[5]喬羽.信息可視化插圖設計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15.
作者簡介:許珂(1996—),女,漢族,山西襄汾人,單位為云南藝術學院,研究方向為動畫與數字媒體藝術。
梁擇宏(1994—),女,漢族,廣西桂平人,單位云南藝術學院,研究方向為動畫與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