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以將思維可視化的識表工具,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能夠以圖形的方式創新課堂的教學形式,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生發展思維、組織思維,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從而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學為例,對思維導圖在其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和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究,旨在能夠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教學優勢,促進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2)09-0094-03
收稿日期:2021-12-25
作者簡介:王敏敏(1983.6-),女,江蘇省鎮江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高中物理是很多學生都反映很難的一門學科,學生總是感覺“一聽就會,一做就錯”,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重視模仿性解題,對于物理的概念、定律等理論知識缺乏深刻地理解;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掌握,忽視了引導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進行梳理、歸納、整合的過程,導致學生的知識脈絡比較模糊,在解決物理問題的時候,無法對所學物理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解題效率.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以直觀、簡潔的圖形方式展示自身的思維過程,既可以深化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又能夠完善學生的物理知識結構,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打好基礎.
1 思維導圖的特點和運用優勢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通過相應的文字、線條、顏色和圖形,就可以將復雜的知識簡潔地呈現出來,圖文并茂,并且還能夠展示不同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不僅形式上非常靈活簡便,還能夠表現出邏輯性的特點.思維導圖本身就是模擬人的大腦發散的特點而創造出來的工具,通過簡單的方式來將抽象和復雜的學習思路表示出來.高中物理的學習難度大,知識點比較繁瑣,并且前后知識點有著密切的關聯,學生的基礎沒有打好將會影響后續的學習.將思維導圖運用到物理教學中是一種創新教學的嘗試,教師可以發揮出思維導圖的優勢來讓物理學科的知識更加科學地呈現出來,對教學方式進行簡化、創新,讓整體的教學效率和質量都得到大幅提升.
1.1 借助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高中物理知識學習難度大,很多學生接觸了高中物理內容之后都會產生畏難的情緒,當這種負面的情緒一旦形成,學生就會喪失學習興趣,在物理課堂上缺乏學習興趣,沒有動力和熱情參與到物理知識的探索中.教師要先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出來,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情感,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投入到物理學習中,此時教師再選擇和嘗試各種新穎、高效和科學的教學手段,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意義的.如果學生對物理學習缺乏熱情和興趣,那么教師的一些新的嘗試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1.2 應用思維導圖串聯知識,提高教學整體性
高中物理知識的系統性非常強,前后知識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教師在授課環節要助力學生構建系統化的知識框架,而思維導圖的利用就可以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思維導圖可以無限延伸,教師每完成一個階段的物理教學時,就可以從整體出發來繪制思維導圖,圍繞物理的核心概念向四周發散,形成對應的知識點,而每一個新的結點又可以作為新的關鍵詞,繼續向四周發散.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教師也可以不斷補充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體現出知識的關聯性,可以通過層級關系來體現知識之間的并列性、遞進性,讓學生記憶和理解相關的知識點時,可以更有層次.
1.3 通過筆記訓練,凸顯思維導圖優勢
物理課堂上學生要將重心放在物理知識的思考和探索上,但是與此同時對于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也要做好筆記.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記筆記.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在記筆記時以思維導圖來記錄重要的知識點,不僅節約了課堂時間,還能夠針對性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系統性思維發展.
2 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2.1 科學性原則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時候,教師首要遵循的就是科學性原則,即結合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指導學生繪制符合物理知識內在邏輯結構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能夠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構建更加完善的物理知識網絡,而物理知識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發展過程,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2.2 概括性原則
高中物理教師在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應該遵循其概括性原則,引導學生對課本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概括和提煉,準確抓取相關知識的關鍵詞,并以關鍵詞為中心進行放射性的思維發散,通過連接關鍵詞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和脈絡,使學生能夠對物理知識有一個系統性的認知與把握,同時還能夠大大節省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記筆記的時間,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3 選擇性原則
雖然運用思維導圖開展的課堂教學非常便利和高效,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在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發展需求,靈活設計不同特點的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全面發展.
2.4 有效性原則
高中物理教師在應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遵循其有效性原則,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繪制思維導圖,真正掌握課堂教學的主動權.與此同時,從整體上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結構的把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 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 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教學設計可以說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教師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全局觀念,充分把握教學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課前制定好清晰的思維導圖,對教學的重難知識點進行突破.其次,教師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教學設計進行創新,打破傳統教學中長篇大論的教學設計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創作思維導圖,來加深對教學重難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并以文字、圖像、線條等符號形式,對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隱藏于教師頭腦中的教學方法、教學思路和教學經驗等進行可視化的呈現,進一步優化課堂的教學設計.此外,高中物理教師還可以在教學設計前,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或獨立思考的方式進行自主預習,引導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來整理新課知識的脈絡框架,讓學生在教學之前對新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與認知,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
3.2 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主要可以應用在新課引入、課堂講解、問題解決和回顧總結等環節中.
首先,在新課引入環節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消除學生對未知的恐懼,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其次,在課堂講解環節中,教師的講課思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非常深刻地影響,教師在講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教學知識點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完整的物理知識結構,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建構能力和發展思維能力.再次,在問題解決環節中,為了提高學生在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以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通過繪制針對性的思維導圖,來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探討,尋找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并逐漸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最后,在回顧總結環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繪制思維導圖,來加深對教學重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徹底突破傳統教學中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束縛,幫助學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
3.3 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課后復習中的應用
課后復習是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教學手段,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掌握的知識,并查漏補缺.如果在該環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則可以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點進行再加工來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加深理解與記憶,突破物理復習中知識量大、內容體系龐雜等障礙,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糾正與完善,進一步加強課后復習的效果.
3.4 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評價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除了能夠優化教學設計、創新教學過程、強化復習效果之外,還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的評價策略.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適當開發學生檔案的記錄法,以及課堂的點評法等,從多元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有效提高學生參與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教學優勢,教師可以利用其簡潔明了、邏輯性強等特點,在遵循科學性、概括性、選擇性和有效性等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優化物理課堂的教學設計模式、創新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加強高中物理的課后復習效果、優化教學評價的方式和策略等途徑,將思維導圖真正落實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幫助教師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構建更加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讓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身的物理知識網絡,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等,全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先倫.淺談思維導圖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J].才智,2020(18):24.
[2] 何飛.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論壇,2020(08):24-26.
[3] 于佳佳,劉茂軍.思維導圖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探析[J].教學與管理,2020(09):101-103.
[4] 楊昕怡.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9.
[5] 邢小麗.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探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5.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