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臨風
摘 要:當今社會,由于數字研究領域的技術水平不斷飆升,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也深受其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物聯網這一新興的網絡科技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開拓新的領域,并引領人們實現新的技術突破。由此,本文基于當前物聯網的發展現狀,闡述智能物聯網技術在相關領域內的應用,希望能夠為相關行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智能時代;物聯網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物聯網這一技術不斷深入日常生活和生產之中,社會的發展速度也被加速推動,社會經濟也能得到有效促進。當下,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領域都一步步引入物聯網這一技術,并有向其智能化方向不斷發展的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社會的研究重點也會有向此傾斜的趨勢[1]。由此,本文依據物聯網技術及其智能化應用趨勢做出深入探討,希望物聯網技術也能得到進步和發展。
1智能物聯網關鍵技術
1.1傳感器技術
縱觀智能物聯網的模式我們發現,其框架的核心要靠傳感器的支持,由此構成無線通信網絡。其核心是各個傳感器的相互影響配合,從而達成一個能夠感知的內部協調系統,再通過此系統的協調,實現對感知對象的感知識別,觀察傳感器內部結構,發現它主要構造是轉換原件和敏感元件。在無線通信中這項技術涉及了三種基本模塊,分別是:對數據收集量化、交互處理、傳輸應用。智能物聯網的傳感器,正是利用傳感器的運作模式,依靠其網絡的動態性、科學性以及龐大性的特點,高效地實現了網絡間的交互聯通[2]。但是不能忽略傳感器的一個細節,那就是易受外部環境地影響,比如電源能量的供給不足可能導致運行不穩定。所以在實際運用中要充分考慮其優劣,避免受到負面影響。
1.2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是物聯網系統中的重中之重,它是整個技術最為依賴的關鍵性技術。它的運行原理能夠智能判斷對象特質的電子標簽,符號技術是這種標簽能夠運作的根本保障,依靠符號能夠方便地標記各種信息數據,并更為便捷地保存收集到的數據,從而方便了信息的整理保存。此技術涉及到的專業知識很廣泛,其內部系統的體系也十分精妙,通過讀寫器、電子標簽等組件的相互配合,來實現上述工作原理,并且依靠天線的作用,把收集整理完畢的數據進行輸出輸送。
1.3中間件技術
上層技術是整個科技的核心部分,因此物聯網技術必須要保正其適當隱秘性,從而更好地實現萬物互聯。在做好上層技術工作的同時,中間件技術同樣不可忽略,必須讓其適用范圍盡可能地放大,通過這種方式下層技術的隱秘性同樣可以得到實現。總的來說,中間件起到了交通樞紐的作用,只有它的存在,才能是內部系統更好地配合,自成一體。
1.4隱私保護技術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也逐漸在各種領域內應用。大部分不法分子也盯緊了這塊蛋糕,因此,網絡信息數據的安全也被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物聯網也同樣不能忽略這一問題。所以,物聯網應重視在數據接入階段的安全性能,保障大眾的信息數據安全性,對安全保護設施有效升級,從核心解決這一問題。
2智能物聯網技術的實踐應用
2.1應用于食品安全中
近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也更為注重生活的品質,食品問題也就越來越進入人們的視線。而物聯網這一技術在這一領域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比如能夠在產品生產加工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管,保證完全透明拒絕暗箱操作,從而讓食品安全更有保障[3]。當前在食品安全領域已有物聯網進行監管的應用,安檢員的檢查效率得到充分提高,且安檢過程能夠得到全方位監控,并能自主發現并處理不安全因素。
2.2應用于物流行業中
物聯網強調萬物互聯,物物之間的交互也是其重要的一環。而且物聯網技術通過射頻識別技術和信息管理方面技術的應用,能夠和物流行業巧妙結合。物體識別操作的效率大幅提高,物流模式更為科學高效,也可以通過這種技術解放勞動力,實現“無人辦公”,如自動入庫、出庫管理等,極大地提升了準確度和便捷度。在某大型電商活動日時,物聯網地優勢能夠得到更好地體現,紛雜大量的工作通過物聯網得到有效完成,某種程度上也保證了各個物流環節的穩定性,大幅度提高了用戶的體驗。
2.3應用于環境安全領域中
環境問題近些年來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我國作為大國自然也不例外,對環境問題重視程度頗高,監管力度要求不斷加強,從而從源頭解決污染問題,讓環保有效落實。而引入物聯網,對各種監管效率能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對于水體污染,物聯網技術可以通過實時自動化監測水質,通過各項指標間的比較評估,來分析問題的根源,確定污染源所在,從而達到科學治理水體污染的目的[4]。同時物聯網技術能提高檢測的科學性,數據得到更好保存,誤差得到更好地縮小。充分利用物物互聯,自診斷自修復就能充分完善,設備和數據損壞缺失問題就會更好解決,數據采集也會更為精確。
結語
總之,本文通過分析物聯網技術,發現智能物聯網的不斷發展提升,將大幅度提升社會各行各業的工作效率,人類社會的智能化程度就會更高。然而也要注意其發展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充分調動社會各級的共同力量,通過合作探討研發,讓物聯網技術標準更為統一化,從而為今后的智慧智能互聯網打下良好根基。
參考文獻:
[1]孫瑜陽.智能物聯網技術應用及發展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17):87-88.
[2]王靜,李通.智能物聯網技術應用及發展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1,11(08):156-157.
[3]劉國清.淺析智能物聯網技術應用及發展[J].新型工業化,2021,11(06):69-70.
[4]朱建平.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計算機與網絡,2021,47(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