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
摘 要:自黨的十九大以來,革命文化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國家與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教材必須回應國家需要和時代要求,在中職學校音樂教材中滲透革命文化教育,有利于培養中職學生深厚的愛黨愛國情感。因此,本文將主要針對目前可供參考的中職音樂教材中革命文化內容編寫現狀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并給予出編寫原則建議。
關鍵詞:革命文化,中職公共音樂教材
一、革命文化進中職公共音樂教材的重要意義
革命文化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偉大斗爭中構建的文化,是以“革命”為精神內核和價值去向,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對青少年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樹立具有引導作用。
自黨的十九大以來,革命文化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國家與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對各級各類學校都提出了革命文化融入教育教學的要求。其中對中職學校有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里就已出現了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1]”,以及在2020年3月教育部發表的《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課程標準》文件中再次多次提及革命文化 “理解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解中國音樂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先進文化的密切關系,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尊重世界音樂文化的多樣性[2]。” 從以上這些文件可以看出,可以看出“革命文化”教育將成為我國教育里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韓震在《光明日報》也曾說到:“教材必須回應國家需要和時代要求。教材直接關系到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直接關系到國家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和教育高質量體系的構建[3]。”在中職學校音樂教材中編寫革命文化教育,是中職院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為了解當前中職音樂教材革命文化內容編寫現狀,將當前可供參考的九本中職音樂教材進行數據調查分析,分別是: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鐵主編《音樂欣賞》;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張宏宇主編的《音樂欣賞》;2014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姜蕾編著的《音樂欣賞》;2015年暨南大學出版社郭聲健主編的《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系列教材·音樂》;2017年電子工業出版武丹、藍益平、羅飛飛主編的《中職公共藝術·音樂篇》;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廖辛瑤主編的職業教育規劃教材《音樂欣賞》;202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發展研究所組編的《藝術·音樂鑒賞與實踐》;2009高等教育出版社劉五華主編《音樂欣賞》以及他2018年與周婕主編的再次出版的《公共藝術·音樂篇》。
二、中職音樂教材革命文化內容編寫現狀
(1)革命音樂文化所占比重較小
為了更進一步直觀清晰地了解中職音樂教材中革命文化內容編寫現狀,筆者將以上九本教材中有關革命音樂文化的賞析曲目占整本教材賞析總曲目總比數進行占比分析,如下表1所示:
在對數據進一步分析發現,革命音樂文化所占比最多的是2010年高鐵主編的《音樂欣賞》,占比高達24%;革命音樂文化所占比最少的為2009年劉五華主編《音樂欣賞》,僅占0.9%,兩本教材革命音樂文化所占比重差異性巨大。其余的教材多為2%~4%之間,可以看出,目前可供參考的大部分中職公共音樂教材當中革命文化內容編寫所占例是較小的。
(2)對革命音樂文化人文解讀不夠
每本教材各自對革命音樂文化的內容呈現各有不同。由前所述的九本教材當中只有兩本教材用專門的單元來呈現革命音樂文化,而大部分教材則選取在各個單元中穿插融入革命音樂文化的形式。
筆者將兩者進行對比分析發現,獨立單元呈現革命音樂文化的教材在對于革命音樂文化的人文解讀方面更加的透徹、具體,能夠更加集中地向同學傳遞革命文化教育力量、反映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高貴精神品格,更加地具有感染力、教育意義;而大部分教材對于革命文化的融入,雖多少也有對革命文化有所涉入,但缺乏一定的連貫性,而且在革命音樂人文解讀的程度上與前者相比有所欠缺,對革命音樂文化的人文解讀仍不夠深刻。
三、中職公共音樂教材革命文化編寫的基本原則
根據以上對九本教材的分析,筆者認為革命文化融入中職音樂教材編寫的原則應該包括兩個方面。
1、思想深度性與藝術性相結合
中職音樂教材關于革命文化的編寫要注重思想深度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注重挖掘紅色歌曲深度性有利于加強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此外在注重挖掘作品深度性的同時也注意作品的藝術性,可以選擇舞劇、歌劇這種覆蓋多種形式思想深度性與藝術性統一的作品。
2、經典性與時代性相結合
紅色歌曲作為革命文化的載體和組成部分,真實地記錄了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反映了革命文化的形成過程,是解讀革命文化的重要文本和視角,學生通過賞析不同時代性的紅色歌曲,能夠清晰地認識革命文化的精髓,了解黨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奮斗目標和中心任務。例如新文化運動前后創作的紅色歌曲《堅持到底》《五一紀念歌》等。這一期間,歌曲多為揭露社會腐敗黑暗、描述社會底層牛馬不如、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反映了新文化運動中知識分子對民眾的關注和尊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12/05/content_5458689.htm.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課程標準》[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A07/202003/t20200309_429184.html.
[3]韓震,《教材必須回應國家需要和時代要求》,《光明日報》,2021年12月07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