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艷
◆摘? 要: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基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對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是以商丘學院2018級本科畢業生為例,以部分專業的601名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研究分析了民辦高等院校就業指導教育的現狀,并提出就業指導教育的相關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
1研究背景
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909萬人,比2020年再增加35萬人,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大學生作為當代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大學生就業問題直接影響到了我國社會的發展。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爆發以來,給社會帶來重大改變,龐大的就業人群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更大,雖然當前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但是畢業生的求職渠道和求職方式還是隨著疫情的爆發和常態化防控發生了變化,單純的傳統就業指導已經不能滿足畢業生求職的需要。本研究以商丘學院2018級畢業生為例,分析民辦高等院校就業指導教育的現狀,并提出就業指導教育的相關對策及建議。
2調查對象與方法
2.1調查對象
本研究主要是以商丘學院為例,以2018級本科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星發放601份問卷,有效回收601份問卷。其中男生333名,占55.41%,女生268名,占44.59%。他們分別來自計算機科學學院、藝術學院、機械與工程學院、文學院、管理學院等多個學院多個專業。從專業分布和性別上反映了整體的共同概況和總體特征,有較為顯著的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調查,問卷設計包括專業、性別、求職方向、求知與深造的傾向、就業指導課程的影響、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進建議、對學弟學妹的意見等。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就業指導課的作用
38.44%的學生認為就業指導課有很大幫助,51.75%的學生認為有幫助,8.65%的學生認為有一點幫助,只有1.16%的學生認為沒有幫助。由此可見就業指導課對大部分學生還是有幫助的,就業指導課具有開設的必要性。進一步了解到,認為就業指導課對其有幫助的學生中,他們認為就業指導課程的幫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了解就業形式與政策、了解就業信息的搜集方式、了解求職過程及求職方式、就業的意識、了解了找工作的最佳時間等,由此可見就業指導課的課程設置具有合理性。但是仍有10%左右的學生認為就業指導課很枯燥,根本不想聽。由此反映出兩點問題,第一、就業指導課的開課形式存在一定的問題,理論過多,實習、實踐以及招聘會等直接了解就業市場就業環境的機會過少。第二、學生重視不夠,學生思想上不重視就業課,行動上不主動參與就業實踐。
3.2畢業去向
有76.92%的學生表示畢業后會去求職,這也符合民辦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仍然有10.6%的學生在求職和深造之間進行徘徊,難以決定。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最擔心的是能力、適應力和經驗,分別占到48.72%、20.51%和17.95%,另外還有10%左右的學生表示走一步算一步,根本不擔心,僅有2.56%的學生表示有計劃不擔心。這些數據都表明一個問題——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沒有做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對學生的就業指導缺乏連貫性和可持續性。就業指導課程的學習不能等同于幫助或指導學生就業,而是更側重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及創業觀,更應該幫助學生樹立長遠的發展規劃。
3.3 對課程認識
有69.23%的學生認為就業指導課程的理論課過多,實踐課太少,學生參與度不高;15.38%的學生認為就業指導課大班上課,不具有針對性。另外,大約15%的學生認為就業指導課不重要,畢業后肯定能找到工作。由此可見,就業指導課理論內容過多,學生能參與的實踐活動較少,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另外,就業指導課程大班授課的形式會給學生造成課程不重要的誤解,大班授課也不利于教師因材施教,還存在注意分散的現象,教學質量不佳。
3.4其他調查結果
由于畢業生剛剛走過自己的大學生活,他們更了解大學生的需求,明白自己在大學里收獲了什么,錯過了什么,更想從大學里得到什么,在畢業找工作的關口,他們更能體會他們想要什么樣的就業指導,以此為出發點,研究者通過設置“加入再過一次大學生活你會做哪些事情”和“作為學長學姐請你給大一新生一些建議”兩個問題,了解畢業生對就業指導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需求。從畢業生對兩個問題的回答中分析得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學都提到要做好大學規劃,要有目標和計劃;另外,畢業生還提到了下面的建議有從大一開始好好學習,多去圖書館,多考證;多參加社會實踐,鍛煉自己的學習能力、組織能力、執行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等,通過對畢業生的建議進行分析可以更真實、更準確的把握民辦高校學生學習就業的痛點,能對癥下藥。研究者發現,民辦高校的畢業生往往學習的自主性自律性相對較為薄弱,計劃性和目標性不強,大多數同學到畢業時才發現該做的事情沒有做,該學習的知識沒有學,想參加的實踐活動和比賽沒有抓住機會參加,由此可見,規劃對大學生還是很重要的,所以上好職業生涯規劃課是很有必要的。研究還發現,就業指導教育要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相結合。
4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4.1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缺乏系統性、連貫性和可持續性
雖然學校開設了《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但是由于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學生依舊缺乏具體計劃和長遠計劃。
4.2缺乏就業實踐教育
不論是專業課的教育還是就業指導教育都只注重理論教學,即使有實踐課也是時間較短的見習課,沒有真正的實踐。就業指導課也是理論上向學生介紹就業難,就業競爭壓力大,雖有視頻圖片為證,但是學生對就業環境的認識仍然只是意識層面籠統的認識。
4.3就業指導課程針對性不強
就業指導課程上課一般采用大班上課的形式,不同專業的學生得不到專業化指導,由于學校和學生普遍不重視就業課,造成師資力量不穩定,更加做不到與專業相結合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并且事實上,就業指導課是一門涉及教育、管理、社會及心理學等多方面的應用性課程,也是一門集時效性、應用性為一體的課程,但是就業指導課教師缺乏專業的就業指導理論學習和系統培訓的機會。就業指導課教師更多的是通過自己查找資料,自己學習獲得就業指導方面的信息,因此,學生也很難做到針對性和系統性的指導。
5對策建議
5.1職業生涯規劃課與就業指導課相結合
首先,職業生涯規劃課應該是作為就業指導課程的先導課程開設,最好的開設在大一第一學期,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讓剛剛走入大學的大學生在自我認知和職業認知的基礎上,學會根據SMART原則制定目標和計劃,使學生認識到好的學業規劃是成功進入職場的基礎。
其次,教育學生就業信息搜集日常化,引導從大一開始關注招聘信息,而不是在該找工作的時候才去關注就業信息。提前關注就業信息,有利于大學生了解專業、行業發展現狀,同時學生可以對照就業信息中用人單位對人才能力及資格條件要求,使學業規劃有的放矢。
另外,通過對大一新生的調查也發現,他們表示有制定計劃的愿望,但是不知道怎么制定計劃,制定了計劃也很難堅持。因此,要發揮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課的作用,著重教會學生制定詳細的短期計劃,并鼓勵學生積極培養自身的意志力,堅持執行自己的計劃。意志力的培養不僅僅有利于學生完成自身的計劃,更有利于學生以后職業的長期發展。
5.2 就業指導教育便捷化
就業指導教育要與時俱進,任課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和信息來源渠道,通過兩微一端等現代化手段及時與學生分享和溝通,增強就業指導教育的針對性。
向學生推薦更便捷的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例如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推送就業信息很及時便捷,并且學生可以用碎片時間瀏覽招聘信息,掌握行業動態。
同時,教師和學院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招聘會,真實了解就業市場,感受就業形勢,讓學生有真實的體驗,讓壓力變成動力。
5.3 就業指導教育實用化
從課程設置方面,高??梢愿鶕陨戆l展設置個性化的就業實踐課程,就業指導課程最好與專業相結合,增強就業指導課程的實用性。這就要求從學校層面建立高校與外界之間的聯系,通過建立專門的校外實習基地,尤其是建立與學校所在地的企業單位之間的聯系,既有利于學生學生提前了解實習的狀況和信息,加強自身的學習和實踐能力,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當中,提高學生的工作積極性,又有利于為當地企業培養需要的人才,拉動當地經濟效益的發展。此外,學校還可以和一些企業進行合作,建設高標準的校內實習工作室,通過工作室與企業聯手對畢業生進行培養,大幅度提高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
同時,高校里的各院系可以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和學生發展需要,與企業行業建立行業學院、校企合作訂單班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形式,讓行業企業參與學校教育,可以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學校課程,使學生能更好的適應企業需要,提高就業率的同時,提高就業質量,增加企業效益。
開展就業觀念、就業目的、就業需要的能力素養等就業創業主題辯論會,讓學生對就業中存在爭議的問題進行討論[1],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模擬面試活動,讓學生提前了解找工作面試的過程及注意事項,避免畢業求職時因缺少經驗、盲目緊張等原因導致的失敗,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就業指導課程的參與程度,還能夠加深學生對就業中存在爭議的問題的理解深度。
5.4專兼結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專兼結合,因需而設。就業指導課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方面的知識,根據就業指導課的內容將其進行板塊劃分,由相應專業特長的教師進行講授。加快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就業指導教師的培訓和管理機制。加強不同方向教師教學的交流和探討,將理論教學、社會實踐、實習或設計等與就業指導課有機結合,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5.5就業指導教育要與社會環境相結合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一些企業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減少人員流動,放棄了傳統的招聘模式如開人才招聘會、集中進行人才考核與面試等被很多企業放棄,而大量的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通過網絡進行人才招聘。然而民辦高校的就業指導教育還依然把就業謀職的關注點放在參加招聘會,前去企業進行應聘上,與現實社會情況存在差異。高校應該結合社會實際給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例如,讓學生了解參加線上招聘的流程,應該更注重簡歷的制作和投遞技巧,可以通過簡歷制作大賽,來提升學生簡歷制作的方法。在模擬面試時加入線上面試模擬,要指導學生線上面試的注意事項和線上面試的技巧。
6總結
本研究用問卷調查法,從民辦高校畢業生實際需求出發,從現實著手,實際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課程作出有效的調整,使之更符合社會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學業的發展,為提高就業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許丹丹、丁忠利、張可.“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改革初探[J]. 科教文匯, 2019,456:41-43.
[2]趙海英.搭建全方位就業平臺,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J].人力資源,2019(06):17.
[3]張筱丹.新冠肺炎疫情下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思考[J].中國市場,2021,1092(29):68-69.