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全面建設我們的社會和建設現代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實施了鄉村振興戰略,這對促進農村、城市、社會和國家發展至關重要。鄉村振興不僅要振興農村經濟,還要提高農村群眾的整體素質和文化水平。在這種背景下,在基層建立一種文化是重要和必要的。因此,本文詳細分析了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建設基層文化的策略。
關鍵詞:鄉村振興;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策略
基層群眾文化的良好建設是國家展開鄉村振興的重大建設方向。然而,鑒于當前國家在鄉村振興方面的努力,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對基層文化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的發展缺乏重視,基層群眾文化的發展遠遠不夠理想。基層基礎文化缺乏有效落實,直接影響到了農村、農業和社區的發展,進而影響到了我國鄉村振興的進程。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農民發展是農村的根本問題,也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了解決農村農民問題,促進社會發展,我國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必要部分是建設基層群眾文化,而基層群眾文化又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基層群眾的文化高質量對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經濟發展和長期增長有直接影響。在過去,農村往往沒有達到理想化的環境,在這種背景下,重要的是讓基層群眾建立一種高素質的文化,才能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目標的實現[1]。
首先,在文化基礎上建設的同時,還要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在這種新的背景下,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僅開始走向物質生活,也開始走向文化生活。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好,可以改變人們的三觀,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良好的基層群眾文化可以用人才潛力支持農村發展。阻礙農村發展的許多因素是缺乏人才,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狀況不佳,年輕人不斷被吸引到城市。通過在基層建設文化,農村地區的男性和女性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和技能,促進清晰的未來前景發展,提高農村人才的技術和質量水平,并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和人才培訓。最后,在基層創造群眾文化,可以促進城市和城市的平衡發展。這是因為舉辦基層文化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村質量和教育水平,這對于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改變農民的傳統習俗非常重要,還可以促進農村文化更好地融入經濟發展。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村民參與現有的文化活動有待提升
在大多數村莊里,村民們在閑暇時間聚在家里或在門口聚會。然而,在該村舉行正當的活動時,只有少數人參加了正在進行的文化活動,這表明現有的文化活動沒有滿足村民的精神需求,沒有吸引他們,所以必須為改進這類思想做好準備。研究表明,在大多數村莊,通過節日聚會和廣場進行的娛樂大多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現如今的鄉村和以前不同了,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臺電視和一臺電腦、手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獲得越來越多的信息和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必須采取措施鼓勵村民參加線下的文化活動。
2.2鄉村文化基礎設施不完善
文化設施是農村文化活動的載體,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它們可以為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大眾文化做出貢獻。在物質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了很大改善。因此,在社會活動平臺的幫助下,村莊人口群體的文化基礎設施應該得到大幅改善才對。但據調查發現,許多村莊的文化基礎設施不足,設施水平參差不齊,文化平臺很少,健身房太少,鄉村的書房太少。因此,有關部門必須改善文化基礎設施,改善對村民的服務[2]。
2.3基層文化和基層隊伍建設仍需改進
基層群眾文化的長期發展不僅需要黨和國家的支持,還需要公民社會的支持和制度保障。在農村地區,專業人才的數量比較少,特別是缺少音樂家和教師等專業人才,建立公共文化往往缺乏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一些較為成熟的農村地區擁有更現代化的設施,但由于文化較低,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主管部門在投資建設時應充分考慮這些方面。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應該得到黨和政府的加強支持,才能提高基層群眾文化的水平。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策略
3.1舉辦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增強農村文化的自信心
群眾文化形成的特殊方式是在實踐中加強基本文化。在實踐中開展群眾活動,各部委必須將人們的思想、文化需求和精神承諾融入設計,創新和豐富領域,以促進人們的普遍參與和活力。例如,可以開展馬拉松、自行車等主題的定期運動,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和身體發育。為了促進個人的文化接受和精神,政府部門可以在周末組織團體參加愛國主題活動、傳統節日、傳統文化活動和老年群眾活動。除了線下活動,主管部門還可以通過積極使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積極塑造在線活動。此外,新媒體和互聯網還可以用于文化宣傳和教育[3]。
3.2構建人才回歸的機制
基礎群眾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系統、全面的工作,可以提高文化建設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基層組織的文化接受度和質量,滿足基層文化建設的需要和要求。長期以來,我國缺乏專業才,這一直是一個不良問題。構建人才回歸的機制,加強個人的保險可以幫助這些人才返回。地方政府必須在基本社會文化的基礎上,采取適當措施,鼓勵年輕人在農村創業和成長,不斷吸引人才。在實踐中,各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為專業人才制定適當的政策和激勵措施,以促進人才的流動性和動力。國家還必須加強鄉村振興戰略,以提高年輕人建設家園的積極性,吸引更多年輕人到農村地區[4]。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創造一種舒適的環境,讓留在農村發展的人才找到好工作,并且發現晉升和發展的機會。此外,在建立基層文化單位時,相關部門必須更加重視這些單位,例如通過定期培訓和專家培訓,從而提高文化團體開展工作的效率[5]。
四、結語
基層文化建設工作支撐著國家的整體素質,支撐著農村發展和農村均衡發展,這對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產生了很多有利的影響。因此,通過制定有效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策略,加強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普遍認同尤為重要。基層文化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依靠體制創新、模式創新和人才支持進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路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實現。
參考文獻:
[1]尤洪軍.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策略[J].文化產業,2022(02):133-135.
[2]王麗惠.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策略[J].大觀(論壇),2021(08):108-109.
[3]李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J].農家參謀,2021(22):9-10.
[4]肖靜.新時代背景下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07):312-313.
姓名: 梁春蘭,出生年月: 1989年07月,性別: 女,民族:羌族,籍貫:四川茂縣,學歷: 大專,職稱:(現目前的職稱)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