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森 趙德利
關鍵詞:“1+X”證書制度;汽修專業;“三教”改革;實施路徑
1前言
職業技能業務等級證書制度是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應屆畢業生和其他社會工作人員取得職業技能業務水平的重要證明,是對學習成績的認可。2019年,筆者及所在單位成功編制并申報了首批投入試運行的《汽車運用與維修1+X證書體系》。《汽車運用與維修1+X證書體系》是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相關文件精神落實為工作指導,結合北京中車高新技術有限公司制定的《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領域職業技能水平標準》.制定了以班級一體化為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了“政府、學校、企業”三方認可、考核評價體系,形成了職業資格認證與學歷備案相結合的教育培訓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獲得了汽車維修企業的認可,為區內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技術人才。
2對接企業崗位要求,制定人才培養實施方案
在充分綜合調查的數據基礎上,參考我國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檢測與保養維修專業技術教學專業標準,結合我國區域性和汽車行業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確定汽車專業人才定向培養目標內容如下:一是培養具有思想鮮明政治堅定、德才兼備、全面健康發展,適應我國汽車后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勢需要,并具有良好的社會職業道德和基本專業技術素質的人才,培養學生掌握汽車施工方法、汽車維修等專業理論知識,以及汽車維修、保養、檢測等實用技能,適合商用車、乘用車維修保養行業的專業崗位,能夠從事汽車故障維修、汽車機電維修、服務咨詢等的高素質技術人才。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對應的核心專業崗位為汽車機電維修,擴展的崗位為汽車維修技術服務。根據“1+X”證書質量體系改革試點工作要求,結合相關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素質、技能、知識能力要求,構建了公共教育基礎專業學習技能模快、專業技能知識模塊、延伸專業學習技能模塊的三個專業課程質量體系。
其中,公共教育基礎專業學習技能模塊質量指標為國家標準,它結合了區域經濟文化、優秀汽車企業文化和校園特色文化,并設置有德育課程單元、文化課單元和選修課單元。通過“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使人們能夠滿足專業崗位的素質要求。
在專業技能基礎證書核心課程學習模塊中,汽車控制系統專業技能證書水平考試可以劃分為控制專業技能基礎證書課程學習單元和控制專業技能核心學習課程,將汽車動力系統驅動器和汽車后輪懸架制動系統控制技術進行綜合應用分析,汽車制動轉向和高速制動安全保護系統控制技術、電動汽車車載電子車用電氣、舒適汽車空調控制系統三個專業證書課程單元,綜合作為控制專業技能核心學習課程。專業技能水平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要求素養、知識和技能三個證書對應,打破了傳統的以知識結構和“填鴨式”教學為基礎的課程教學體系。
拓展專業學習知識模塊主要是根據每位學員的專業個性化學習要求,設置專業汽車整體維修服務企業整體運營及管理項目服務管理維修技術、汽車整體美容室內裝飾及汽車加裝零件改裝維修服務管理技術、汽車整體車身零件鈑金改裝維修及三架標定維修技術專業技能服務水平等級證書,同時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愛好或未來就業發展方向,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拓展學習企業相應的知識模塊。
當學生完成本專業所有課程后,也可以獲得相應的專業等級證書,讓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本專業的興趣。
3對接職業等級標準,制訂課程標準
重構課程標準,穩步推動證書標準融入課程。拆解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知識點、技能點和素養點,與課程的知識點、技能點和素養點進行精確匹配、重組,植入現有課程,同時納入考核方式改革,允許針對“X”證書體現的學習成果進行學分置換、以證代課,建立免修、免聽制度,實現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課程體系的全鏈條融通。培養廣大在校學生的汽車職業技術服務安全管理精神意識、質量安全保證精神意識、安全意識、環境保護精神意識、團隊團結合作精神意識、責任意識和奉獻創新精神,促進專業素養的協調發展。
結合專業核心課程單元與相應開發單元工作領域、工作任務和職業技能培訓項目,根據不同職業等級標準對應任務,選擇企業真實案例作為教學載體,將其技能知識點與教學任務分離,根據自己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確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課程內容與專業標準相銜接”的教學課程標準形成“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指導學生根據初級、中級、高級的不同要求進行高級學習和提高。
4推行“三教”改革,開展對證施教
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課程文件精神內容為教學指導,結合全國職業教育教學扛革和群眾評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根據國家相關文件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三教”改革。通過全力打造“雙師型”課程教學科研團隊,與國內高職高專院校合作共建松散專業教材,實施基于職業工作實踐過程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課程教學方法,深化職業課堂教學革命,推進各類專業工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和職業評價教學模式的綜合改革,為廣大學生的職業可持續發展教育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
在教師改革方面,選擇教師專業團隊參加考核單位組織的教師職業技能培訓和教師資格認證,鼓勵教師到汽車制造企業和維修企業參加崗位實踐:了解汽車制造和裝配工藝,積累汽車維修經驗。聘請企業熟練技工作為專業技術帶頭人,建立有效的激勵措施,指導教師取得職業技能水平證書或企業技能水平認證資格,只有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能水平,才能從事該技能模塊的教學和培訓。定期組織開展專業強化教育備課和專題討論培訓活動,提高任課老師的專業教育理論教學實踐能力,建設一支相對專業化的的汽修專業教師隊伍,確保汽修教學效果。
在教材建設方面,聯合企業技術專家,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收集汽車維修案例。以動力和驅動汽車懸架系統綜合分析技術、汽車轉向和制動安全系統技術以及汽車電氣產品和舒適空調系統三大核心業務,與項目管理技能和汽車維修技術、汽車美容裝飾及加裝改裝服務技術、汽車車身鈑金維修及三架定標技術開發技能,按初級、中級、高級分別開設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根據學生的特點,創新教材,實施各種形式的活頁、練習冊、媒體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改革方面,以專業核心能力為基礎,按照試點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1+X”等級標準(初級、中級、高級)素養技能模塊、知識技能,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實行鏈輪探索、課前學習、課后拓展“線上線下”和“混合式”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提高教學效果。全面實施“任務驅動+活動班”,根據班會(活動1一企業早班會(先行事件進行回顧(活動2一音樂(任務訂單(導入)案例并發現問題(活動3.保存新手)進行信息收集,生活與學習評價標準示范一模擬練習一任務延伸至10個教學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增強競爭意識、參與意識,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有所收獲。
5基于工作過程完善考核體系
結合專業技能鑒定專家、學校教師和企業技術專家,制定了滿足學生個體需求的考核評價體系。
在申請相應的中級課程前,初級職業證書學生可申請單位學習和考核,在申請相應的高級課程前,中級職業證書學生可申請單位學習和考核,只有具備專業核心課程三單元的工作領域中級職業證書,學生畢業后才能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基本條件。
通過學分替換和靈活的介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個性發展,選擇學習高級課程單元或獲得高級職業證書的內容,也可以選擇學習或獲得相應的職業證書,擴展單元被其專業基礎課程單元或公共發展單元的課程學分所取代。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全面滲透“精神、勞動精神模式、勞動精神”,多維構建思想內容、課程教育實際效果,構建以教師、學生、業務專家、教學督導、家長為主體的多元評價機制,利用信息平臺及時收集學生的學歷、技能、數據、數據質量,教師通過數據分析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滿意率達到95%以上。
因此,該課程教學方法對應了X證書的信用標準和信用替換原則.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6結語
通過認真開展師資、教材和教學改革,組建“雙師”教師隊伍,形成了一套符合體系要求的“1+X”證書試點教學實施與考核體系,促進了畢業證書和技能證書的有效銜接,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