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嬌
(青海師范大學 青海 西寧 810016)
籃球運動由來已久,最早出現于美國。由于籃球運動不僅能通過多人互動增進情誼,而且能鍛煉身體有利于身心健康,也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開來——成為風靡全世界的十大球類運動項目之一。籃球運動不僅受到成年人的喜愛,也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
在西寧市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兒童籃球活動在展開,與此相對應的就需要青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在各方面做出努力以滿足這一不斷增長的需求。
以位于西寧市的10所青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作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本文根據研究內容和目的進行大量的資料和文獻調查,在青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相關專著書籍。通過制作文獻卡片、寫讀書筆記、摘抄等方式,有重心的搜羅樣本,是樣本與自己研究課題相關的部分。
(2)訪談法。
多次走訪位于西寧市的10所青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并與相關人員(隊員、教練員)進行了有效的交流,從而獲得了大量有效的一手資料。
(3)問卷法。
問卷法主要指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搜集信息。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對位于西寧市的10所青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中的相關人員(隊員、教練員)進行隨機抽樣問卷。本次調查功發放問卷200份,其中收回 156 份(78%),有效問卷為 135 份(86.5%)。
西寧市青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主要以學校的形式出現,其類型大致包括5大類:經營型、大型企業贊助型、教育部門組織型、社會團體型、其他類型。
表1對西寧市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的構成情況進行了數據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獲得許多有效信息。第一,這5大構成類型中,很明顯經營型的數量最多,占到了全部數量的一半。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西寧市的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主要以經營性質為主。以經營為目的無可厚非但是隨著“逐利”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很多訓練營已忘記初心;第二,教育部門隸屬的或者由教育部門組織發起的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占比為20%。通常來說教育部門占據著先天的優勢,擁有良好的籃球訓練場地、專業的籃球訓練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充足的生源,但是從表中可知,其舉辦的籃球訓練營并不多,資源跟數量的落差說明了一個問題——教育部門為了回避訓練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意外而不愿意去組織或者發起籃球訓練營;第三,其他三類構成占比比較少,分別占比10%,共計30%。不同形式、不同種類的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豐富了西寧市籃球訓練營市場的多樣性,也促進了良性競爭。
(1)促進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在表2西寧市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的隊員調查中,有21.7%左右的訓練營隊員認為參加訓練營的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方面等要比沒參加訓練營之前有明顯的提高,參加訓練營不僅對兒童本身的健康生活有了品質的提高,還能使身體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在青少年兒童的的身體發展上,兒童籃球訓練是非常有用的。

表2 西寧市少年兒兒童訓練營優點分析
(2)促進了良好習慣的養成
多次走訪位于西寧市的十所青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通過跟隊員的深入溝通并進行數據分析后得出,其中大約35%的隊員因為籃球訓練培養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有不同的籃球訓練內容,不同的訓練內容會幫助他們逐漸形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比如,針對 6、7歲的少年主要是培養興趣,針對12歲的青少年主要是進行戰術訓練。這充分證明了訓練營在訓練籃球的同時,對青少年兒童的習慣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可以讓更多家長意識到籃球訓練的益處。如表2所示。
(3)籃球訓練使兒童的心理健康得到改變。
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包括三個方面,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世界變得越來越匱乏,心理健康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它的作用至關重要,是健康的前提和重要保證。根據大量的走訪,訓練的同學們有五成以上的人認為因籃球訓練而使自己感到快樂和愉悅。如表2所示。
(1)“經營型”籃球訓練營存在的問題。
在表3西寧市少年兒童 “經營型”籃球訓練營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管理方面的缺失,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第一,審批不嚴格。“經營型”籃球訓練營在營業之前需要在相關審批部門按照規定程序進行資質審查,各方面合格審批部門才能發放允許開業的證明。但是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已經在營業中的籃球訓練館有些方面并不能滿足初期審批時的標準,這就說明了初期的審批過程不夠嚴格、規范;第二,沒有詳細的備案。任何經營活動都需要到相關的部門進行詳細的備案,以此來規范其營業行為。但是,西寧市體育行政部門對該市“經營型”籃球訓練營數量和具體經營情況并不了解;第三,缺少持續的跟進管理。很多“經營型”籃球訓練營在成立初期是很好的,有著完備的基礎設施、專業的訓練人員,但是在后期逐漸壓縮成本,嚴重影響訓練質量。針對這一現象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持續的跟進,并定期對營業中的訓練營進行核查。

表3 西寧市“經營型”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統計表
(2)教練員隊伍狀況。
各種體育訓練,除了必備的基礎設施外,專業的訓練人員的指導也非常必要。教練員是籃球和隊員之間的紐帶,通過教練員的專業訓練隊員可以學到關于籃球的技能、技巧。目前,西寧市的教練員隊伍組成主要包括:經營單位的教練員,以兼職形式聘請的在校體育老師或者退休的老教師、有名氣的籃球運動員或者退役的籃球運動員等。這樣的人員配備就會導致一些問題,西寧市籃球訓練營的教練員隊伍整體力量比較弱,且流動性大。因此,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教練員隊伍對于一個籃球訓練營來說是走在行業領先位置的關鍵籌碼。如表4所示。

表4 西寧市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教練員存在問題分析表
(3)教練員的選拔狀況。
經過深入調查,發現這樣一個情況:西寧市內有幾處少兒籃球訓練營中的訓練員同時也是當地某學校的正式老師。這些擔任雙重身份的人員工作日在學校教課,休息日到籃球訓練營進行兼職工作。這樣的工作模式大大削弱了教練人員的體力,使他們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其中任何一個工作中去,也很難保證籃球訓練的質量。很多訓練營在對訓練員進行選聘的時候采取的是任用制,而非競聘制。改任用制為競聘制,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訓練員隊伍素質偏低的問題,可以讓更合適的人、更優秀的人加入到隊伍中來,從而提升隊伍的核心競爭力和訓練質量。如表5所示。

表5 教練員選拔存在問題分析表
通過對西寧市青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的結構情況我們可以看出訓練營結構分為5個類型,經營型、大型企業贊助型、教育部門組織型、社會團體型、其他類型。其中經營型的數量最多,占到了全部數量的一半;第二,教育部門隸屬的或者由教育部門組織發起的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占比為20%;第三,其他三類構成占比較少,分別占比10%。
在西寧市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的優點調查中得知參加訓練營的隊員有21.7%左右的人認為參加訓練營的學生在身體靈活性,協調方面等要比沒參加訓練營之前有明顯的提高。有大約35%的隊員因為籃球訓練培養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同的訓練內容會幫助他們逐漸形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在心理健康方面有53%的隊員認為參加訓練營之后使自己感到快樂和愉悅。
在對西寧市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存在的問題分析中我們看出在經營型出現有以下3個問題:(1)審批不嚴格;(2)沒有詳細的備案;(3)缺少持續的跟進管理。教練員出現的問題有教練團隊力量薄弱,流動性較大,素質偏低。在教練員選拔上出現問題是不嚴格,有很多訓練營請到的教練員都是兼職型的,從而不能更全身心的保證訓練營的訓練質量。
(1)西寧市教育部門聯系工商部門加大對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的監督。
西寧市教育部門應加大對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的管理力度與工商部門協調工作分工配合,齊抓共管,加強資金和人員上的投入,把這一塊抓牢抓實,全面規范教育性質的經營企業,有關人員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與經營者共同打造這片市場的未來。互相制約、互相平衡、聯手讓這一塊經濟快速增長,并且持續發展壯大。
(2)男女比例失衡,用鼓勵政策激發女孩的積極性。
從年齡上看,訓練營的學員大多都是小學和初中生,正是生長發育和發展技能的黃金時間,直接影響到以后的競技水平。而訓練營的隊員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很多家長認為籃球不適合女孩,更想讓自己女兒學習藝術方面的特長,這樣的觀念阻礙了女孩進行籃球培訓。西寧市教育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女生對待體育教育這一塊的成長,使她們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熱愛關注體育,產生體育理想和信念,為國爭光的想法。
(3)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教練員應研訓一體增加專業知識的學習。
教練員不僅要把自身的經驗技能、技術傳授給學員,也應該具有一定的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教練員不僅是籃球技能的傳授者,同時也應該是籃球技能的發現者。教練員應該結合自身豐富的經驗,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一些問題,并進行自主研究去解決問題。這樣既能夠提高教練員自身的水平,也能夠不斷為學員傳授新的知識和技能。
(4)訓練營加大人才的引入。
訓練營數量偏少而且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經濟相對發達,居民收入水平較高的區域。西寧市的很多不夠發達的區域沒有籃球訓練營的機構,這就意味著該地區的少年兒童無法接觸到籃球訓練。這從更大的程度上來說是一種人才的流逝,造成該地區本可以有經過訓練具有資格成為籃球巨星的人被無情淹沒。
(5)少年兒童籃球訓練營教練員職業道德素質的提高。
青少年投身訓練營的動機與目的主要有這樣幾種:
①升學:初高中生為了提高專項成績來參加籃球訓練和考試項目的輔導,以便參加體育院校的考試;②健身:籃球運動可以通過積極有益的運動來增強體制;③發展:少數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身體條件好,希望通過訓練,也能培養出像姚明一樣的籃球巨星;④娛樂:有些青少年不喜歡社交活動,通過籃球這一團隊運動,可以豐富課外生活,增加娛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